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酷愛吃辣椒,不僅愛吃,而且還善于用辣椒做比喻,說出一些真理,比如那句著名的“愛吃辣椒的人最革命”。 在建國初期,毛主席還與周總理、劉少奇有過一段對話,話題是“怎樣才能讓一只貓吃辣椒”? 劉少奇說:“這個簡單,抓住貓,把辣椒塞進貓的嘴里,用筷子捅進去就行了。” 毛主席擺擺手說:“不行,這樣太暴力,要讓貓自己吃才行。” 周總理想了一下,說:“先把貓餓兩天,然后把辣椒塞進肉里,貓聞見肉香,自然就吃了。” 毛主席還是擺了擺手,說:“這樣欺騙性太大,我們要讓貓自己愿意吃下去。” 周總理和劉少奇都沒想出好辦法,只好問毛主席。 毛主席笑笑說:“其實很簡單,把辣椒涂在貓屁股上,貓覺得辣就會去舔,把辣椒舔掉了,它也會覺得很高興。” 說完,三人都會意地大笑起來。 那么,毛主席為什么會說起這樣一個話題呢?有什么樣的社會背景? 新中國成立后,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造,但是面臨著很多難題,最顯著的就是如何改造那些民族資本家和他們手中的工廠企業。 這些民族資本家不同于那些反動勢力,他們大多是在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和國民黨的黑暗統治中,通過各種掙扎才成長起來的,因此很多人都有進步的一面,比如仇恨外國侵略勢力,痛恨反動派,渴望社會公正有序。 有不少民族企業家還是著名的愛國者,很多人都在抗戰時期做出過毀家紓難的壯舉,在解放戰爭中,也有很多人都站在共產黨的一邊,捐款捐物。 尤其在解放戰爭后期,國民黨散布各種謠言,甚至恐嚇、要挾這些企業家一起去臺灣,但是,他們大多數人都沒有動搖,而是留在大陸,一起迎接新中國。 因此,對待這些民族資本家和企業,不能采用對待反動派的辦法,而是要討論出一個雙方都能滿意的辦法。 這就是毛主席提出“讓貓愿意吃辣椒”這個話題的背景。 (圖:毛主席接見榮毅仁) 上海是舊中國工商業最發達的地區,也是新中國進行民族資本改造的重點,當初,蔣介石曾經逼迫一批著名的資本家,比如榮毅仁、胡厥文、盛丕華等人一起撤往臺灣,但沒有多少人響應,不過,他們對共產黨的了解也不多,內心其實還是有擔心的,直到解放軍入城的那一刻,才讓大家都放下了心。 那天早上,榮毅仁來到大街上,驚訝地發現,馬路兩邊都睡滿了解放軍戰士,沒有一個人占用路邊的商店和民居,這讓榮毅仁感到非常驚訝。 這時,一個軍官跑過來,提醒他說,前方還在戰斗,很危險,請他立即回家。這個軍官的態度非常友好,沒有一點命令的意思,這更讓榮毅仁非常感慨,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國民黨再也回不來了!” 上海解放后,陳毅、陳云等人多次拜訪榮毅仁,向他講述我黨的政策,并邀請他們參與到新中國的建設中去,希望他們多提意見。 上海市有關于經濟的重要會議,也都會邀請這些資本家參加,一起討論。 有一次,在稅務改革的會議上,年輕氣盛的榮毅仁說了一些過激的話,上海的領導不但沒有生氣,還專門開了一整夜的會,討論榮毅仁提出的意見。 新中國對舊資本的改造是在摸索中進行的,不能像蘇聯那樣粗暴地消滅和剝奪,但也不能聽任他們繼續一成不變地存在,經過無數次討論,最后確定的方式是“公私合營”。 具體的方式,就是政府出資購買資本家的股份,把這些私營企業逐漸轉變成國家的公有資本,這些資本家也不再是“剝削階級”,而是國家任命的管理人員,按照國家規定領取工資。 在今天看來,這些政策雖然還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在當時的環境下,已經是最折中、最有人情味兒的做法了,也得到了大多數資本家的理解和支持。 正如榮毅仁所說:“剛解放時,我對共產黨只會舉一只手贊同,舉雙手就是投降了。現在不同了,公私合營是大勢所趨,我已經完全舉起雙手贊同了。” (參考資料:《毛澤東謀略》《光明日報》《民營經濟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