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說:甲狀腺結節,其實是內臟中暑了,和激素無關。我從不解到通曉,最后游刃有余,治了不下800多位患者。 我家世代行醫,在我這一代也順利的延續了。也是因為從小耳濡目染父親和爺爺的本事,所以在我還是十五六歲的時候就可以看懂一些簡單的藥方和辨病的思路。 上高中時,家里來了一個甲狀腺結節的患者,父親只是稍微看了一下她的情況便說:你這是吃了多少激素藥,不就是個瘰疬病,說白了就是內臟中暑了,順便寫了一張方子,連皮帶毛25塊錢。 我當時心想,肝膽中暑了? 中暑人不就休克了嗎? 患者走后,我便問父親這是啥意思啊? 父親說,治病和和讀書是一樣的,死記硬背不行,得活學活用。你多學幾年就明白了。 后來,隨著我經驗的增加,參加工作后臨床經驗也越來越多,對于這個問題逐漸有了自己認識。 就像父親曾說的,各種結節病,其實是內臟中暑了,和激素無關。我說一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門診曾有位甲狀腺結節患者,1.5cm*0.8cm的結節,摸上去有點硬,表面光滑隨著吞會移動。除此之外患者還有胃口不好,疲勞,心情急躁煩悶。 了解情況后,我便拿出這張方子根據他的情況擬方: 牡蠣,三棱,莪術,白芥子、龍膽草,黃芪、王不留行。 按時用藥后,患者的結節也有了改善,小到1.0cm*0.3cm,最終消失。最后整個人身心愉快,乏力疲憊感覺也沒有了,胃口也好起來了。 甲狀腺結節,在古時候叫做“瘰疬”。瘰,就是一顆很大的壘起來,高凸起于皮膚叫做瘰。疬,就是很多小顆小顆的凸起于皮膚,叫做“疬”。在我看來,叫什么名字不重要,不論名字怎么變,問題的本質是一樣的。 《黃帝內經》記載:病在肝,俞在頸項。中醫有個觀點,人的兩側是歸肝膽所管的。而甲狀腺結節在剛開始的時候往往都長在脖子兩側,所以病位找肝膽肯定沒錯。 而對于形成甲狀腺結節這些年我也總結出來2個基本條件: 第一,體內有痰涎。所有得甲狀腺結節的人,往往也是體內痰濕比較重的人; 第二,肝膽有火。火太大了,就和夏天很多人中暑一樣,所以甲狀腺的人性格也相對比較急躁,容易動肝火容易發怒。 要解決這個問題,先把思路理清楚。 ①既然是結節,那肯定要軟堅散結; ②時間久了,肯定有血瘀,所以要活血化瘀的。 ③體內有痰涎,指定得化痰。 ④肝膽有火,那就清肝膽之火的。 ⑤最后,強大正氣才能有力量來攻打邪氣。 所以,在這個方子里: 1.牡蠣——軟堅散結。 《素問》中記載:“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牡蠣就是最好的選擇。 2.三棱+莪術——疏通氣血。 這兩味一個破血,一個破氣,氣行血則行,可謂天作之合,就像中藥里沒藥配乳香一起出現一樣。 3.龍膽草+白芥子——化痰濕,清肝熱。 龍膽草專門清肝膽之熱,白芥子專門對付皮里膜外之痰,而且對于各種囊腫,脂肪瘤等可以說用它完全游刃有余。 4.黃芪+王不留行——補脾胃,扶正氣。 黃芪補五臟六腑之氣,王不留行擅長通經絡,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它的腳步。經絡通了,正氣也就能順利送到四肢百骸了。 沒想到,因為父親一句我不解的話,讓我臨床多了很多思路,直到如今游刃有余,用此方子已經治了不下800多位患者。 如果你是肺結節,可以往里面加肺形草,淋巴結節,肝結節就加大夏枯草的用量,乳腺結節加蜂房,路路通即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