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婁底珠山公園一隅,安葬了開國少將姜齊賢的母親劉老孺人,墓碑上“國之賢母”的碑文和“毛澤東敬祝”的落款格外醒目。 這四個字渾然一體,而且顏楷的味道非常之足,可以看出,毛主席的書法,也有著扎實的臨帖基礎(chǔ),否則不會自成一體的,從這楷書上就可以看出,他對楷書也是非常重視的。
“國之賢母”墓碑來歷清晰,在《婁星區(qū)軍事志》上有明確紀(jì)錄。“國之賢母”姜母劉氏(1868-1949)8歲做童養(yǎng)媳,嫁與婁底老街姜錦春為妻。早年夫妻在婁底老街賣豆腐糊口,以后經(jīng)營南貨生意,家漸小康。民國二十四年姜錦春去世,劉氏主持家務(wù),撫育兒孫,和睦鄰里,關(guān)心和資助貧苦鄉(xiāng)親,受人稱頌。幼子姜齊賢于民國十年(1931)參加紅軍,母子音訊隔絕。 民國二十七年(1938)七月,“國之賢母”劉氏70壽辰前夕。囑家人去信延安,探尋兒子下落。當(dāng)毛澤東、朱德、林伯渠等領(lǐng)導(dǎo)人得知劉身世及其生日事時,毛澤東親筆擬“國之賢母”四字,朱德亦賦“人生七十古來稀,孟母賢勞說斷機;哲嗣醫(yī)療稱妙手,樓蘭未斬尚戎衣”七絕一首。并由林伯渠代書,并各自簽名,為劉祝壽,還各贈一幀署名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