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主播丨楊槍槍 1997年,一位97歲高齡老人因感冒不治去世。 三年后,講述這位老人生平的電視劇熱播,觀眾稱她是“一個世紀的傳奇”。 她是錦江飯店創始人,更是中國女權運動的先驅,她就是民國傳奇女子董竹君。 ![]() 她出身卑微,曾淪落青樓,卻能逆風翻盤,扭轉人生。 她的故事,很傳奇,卻也對每一個普通人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心懷信念,無需依附,也不向外抓取 1900年,董竹君生于上海一戶貧寒人家。 父親是車夫,母親是保姆,都是底層人,終日操勞,不得溫飽。 貧窮,導致董竹君一雙弟妹接連夭折。 父親病重,更是雪上加霜,為了治病,家中積蓄被掏空,母親便讓董竹君去親戚家借錢周轉。 年幼的董竹君,敲開親戚家門,誰知對方知曉其來意,一聲不吭將她拒之門外。 這次經歷,讓董竹君早早認清現實,明白身處亂世,想要活著,唯有自救。 從此,她不再把人生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 生活中,多數人遇到困境,總會下意識向外求助。 但是人生有許多東西,都要靠自己的能力去得到,否則總有一天還會失去。 董竹君用她的人生告訴我們,只有靠自己取得的,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 為了換取300塊給父親治病,董竹君被賣入青樓,淪為妓女。 此時她尚且年幼,只需賣唱,無需賣身,但是想在青樓保全自身,談何容易。 董竹君不愿向命運低頭,即便身處青樓,也沒放棄過讀書。 直到后來,她遇見了一個叫夏之時的男人。 初遇時,夏之時是四川副都督,他心疼董竹君的遭遇,提出幫她贖身。 董竹君沒有答應,反而說道:“不要用你的錢贖身,不然以后吵架,你就會說我是你買回來的。” 為了逃出青樓,董竹君開始裝病,不再接待客人。 老鴇將她關在房子里,派人看管,董竹君用計將看守支走,趁著夜深,逃了出來。 1914年,她與夏之時舉行婚禮,并且一起登上開往日本的輪船。 ![]() 答應夏之時的求愛時,她曾跟他約法三章,除了不用他的錢贖身外,她還要求做夏之時夫人,并要跟他去日本留學。 雖然夏之時家財萬貫,但是董竹君沒有想過依附他而生。 她不想在未來的某一天,再一次被人拒之門外。 魯迅先生曾在《朝花夕拾》中寫道: “人生有時難免會陷入困境,但人的高貴在于,困境中依然保持操守,決不能放縱自我,任錯誤的欲望泛濫。” 董竹君便是堅定信念,沒有向困境低頭,也沒有被欲望迷惑。 人一旦缺少信念,就容易被環境動搖自我,陷入迷茫。 好比很多時候,我們被催婚幾次就真的妥協自我,倉促結婚; 看到朋友家庭美滿,就抱怨自己丈夫不夠有錢; 忘記了人生的主角是自己,總是被外界言論所影響和動搖,隨波逐流,將生活過得一地雞毛。 一旦我們因為外界放棄信念,就容易做出“錯誤選擇”。 而董竹君,能越過越好,在于她是一個清晰的自我意志者,由始至終都堅守信念,不被外界所擾。 這背后,是她有著處變不驚的定力,能掌握人生,無懼困境。 ![]() 擁有定力,不被外界所擾,深耕自我 在那個年代,“門戶之見”根深蒂固。 婚后,董竹君因為“妓女”身份,吃盡苦頭。 夏之時不許她拋頭露面,請了家教,輪流上門給她上課。 婚后不久,時局動蕩,董竹君生下長女,夏之時只身回國。 臨行前,他給了董竹君一把槍,說:“如果做了對不起我的事,你就用它自殺吧。” 這句話,讓董竹君對這段感情產生動搖。 在自傳中,她寫下這樣一句話形容婚后的夏之時:“你的丈夫并非理想中的那個多情溫柔的英雄......” 夏之時不再理解她的追求,不讓她再去巴黎留學,并命令她立馬帶女兒回國。 回國后,曾是妓女的董竹君處處遭到夏家人針對。 與夏之時,因為對子女教育觀念不同,分歧也日益加深。 夏之時有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對兒子視若珍寶,對女兒,則淡漠許多。 董竹君覺得,孩子都要接受教育。 夏之時卻認為,女兒沒必要念書。 此時的他,跟當年那個勸董竹君不要放棄讀書的男人,簡直判若兩人。 董竹君無數次想要逃離這種生活,念及夫妻多年情分,還有夏之時的知遇之恩,這才忍了下來。 忍耐之余,她并沒有放棄追求,停止學習。 一方面,她處事穩妥,不卑不亢,頗有當家夫人風范,慢慢消除夏家人對她的階級歧視,贏得認可。 夏家補辦婚禮,將她明媒正娶迎進家門。 另一方面,她堅持要讓四個女兒上學,她常對女兒說:“你們若有誰不聽我教導走上歧路,我絕不饒恕。” 身在階級分明的社會、家庭環境中,董竹君處處受到打壓。 但是她并沒有激烈反抗,而是擁有自己的定見,她一邊容忍,一邊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曾說: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 無論別人怎么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 喜歡的事情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么也長久不了。” 回想人生的不順,是不是經常源于我們對人生選擇的猶豫? 就像,你在家當了5年全職主婦,暗自下決心想重新走入職場,卻在丈夫和家人的勸告下,又打了退堂鼓; 你遇到一個很有挑戰的新工作機會,想躍躍欲試,卻在伴侶一兩句的否定和打擊里,就喪失了自信…… 因為不被支持,而隨波逐流,不敢堅持自我,往后余生每每想到,都會痛恨那個不敢堅持的自己。 為什么我們無法像董竹君一樣,無論外界怎么干擾,都堅持自己的路? 很多時候,是我們容易把外界的聲音等同于了“人生指路標”。 一旦太過在意外界的聲音,就會逐漸磨滅了自我。 人活在世,如若不能按照個人意志做出選擇,那么就無自由可言。 ![]() 而董竹君哪怕不被支持,依舊堅定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她從不被外界所擾,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從不因出身自卑,更不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這股堅定的能量,為她指明道路,也支撐她孤勇地走下去。 ![]() 明確道路,成為清晰的自我意志者 董竹君與夏之時的婚姻,沒有走到最后。 夏之時官場失利,回家就把怨氣發泄在董竹君身上。 從前的良人,如今成了對她破口大罵的俗人,他還染上“煙癮”,沉迷賭博,日漸沉淪。 董竹君徹底心死,決意離婚。 為了生存,她花光所有積蓄,租下一棟房,跟四個女兒擠在一間房,其余空房出租。 攢下第一桶金,她又創辦了群益紗管廠,哪怕受盡冷眼,仍咬牙堅持。 最終工廠做了起來,卻也毀于炮火之中。 夏之時心有不忍,前來求和。 可是董竹君堅定離婚,徹底斬斷孽緣。 過往成了云煙,生活也迎來轉機。 軍人李崇高對董竹君極為欽佩,拿了兩千塊資助她,開了一家川菜館,這就是錦江飯店的由來。 憑借出色的交際能力,董竹君在當時混亂的上海站穩腳跟。 ![]() 就連杜月笙這種大人物,都是她店里的常客。 她用自己的一生,書寫了一段“女性反抗”的傳奇經歷。 面對坎坷人生,她說:“我不向無理取鬧低頭,對人生坎坷沒有怨言。” 無論身處什么環境中,她都明確內心所求,堅定地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走下去。 有的人在挫折面前昏了頭,有的人卻能低谷爬出,闖出一片天。 董竹君跟前者的區別在于,她是清晰的自我意志者。 從不因為外界因素改變內心,無論身處什么環境,她都“定”得住,堅持自己的路。 正因如此,她才能抓住機遇,迎來轉機。 人生總是如此,即便拿不到好牌,只要堅定自我,擁有清晰的自我意志,我們也能像董竹君一樣,找到轉機,掌控人生。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知道“自我”在哪里,更難建立起清晰的意志。 不過,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練習,去重建自我。 身體上,打坐、冥想、瑜伽都可以幫助我們汲取能量,讓我們在迷失的狀態中釋放壓力,調解自己。 身體能量越強,越能幫助清晰自我,找回自己。 ![]() 心理上,要建立起內在框架,做你人生的指路標,里面包括著: 我喜歡什么? 我擅長做什么? 我對萬事萬物的看法是什么? 我想要的人生是什么樣子的? 擁有內在的指路標,那么無論身處什么環境,即便在挫折面前,我們也知道終點要去哪里,不會一味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陷入抱怨和無力中。 德芬老師曾說:“人生是我們相信而來的。” 認可自己的生命本體,才能掌握生命能量,改變命運。 因為,你內心想什么,決定了你的人生是什么樣子。 即便,我們的人生以渺小啟程,同樣可以以偉大結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