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的育空河能流入太平洋,真的太不容易了!源頭相距僅300公里,但為了跨過西海岸山脈,卻足足多繞3000公里。 喜歡地理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北美洲的地形很有特點: 整體上來說地形比較簡單,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太平洋沿岸,看看圖4和圖5,由阿拉斯加山脈、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以及洛基山等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自北向南幾乎縱貫了整個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線; 而中東部呢?除了阿巴拉契亞山脈之外,其余都屬于一望無際的大平原。 所以,北美洲的河流要想流入太平洋,難度那是相當的大,而大多數比較大的河流比如密西西比河、圣勞倫斯河以及馬更些河等,都注入了東邊的大西洋和北邊的北冰洋;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啊! 但有一條河流,偏偏不信這個邪,執意要流入太平洋; 這就是育空河。 育空河發源于加拿大育空地區中南部,入海口位于,阿拉斯加的諾頓灣,全長3185公里,流域面積約85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則達到2008億立方米; 在歷史上,育空河以“淘金熱”聞名,但從其各方面數據看,并不比上述的三條世界性大河遜色多少; 我覺得把它稱為北美洲四大河流之一,真的沒啥問題。 更重要的是: 育空河的入海口諾頓灣,屬于白令海的一部分,而白令海呢,又是太平洋的邊緣海,也就是說,育空河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太平洋水系河流喲。 要知道,這可是在北美洲啊! 太平洋沿岸山地遍布,地勢非常高,一條河流要想穿過這些山地的阻礙流入太平洋,難度可想而知; 我舉個例子: 育空河的主要源頭之一阿特林湖,湖面海拔為668米; 但它與太平洋之間,卻隔著大量的山脈; 向北是阿拉斯加山脈,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以上,主峰麥金利峰更是高達6193米,是整個北美洲的第一高峰,而山脈長度也有966公里; 向南還有著名的海岸山脈,這座山脈更長,從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加利福尼亞南部,長度更是達到1600公里; 兩座山脈彼此銜接,對育空河來說,簡直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城墻! 怎么辦? 一方面,面對西邊的高山,育空河的應對方法就一個字:繞。 它的源頭,其實距離太平洋并不遠,到西南邊的海岸線,直線距離只有300公里左右,但它自源頭引出后,卻選擇了沿著阿拉斯加山脈的方向,向著西北流。 另一方面,在育空地區的西北部以及阿拉斯加東部,還分布著一些海拔不太高的高原,正好擋住了去路,如果還是選擇繞,那育空河恐怕只能流入北冰洋了; 于是它不再繞路,而是選擇“硬剛”,直接從高原上切出一條河谷,直奔東南方向。 應該說,育空河還是比較幸運的,地處北美洲西北部,恰好距離縱貫整個美洲大陸太平洋海岸線的科迪勒拉山系北端起點不遠,得以從北部繞過; 另外,北部的高原緯度較高,受遠古時代的冰川切割嚴重,分布著大量的深谷,也給育空河奔向太平洋的旅途創造了便利。 比較有意思的是: 就在一路向著東南方奔騰,接近了太平洋的白令海之后,育空河卻又突然來了個90°的急轉彎,再次流向西北方向,最終流入了諾頓灣; 這種感覺怎么形容呢? 我們有句古詩: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我想應該就是這種感覺吧,明明是期待已久的地方,臨近了,反而情怯了。 而且,育空河的河口處還形成了一個寬66.5公里、長87.1公里的三角洲,看看圖7-9,這個三角洲河網交織,遍布著湖泊和沼澤地,也非常的漂亮; 我想,這應該是育空河成功抵達太平洋后的喜悅與饋贈吧! #頭條創作挑戰賽# #大有學問# ![]() ![]() ![]() ![]() ![]() ![]() ![]() ![]() ![]() ![]() ![]() ![]() ![]() ![]() ![]() |
|
來自: Loading69 > 《海洋島嶼/河流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