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風云錄2: 陳誠 1965年3月5日,在國民黨中有“小委員長”的陳誠在臺灣走完了他的人生路。蔣介石下令他的葬禮按最高規格舉辦,蔣介石親自到場獻了花圈。 陳誠死后留下的遺囑并不長,只有短短幾十字,但也正是這幾十字遺囑讓他的妻子和一干人等大吃一驚,也讓蔣介石沉默。 陳誠三炮起家 陳誠字辭修,號石叟,1898年1月4日出生在浙江青田。1917年師范畢業之后,陳誠冒名頂替,借用他人的畢業文憑去報考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不過陳誠考得不好,加上身材矮小,因此被保定軍校拒之門外。不過好在老鄉時任國會議員的杜志遠幫他去走關系疏通,陳誠才得以“備取生”的名義進入保定軍校第八期炮科。 在這里陳誠認識了后來國民黨著名的左派領導人鄧演達,對于陳誠來說,鄧演達很重要,亦師亦友。 1923年,陳誠追隨鄧演達去了廣東參加孫中山的革命事業。 在廣東,陳誠先是在鄧演達的建國粵軍第1師第3團任上尉副官,后來調任上尉連長,負責警衛大元帥府。 1923年5月,陳誠在作戰中負傷,之后在肇慶休養。養傷期間,蔣介石去醫院慰問傷兵,因為浙江老鄉的關系,蔣介石和陳誠多聊了兩句,這也是陳誠和蔣介石兩人之間的第一次交集。 黃埔成立之后,陳誠又跟著鄧演達一起去了黃埔,當一個教育副官,相當于現在大學里的助教吧。 關于陳誠如何獲得蔣介石欣賞的說法有好幾種,有的說陳誠挑燈夜讀《三民主義》被蔣介石發現從而獲得欣賞;有的說陳誠凌晨在操場鍛煉被蔣介石發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