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團隊專業且規模大 四種文明串寫場地脈絡 這個濕地公園 “非常強大” 加強版濕地凈化系統 一起來看看吧~ 01 基 本 概 況 項目名稱:上海世博后灘公園 項目地址:上海浦東 景觀設計:土人設計 項目面積:14公頃 1 區位分析 屬于世博園的核心綠地之一,位于2浦東原后灘地區,黃浦江西岸與浦明路之間,西到倪家濱,北望盧浦大橋,是一段狹長的濱江地帶。 ![]() 場地內植物主要可分為廠區間植物和濕地類植物兩大塊。廠區間植物布局零星。綠化覆蓋率低;濕地類植物原有濱水植物群落生態景觀良好。 ![]() 1)如何遵從生態設計原則、秉承場地文脈、滿足多重體驗需求? 2)如何保護、恢復與重建生態濕地? 3)如何解決世博期間人流等候與疏散問題? 4)如何解決解決場地千年一遇防洪標準與濕地之間的高差問題? 5)如何滿足會時與會后場地的雙重需求? 設 計 對 策 將濕地公園分為濕地生態景觀層、農耕文明景觀層、工業文明遺存層和后工業文明體驗層,由此疊加形成場地的總體功能布局。 2 三帶一區建構濕地基底 將濕地體系分為“三帶一區“——濱江蘆荻帶、內河凈化濕地帶、梯地禾田帶和原生濕地保護區,共同營造具有地域特征和可持續發展的后灘濕地生態系統。 3 三場九園、步道網格編織交通體系 4 梯地禾田梳理場地高差 5 彈性設計滿足雙重需求 6 生態理念引領技術航向 1 濕地生態景觀層 作為規劃中的生態基礎,擔負著濕地保護與恢復的生態功能。由“三帶一區”構成,形成結構特征為“雙灘諧生”的濕地生態系統。 ![]() ![]() 該層體現了場地的農耕文明遺跡,由梯地禾田帶構成。 3 工業文明遺存層 該層本著從低成本的物質循環層面出發,運用剝離、填充、穿插等手法改造廠房建筑及碼頭遺址,紀念上海后灘的工業文明。 ![]() 4 后工業生態文明體驗層 該層以網絡的形式構建步道系統,串聯各個后工業生態文化體驗空間,建立以一環六級徑的步道翁羅、三場九園為節點的體驗游憩系統。 ![]() ![]() 1 內河人工凈化濕地 具備濕地作為自然棲息地和水生系統凈化功能、生產以及審美啟智和科普教育等功能。 2 水生植物種植與管理 多位專家參與植物研究,最終以當地本土植物為主,將不同層次的濕生植物組合成濕地植物群落,這不僅豐富了生物多樣性,還是凈化系統中的重要部分。 3 水生動物的放養和培育 保證了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動物放養一是以本地物種為主,二是兼顧經濟、景觀和生態因素,從群落構建與生態系統穩定性上綜合考慮。 4 節點與步行網絡設置 ![]() shanghai-expo-cultural-park sasaki公司將公園的設計滲透到項目周邊的城市中,與現有的濱江綠帶和擬建的世博綠軸融為一體,與通向城市腹地的軌交站點連接。 ![]() 從一個工業濱水廢棄地華麗轉身為上海后灘濕地公園,土人在該項目的設計邏輯是簡單而直接的,有很多我們值得借鑒的地方~有很多我專 同一地點不同方案~ 土人和sasaki 你最pick哪一個? 在留言處分享你的答案吧~ 02 課程分享(部分) 課 程 PPT 優 秀 學 員 抄 繪 社 群 氛 圍 本文參考文章 【1】上海世博后灘公園 (https://www./project/detail/443.html) 【2】Shanghai EXPO Cultural Park – Sasaki(https://www./zh/projects/shanghai-expo-cultural-park/) 【3】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815/8042112026001120.shtm 文稿 |伊米 編輯 | 伊米 審核 | 時雨 小鋰 菜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