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用于學習網友的優秀觀點文章 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文章日期:2019.09.19 新媒體運營是一個快速發展起來的行業,也是由微信催生出來的一種站在移動互聯網的前沿崗位。從個人自媒體到企業新媒體,再到新媒體生態公司,這個行業只花了4年的時間就達到了驚人的影響力,據小編了解現在中小型規模以上的公司都應該有新媒體運營人員在職。 新媒體它是一個社交平臺,社交平臺要滿足社交需求,就要有一定的傳播屬性,根本上說,新媒體是一個社交傳播的工具。 這樣分析下來,再往宏觀上分析,新媒體就是一個傳播工具,同樣,廣播,電視,雜志等都是傳播工具。 宏觀上分析后,再往歷史、社會上去分析,傳播在歷史和社會上由來已久,并且在社會大分工中有明確的分工,甚至法律的支持,同時,很重要的是,傳播在大的社會學科中早已有了傳播學方面的課程,并且學科知識系統完善。 但是做新媒體營銷策劃的人員工作幾年后,常常會感覺十分迷茫。因為一直都只是接觸微信微博和自媒體,甚至還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在混日子。那么新媒體到底有沒有前景呢?新媒體人要如何制定屬于自己的職業規劃? 一、初級新媒體運營看文案 首先要想加入新媒體運營這個行業,就必須要具備文案創作能力,什么是“文案”,在新媒體運營崗位上,我是這么定義的,能知道用戶的痛點是什么,通過用優質的內容表達出來。例如:摩拜單車解決了沒有私家車的上班族最后3公里的交通出行問題,關鍵單價還比公車便宜。這就是用戶痛點,當然這也是取決于你對行業的認知和深度了解有多少。 在企業里面做新媒體運營和個人做自媒體是兩回事,前者從文案角度出發應該是帶有營銷性質,商業性質在里面。怎樣讓用戶接受產品或者有買產品的欲望。后者從文案角度出發可以一開始沒有營銷性質或者商業變現的規劃,可以先抓住用戶的喜好,積累粉絲,達到一定量后再商業變現,現在的自媒體大V同道大叔、吳曉波頻道、羅輯思維就是如此。 文案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基礎功要扎實,多了解行業內的現狀和形態,現在互聯網這么發達,搜尋知識很容易,就靠自己的學習能力了。 二、普通新媒體運營看粉絲 其次就是一名普通新媒體運營的衡量標準,就是運營平臺的粉絲量多少?粉絲對一個從業新媒體運營1年以上的人來說,是衡量運營能力標準之一。 成為一名普通的新媒體運營一般也只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就已經具備了所有當下新媒體平臺的搭建運營能力,文案會寫,策劃能做,線上合作能談,平臺運營定位清晰,對行業也有一定的認知,PS:對行業的認知和深度有一個很好的檢驗辦法,就看你的微信通訊錄上有多少同行和行業大佬。 三、高級新媒體運營看戰略 高級新媒體運營在企業里已經做到了經理或總監級別。除了具備運營和管理能力以外,還需要有戰略眼光,站在品牌運營高度來看待新媒體運營。戰略眼光是在行業里深耕多年打磨出來的,擁有強大的人脈關系、稀缺媒體資源。和企業高層制定的市場戰略布局有高度統一視角。能給企業帶來實際性價值,如通過新媒體盈利、創造的品牌增值效益等。 成為一名高級新媒體運營大概需要3-4年時間,在行業內也許小有名氣。做過很多成功案例,在朋友圈被刷屏的H5,大型吸粉活動,文章閱讀量10萬+,借勢海報刷屏,這些可能都是你幕后操刀的案例杰作。 --------------------------------------------------- --------------------------------------------------- --------------------------------------------------- 我們在面試的時候HR問的頻率很高的一個問題就是:“你的職業規劃是什么”? 80%的人回答的都不好,因為這個問題在心里沒有仔細考慮過。 那么新媒體人做職業規劃就需要了解自己的優勢與劣勢。 比如優勢是身邊有一個同行的朋友,他非常厲害,可以幫你解決很多問題,還有數據分析能力很強;劣勢是文案能力稍弱。機遇是新媒體行業還處于上升階段,緊跟趨勢意味著比別人先走一步,各大平臺非常重視自有的平臺,有了內容才能把握住流量,而流量是互聯網公司最想要的。 伴隨機遇就有挑戰,一個新興職業的產生就會有很多問題產生,比如從業人員的能力參差不一,越往后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如果不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最后只有淘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