馬齒莧葉子青色、梗赤色、花黃色、根白色、子黑色,故稱五行草。 我國南北各地均產,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澇,生活力強,生于菜園、農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 廣布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全草供藥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 種子明目,還可作獸藥和農藥,嫩莖葉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飼料。 馬齒莧酸,寒。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用于熱毒血痢,癰腫疔瘡,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馬齒莧在田里面常見,卻不是常見蔬菜,只是一種野菜,適合偏熱人群使用。 生命都在本能的追求陽的一面,人類是,昆蟲也是,那些吃了讓我們精力充沛,能夠多多繁衍的動植物是我們喜歡的,也就變成了食物。 馬齒莧深知這一點,于是反其道行之,它性寒味酸,兩個特點都偏收縮而不發散,屬性偏陰。 人體需要陰陽平衡,太過于陽也不行,可見光剛好是一段陰陽平衡的弦。 可見光偏發散是電磁波,偏收縮是射線,兩者都看不見,身體陰陽超出該有的范圍,便會消失不見。 肥甘厚膩吃多了,身體就偏陽,這時候熱毒就會出現,像冒火山一樣噗噗噗的攛掇出來。 對于這樣的癥狀,吃些我們平時不愛吃的野菜最好,比如馬齒莧。 病人喜歡吃香辣肥膩之物,反反復復,大便瀉下粘液有三個月,常感到腹中隱痛不適。 回家過節,又吃了過多的肥辣肉,第二天拉很多粘液便。 醫院檢查為非特異性結腸炎,腸道有不少粘膜脫落,吃了一些止瀉的藥,沒有止住。 腸道不好,飲食要清淡,清淡才養腸胃五臟。 采一兩斤馬齒莧,用這些嫩的莖葉做成涼拌的菜,剩下的煎湯代茶飲,吃完三天后,大便就成形,腹痛就消失。 有位病人多年無子,他家里人認為,營養不夠,便經常燉煮魚鱉之物給他吃,想不到身體還沒強壯就起來,就常發熱,拉肚子。 有一次肛門還長了兩個大膿腫,伴隨著發高燒,肺胃脈都獨大亢盛,身上發熱,肛周腫痛。 五臟的熱毒要借助肛門來排泄,如果熱毒壅盛,肛門排泄不利,肛周就會灼熱,嚴重的還會長膿腫。 排泄不利,便發為郁熱,肥甘厚膩生熱毒,壅塞腸道紅腫痛。 要少吃這些魚鱉高營養之物,消化不了囤積在里面容易長各類瘡腫,肥甘厚膩之品,足以讓人身體長各種各樣的疔瘡腫毒。 口福不一定是福,福兮禍之所伏,消化不了的營養反而會積累成熱毒,用新鮮馬齒莧搗爛敷肛門,敷熱后再換,一天反復多敷幾次。 第一天敷完,病人就感到這肛周清涼不少,好像囊腫處有縮小的趨勢,而且也沒那么高熱了,就生起了信心。 第二天又依法炮制,再敷,結果又縮小了不少,他心中大喜,連續堅持敷了七天,想不到腫消熱退,排便正常。 還可以用馬齒莧煎湯內服,內外兼治效果更快,肛周膿腫只要注意清淡飲食,用些草藥來治,效果都比較不錯。 民間的中草藥對于各類紅腫熱痛,熱毒,只要屬于陽毒的,效果都挺不錯的。 熱者寒之,大部分陽熱之毒,都可以用這些清涼的草藥來治,草藥都偏于清涼。馬齒莧,最善解癰腫熱毒,亦可作敷藥。 聲明 醫家講求“辨證施治”,人人“證”皆不同。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探討學習之用,不構成用藥建議,如有需求,請謹遵醫囑。 參考文獻 (1)《小郎中學醫記:爺孫倆的中醫故事》 曾培杰 陳創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