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中的這把看起來怪怪的武器是一把胡椒瓶手槍,保存狀況良好,全長20.5厘米,其中槍管長7.5厘米,產自美國,制作于1850年。其擁有六根滑膛槍管(無膛線),這意味著它可以發射六次,其發射地點38口徑子彈(9毫米子彈)威力足夠在近距離內殺死成年人。 全槍總重約650克,槍柄材質和絕大多數美國生產的槍械一樣,也為堅硬的黑胡桃木,槍體上刻有“JR COOPER PATENT”字樣。 胡椒瓶手槍的誕生,源于人們不滿足早期火器那感人的射速(指裝彈發射的速度),以及火力低下等缺點,早在火門槍時代,就有槍械發明家們開始制作多槍管組合的槍械,以提高火器的射速和火力,增強火力的連續性,比如大名鼎鼎的三眼銃。 而胡椒瓶手槍也是槍械發明家們的經典之作,因其槍管多的像胡椒瓶上的眼,形似胡椒瓶,因此得名胡椒瓶手槍(一說是這種槍容易串發,一旦串發就像噴灑了的胡椒一樣)。 燧發式胡椒瓶手槍 可惜由于火繩、簧輪,以及燧發槍機的技術工藝缺點,早期胡椒瓶手槍的可靠性不足,因此一直沒有多大的發展,沒有大規模的普及使用,直到雷酸汞被制備出來,火帽被發明了出來,火器進入火帽擊發槍時代以后,胡椒瓶手槍才真正迎來了自己的大發展。 火帽是一種小型金屬器皿,外形很像是縮小了的瓶蓋,其底部裝有少量的雷酸汞,只需給其施加很小的外力,就能讓其產生火花。火帽的誕生讓火器迎來了大發展,其一經問世很快就被運用到了槍械上,胡椒瓶手槍也借其東風,真正變得可靠了起來。 胡椒瓶手槍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將槍管尾部制作成一個擁有引火孔的擊砧,然后將幾根這樣的槍管組合起來,或是把槍管鑄造起來,或是讓幾根槍管圍繞一根軸固定起來,讓其可以做到轉動。 然后在使用時,使用者只需在槍管尾部的擊砧上安裝火帽,從槍管前端往槍管內依次填入火藥和子彈,再搬開擊錘上勁后,只需扣動扳機,擊錘就會在牽引下撞擊火帽進而點燃火藥將子彈發射出去。每次發射后槍管旋轉,進而擁有連續發射的功能。 在胡椒瓶手槍剛誕生之初,該槍是一種很實用的自衛武器,擁有遠超當時各種單管火槍的射速和火力,當時的美國西部牛仔們尤其喜歡帶胡椒瓶手槍防身,以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不過胡椒瓶手槍也存在很多缺點,比如該槍的重量就遠超一般的單發槍械,畢竟它一般擁有六到八根槍管。另外該槍由于使用黑火藥作為發射藥,其在裝彈時,很容易在槍口處留下少許黑火藥粉末,而在該槍射擊時,其噴出的火花,很有可能會點燃這些黑火藥粉末,形成“串發”現象,引燃其他槍管內的黑火藥。 后世大名鼎鼎的柯爾特轉輪手槍正是在胡椒瓶手槍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柯爾特保留了胡椒瓶手槍的旋轉槍管設計,但卻將胡椒瓶手槍的槍管長度大大縮短了,將其變成了彈巢,然后又單獨在槍體上設計了一根槍管,彈巢只需依此對準槍管,就能將內部的火藥和子彈從槍管內噴發出去。 不過雖然柯爾特轉輪手槍早在1835年就出現了,但胡椒瓶手槍也還是因為相對相對低廉的價格,以及更好的可靠性,而繼續流行了一段時間,當時許多前往美國西部拓荒的拓荒者,都喜歡在腰間攜帶一把,直到柯爾特轉輪手槍技術徹底成熟起來以后,胡椒瓶手槍才被徹底淘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