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讀書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典源】晉葛洪《神仙傳·壺公》:漢費長房從壺公學仙,辭歸,“憂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與之曰:'但騎此得到家耳。’房騎竹杖辭去,忽如睡覺,已到家。……所騎竹杖棄葛陂中,視之,乃青龍耳。” 杖成龍的傳說多有記載。《列仙傳》有漢中闕下卜師呼子先壽百余年,“夜有仙人持二竹竿至,呼子仙騎之,乃龍也,上華陰山”。 《神仙傳》又有蘇仙公“所持'蘇生竹杖’,固是龍也。” 鄧德明《南康記》有漢監匠陳鄰,夜嘗乘龍還家,“龍至家輒化青竹杖”等。 【釋義】費長房騎著壺公給他的青竹杖回家,到家后將竹杖投棄在家門附近的葛陂中,便化作一條青龍。后遂用“竹杖成龍、杖化龍、竹化龍、杖化、龍化葛陂、龍竹、投陂竹、壺公杖、壺公龍、葛陂龍、成龍杖”等稱美竹杖,或比喻得道成仙,亦借指仙人道者。 【竹杖成龍】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蘋風入馭來應易,竹杖成龍去不難。” 【杖化龍】杜甫《桃竹杖引贈章留后》詩:“杖兮杖兮,爾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見水踴躍學變化為龍。”陸游《道室雜詠》:“舄化雙鳧杖化龍,云山回首不知重。” 【竹化龍】胡曾《葛陂》詩:“長房回到葛陂中,人已登真竹化龍。” ![]() 【杖化】白居易《黑龍飲渭賦》:“聞茂先之劍飛,見長房之杖化。” 【龍化葛陂】黃庭堅《和師厚栽竹》:“龍化葛陂去,鳳吹阿閣鳴。” 【龍竹】王績《游仙四首》之四:“鴨桃聞已種,龍竹未經騎。” 【投陂竹】韋莊《三用薛先輩見寄初秋寓懷即事韻》:“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 【壺公杖】湯胤勣《游仙》詩:“半酣騎著壺公杖,直溯黃河到水源。” 【壺公龍】蘇軾《次前韻與子由》:“還鄉亦何有,暫假壺公龍。”孫覿《華亭朱師實中大燕超堂》詩:“不假壺公龍,天上有官府。” 【葛陂龍】岑參《尋少室張山人聞與周明府同入都》詩:“葉縣鳧共去,葛陂龍暫還。”陸游《占城棕竹杖》詩:“參云氣壓葛陂龍,跨海來扶笠澤翁。” 【成龍杖】庾信《邛竹杖賦》:“蘊諸鳴鳳之律,制以成龍之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