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她長得像新加坡演員郭妃麗。 有人說她長得像新加坡演員和歌手范文芳。 而她只是她自己。 有人說滾石唱片培養出來最成功的天后歌手是潘越云、陳淑樺與梁靜茹。 有人說齊豫、辛曉琪、林憶蓮、劉若英、莫文蔚也能代表滾石唱片天后級歌手的實力與牌面。 滾石唱片先后有三大音樂教父。 羅大佑捧紅了張艾嘉、潘越云。 李宗盛捧紅了陳淑樺、辛曉琪、林憶蓮、娃娃、莫文蔚與梁靜茹。 小蟲捧紅了李麗芬,也讓陳淑樺、黃鶯鶯、梅艷芳、蘇慧倫等滾石系女歌手更加成功。 而她,既不是滾石唱片輝煌年代最耀眼的天后歌手,也沒有三大音樂教父的格外偏愛。 可她,沒有出眾的顏值卻用自己飽含故事感的聲音,感動了一大批歌迷,歌迷們對她癡狂、為她鐘情,將她珍藏在內心深處。 她出道的第一個10年,沒有得到臺灣金曲獎的召喚,因為滾石唱片還有齊豫、辛曉琪這些大姐壓陣,張清芳、江蕙這些樂壇宿將依然活躍,張惠妹、莫文蔚、李玟、許茹蕓等后輩橫空出世。 她在樂壇的第二個10年,終于得到臺灣金曲獎的青睞,卻與林凡、黃麗玲一道不敵前“師妹”莫文蔚,遺憾落敗。 她在自己樂壇的第三個10年,有幸再入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提名,卻不敵后輩田馥甄,只拿到一個評審團大獎了一自慰。 她沒有陳淑樺、葉倩文、高勝美那么多的歌迷群體,她也沒有王菲、莫文蔚、順子的特質,她還沒有張惠妹、孫燕姿、蔡依林那種迅猛的勢頭,她更沒有那英、楊乃文那樣的幸運。 她有的只是跟林憶蓮、彭佳慧一樣的老而彌堅,卻沒有Sandy與Julia那么好的命。 金曲獎的第4個10年,她還在歌壇守候嗎? 雖然她從未“以后之名”登頂華語樂壇,雖然她只是滾石唱片的特質型歌手之一,但愛戴她的歌迷,卻冠以她“靈魂歌者”與“治愈系天后”的美名。 她就是堅持做歌手34年的實力女唱將——萬芳。 單親家庭長大的萬芳,在她21歲的那年參加了木船民歌大賽,與同學蘇仁林演唱潘越云的歌曲《鎖上記憶》獲得優勝獎后,被獨具慧眼的滾石唱片相中,隨即簽約。 就在她簽約后的第一年,李宗盛為“一姐”陳淑樺制作的專輯《跟你說,聽你說》賣出了破記錄的102萬張。 這讓初進滾石的萬芳既羨慕又緊張:如果做得好,我也能像陳淑樺那樣;如果做得不好,我怎么對得起老板對我的信任。 1990年初,萬芳以她的全名“林萬芳”發行了她的個人首專——《時間仍然繼續在走》,由何慶清擔任制作人。 這張專輯聚集了施孝榮、姚謙、李偉菘、李偲菘等知名音樂人,更有李宗盛親自創作制作歌曲《就算沒有明天》。 只是,這是一張致敬民歌民謠的專輯,放在一個初出茅廬的歌壇新人身上,滾石把萬芳當做“小蔡琴”打造,可是民歌的浪潮已經過去近10年,蔡琴的聲音歌迷也聽了太多年。 這樣的制作理念,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它的命運。 果然,這張專輯上市后如石沉大海,萬芳心灰意冷,花費兩年的時間來整理心情。 其實,專輯的同名主打歌《時間仍然繼續在走》是一首被埋沒的好歌。 “時間仍然繼續在走,穿過人群悲歡離合,誰不盼望離少聚多,世事仍有它運行的規則。悲傷是不是就得淚流,幸福總是短暫停留。” 2018年,時隔28年,萬芳首次在臺北小巨蛋舉辦2場演唱會,就以“時間仍然繼續在走”命名。 看得出,萬芳對自己初入歌壇的經歷過目不忘,也說明萬芳本人對這首歌的認可,更說明萬芳在她柔弱單薄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倔強的內心。 專輯《時間仍然繼續在走》過后,萬芳把自己給放棄了,然而滾石覺得她是可塑之才,給她時間和空間來調整心態。 1992年1月,萬芳以“萬芳”的名字時隔兩年發行她的個人第二張國專——《放心》。 這依舊是一張不賣座的唱片,不過卻讓萬芳收獲到了一定的關注,因為專輯里的一首歌,它就是臺視年度熱播劇《碧海情天》的同名片尾曲。 90年代初期,不少香港演員前往臺灣拍電視劇,除了趙雅芝與葉童主演的《新白娘子傳奇》外,還有鄭少秋、趙雅芝的《戲說乾隆》以及鄭少秋、楊麗菁的《香帥傳奇》等。 電視劇《碧海情天》由劉松仁、葉童主演,同名片尾曲由李宗盛作曲、萬芳演唱。 相較于李宗盛為陳淑樺寫的《夢醒時分》、為娃娃寫的《漂洋過海來看你》、為張艾嘉寫的《愛的代價》,他為萬芳寫的《碧海情天》在旋律上沒有太大的優勢,但歌迷至少通過這首歌知道了樂壇有一位名叫“萬芳”的歌手。 只是因為《放心》專輯沒有在銷量上打出翻身仗,萬芳感覺愧對東家,他找到老板段鐘潭,提出解約的想法。 老段看著這位出道兩年的歌手,誠懇地說,你能不能再給滾石一個機會,相信下一張唱片會好起來的。 同年11月,萬芳的個人第三張專輯《真情》問世,這張專輯由知名音樂人剛澤斌擔任制作人,剛澤斌本人是制作人也是歌手,他在1992年7月憑借專輯《你在他鄉》以歌手身份成名。 相對于前兩張專輯,萬芳的《真情》專輯耐聽度上了不止一個臺階,《我記得你眼里的依戀》、《猜心》、《桂花釀》和《習慣寂寞》都算得上萬芳的代表性作品。 特別是前兩首歌,因為被同年中視熱播劇《再世情緣》用作主題曲,引發極大傳唱。 《猜心》被王菲翻唱成粵語版的《如風》。 “這樣的夜,熱鬧的街,問你想到了誰。緊緊鎖眉,我的喜悲,隨你而飛,擦了又濕的淚,與誰相對。” 張宇的曲、十一郎的詞,如果沒有萬芳那走心的演唱,歌曲不會那樣有感染力。 而很多歌迷也是在《猜心》過后,將萬芳視為一個藏在心里可以說知心話的朋友,悲傷的時候,有萬芳的音樂作陪,一下子會溫暖許多。 “我依然記得你眼里的依戀,縱然聚散由命也要用心感動天,縱然難續前世也要再結今生緣,就算換了時空你變了容顏。” 這首剛澤斌作曲、姚若龍填詞的主打歌《我記得你眼里的依戀》,時隔30年再度聆聽也依舊感動滿滿。 《真情》專輯總共賣出50萬張銷量,在金曲龍虎榜上上榜14周,有連續4周(實際上是8周,龍虎榜每兩周更新一次)都在榜首,這是滾石自陳淑樺的《夢醒時分》與《一生守候》后第二位做到如此成績的滾石女歌手。 成績什么的對萬芳重要嗎?當然,更重要的是此后萬芳再也沒有找滾石二段提解約的事宜。 1993年,萬芳的第四張專輯《貼心》發布,這是一張成績略強于首專《時間仍然繼續在走》但比《放心》專輯差了不少的唱片。 雖然銷量不好,但是里面有一首歌曲不得不提,它就是翻唱中島美雪的歌曲《戀你》。 “離不開思念回不到從前,我被你遺落在人間。心埋在過去,情葬在淚里,笑我戀你戀成顛。” 相信熟悉萬芳的朋友都領略過歌曲《戀你》的魅力,沒想到詞作者何啟弘不僅能為張學友寫《吻別》,他為萬芳寫的歌居然也能將萬芳的氣質拿捏得那么好。 走過不太開心的1993年,1994年的萬芳終于在華語樂壇大放異彩。 這年4月,萬芳先是出了一張英文翻唱專輯,接著出了一張新專輯和一張精選集。 特別點一下萬芳的這張新專輯,它就是萬芳的第五張國專——《斷線》,這張專輯銷量也一般,但貢獻了兩首萬芳出道30多年來可擔綱招牌的歌曲——《愛上你給的痛》和《新不了情》。 《愛上你給的痛》是內陸引進電視劇《唐太宗李世民》的片尾曲。 這部由林俊賢、童愛玲與傅藝偉主演的電視劇當年在內陸的各大衛視輪番播放,除了電視劇收視率高外,它的片頭曲《愛不釋手》與片尾曲《愛上你給的痛》也有著相當的傳唱度。 《愛不釋手》是音樂教父小蟲寫給李麗芬的歌曲,也是“李三首”的第三首招牌歌曲。 《愛上你給的痛》是新銳音樂人張宇的作品,由易家揚填詞。 如果你是兩廣地區的歌迷,你可能更早接觸萬芳的歌曲《新不了情》。 如果你是兩廣以外地區的歌迷,你可能就是由歌曲《愛上你給的痛》認識到的萬芳。 1993年前后,辛曉琪先后唱了《傲》、《人生如此》、《莫呼洛迦》、《熄緣》、《倆倆相忘》等電影和電視主題曲。 在爾冬升導演的電影《新不了情》中,寫了主題曲的鮑比達指定辛曉琪來演唱。 可歌曲分配給滾石唱片后,高層卻決定讓萬芳來演唱,但青睞辛曉琪的鮑比達卻堅持讓曉琪姐也錄制了一版。 電影《新不了情》的票房大賣,讓很多華人影迷通過電影知道了同名主題曲《新不了情》,萬芳也就此走上她的巔峰,畢竟90年代前中期香港“東方好萊塢”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 而辛曉琪也將她錄制的這版收錄在她滾石的首專《領悟》中,歌名《深情難了》。 隨著她同一年《領悟》與《味道》兩張專輯的大賣,辛曉琪得名“療傷天后”,比萬芳更快更早得到歌迷的廣泛認可,也成為滾石力捧的當家歌手,并于1997、1999、2002五年內三度入圍金曲獎歌后的提名。 一位是“治愈系”,一位是“療傷系”,萬芳與辛曉琪在特質上有著類似的地方,因為年輕5歲的原因,可能萬芳偏“文青”,辛曉琪偏都市女性。 二人同唱一首同曲同詞的歌曲,萬芳版決絕單純,辛曉琪版飽滿深情,差異還是有的。 從1995年到2002年,萬芳又在滾石發行了6張新專輯、3張精選集、2張翻唱專輯和一張EP專輯,其中不乏《割愛》和《不換》這樣的大賣專輯。 而《割愛》、《四季》、《溫哥華悲傷一號》、《從前》、《聽風的歌》等歌曲,都有共情歌迷的那種魔力,歌迷們在萬芳的歌曲里哭著、笑著、吵著、鬧著、感動著,和各自的青春說一聲再見。 筆者要推薦一首萬芳這7年里演唱的一首感染著自己直到現在的歌曲,它就是歌曲《就值得了愛》。 《就值得了愛》收錄在萬芳1996年10月的同名專輯中,是周華健的御用詞曲搭檔——劉志宏、劉思銘專門為萬芳創作的一首歌,特別貼合她的演唱風格。 如果說萬芳在兩年前演唱《新不了情》有些被辛曉琪的《深情難了》壓了一頭的感覺,那《就值得了愛》就是一首只有萬芳才能作出最佳詮釋的歌曲。 “就值得了愛,就值得了等,就算從此你我紅塵兩分。我不怨緣份,我只愿你能,記住陪了你天涯的人。就不枉青春,就不枉此生,那怕水里火里,一場愛恨。愛不了一生,夢不能成真,也要讓癡心隨你飛奔。” 萬芳一開口就有故事,對于這樣一首讓筆者一想到旋律就心頭有淚滴滑過的歌曲,不想多說,只想讓對萬芳感興趣的歌迷朋友自己細品。 2000年開始,滾石開始陷入財務危機,李宗盛、林憶蓮、齊豫、伍佰、劉若英甚至后面的任賢齊、黃品源、辛曉琪、莫文蔚、小蟲等紛紛離開。 2002年,在滾石待了13年后,萬芳決定暫別給她名氣與榮譽但也紛繁復雜的音樂圈,她沒有退出滾石,只是換個方式來尋找工作與生活的樂趣。 萬芳開始自己更豐富多彩的生活,她演電視電影、拍舞臺劇、做電臺DJ甚至自己寫劇本,高興之余也偶爾出一兩首新歌或者開一兩場小規模的演唱會。 2005年,萬芳發行了一張名為《One芳 新歌+精選》的專輯,由滾石唱片出版,收錄了《慢火車》、《夜照亮了夜》、《演技》等新歌與部分過往經典。 由伍佰作曲的歌曲《夜照亮了夜》也成了萬芳在歌壇第二個十年中的代表性作品。 伍佰先后為萬芳寫出《然后你怎么說》、《不確定》與《夜照亮了夜》三首歌,也曾與她合唱臺語歌曲《愛情限時批》,二人的合作被喜愛他們的歌迷取了“伍佰萬”這樣有喜感的名字。 才子與佳人本應該成為佳偶,奈何伍佰結婚很早,萬芳未遇良人,但二人持續20多年的友情也算是樂壇佳話。 2010年,萬芳回歸樂壇,在東家滾石發行她的全新專輯,這張名叫《我們不要傷心了》的專輯,由萬芳親自擔任制作人。 對于愛將的回歸,滾石唱片給到了巨大的支持和無限的自由度,任由萬芳施展她對音樂的領悟。 《我們不要傷心了》和兩年后的新專輯《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被認為是萬芳最純粹的兩張專輯。 這兩張幾乎不用任何營銷手段的不媚俗、不遷就的專輯,有的只是萬芳這位歌壇的“文青女神”對親情、友情和工作生活最真切的感受。 因為萬芳回歸的2010年,正是筆者剛走出象牙塔被社會大學教育改造的初始,對于當時華語樂壇動向幾乎不聞不問,只是知道萬芳回來了,內心為她祝福而已。 在傳統唱片行業受到網絡沖擊和數字音樂興起的這個時代,要一名歌手不受大環境影響做一張10首新歌的專輯似乎越來越不現實,現在流行EP專輯或者單曲發布。 2020年,萬芳在新興唱片公司何樂音樂發行她的全新專輯——《給你們》。 這張由萬芳、黃韻玲、陳建騏共同擔任制作人的專輯,是萬芳對喜愛她的歌迷的一種寵愛,也是萬芳送給華語樂壇的一份禮物。 在日漸浮躁的當代樂壇,很少有音樂人或歌手能用心寫專輯了。 或許,這就是歌壇老兵萬芳的倔強,既然熱血未冷,既然還在樂壇駐守,那就要擔起歌手這個身份,一味地老歌新唱、一味地摘抄拼湊,是對不起歌迷、對不起音樂的。 此時的萬芳已經進入歌壇整整30年,這是她一個歌手的操守,也是她給自己30年音樂生涯最好的禮物。 沒有拿到第二年的金曲獎歌后又有何妨,萬芳早已是歌迷心目中最颯最亮的“無冕之后”了。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人生,又有多少個十年呢,下一個10年,萬芳還在唱歌嗎? 能安心做30年音樂的歌手,有,但是不多,對于像筆者這樣的80后來說,能看到周華健、萬芳、周傳雄這種一直在本本分分做音樂的歌壇“傳奇”,是要真誠地對他們說一聲“謝謝”的,因為當一直陪伴我們的偶像都謝幕了,那歌迷的人生也許就謝幕了。 萬芳姐,感謝您,感謝您填補我們這些老歌迷的精神空白。 不了解萬芳的歌迷朋友,希望你們有時間關注一下萬芳的音樂作品,或許你們與她會一不小心碰撞出“新不了情”。 以心換心,以誠求誠,希望不反感筆者作品的朋友們多多支持個人的創作,求贊求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