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桂枝湯,受益一輩子 桂枝湯放在了傷寒論第一方,又稱為“萬方之祖”,可以化生出千百個方。 它的組成:桂枝、芍藥、生姜、大棗、甘草icon。 桂枝,藥性是陽中之陽icon,味辛可以溫散、又可以宣泄通舒,它長在枝頭,它的升發(fā)之氣最強,炙甘草icon味甘,所以兩藥一搭辛甘化陽; 芍藥味酸,能補能收,配甘草酸甘化陰,生姜、大棗調(diào)和營衛(wèi),所以桂枝湯也有調(diào)和陰陽的說法。 如果你只用它來發(fā)汗解表治感冒那就太浪費了。 春天的蕁麻疹,瘙癢疼痛,汗出怕風,這是風邪留表,營衛(wèi)不和icon,可以用桂枝湯 過敏性鼻炎icon,怕風流清涕,穿著少怕冷,穿得多又怕熱,一時怕冷一時怕熱,可以用桂枝湯 半身汗出,右邊汗出,左邊沒有,脈浮苔薄白。中醫(yī)說左為陽,右為陰,左右不通不就是陰陽失調(diào),營衛(wèi)不和嗎?可以用桂枝湯。 桂枝湯可以發(fā)汗,但傷寒說虛人不能發(fā)汗,卻說“虛人傷寒建其中”用小建中湯,小建中湯是桂枝湯倍芍藥,再加飴糖; 芍藥加甘草是酸甘化陰,加倍的芍藥加甘草、飴糖,不就是加強版的酸甘化陰、溫中補虛嗎? 這樣后備糧草充足了,再發(fā)表就不怕了。甘味補脾啊,所以小建中湯又可以用于各種脾虛胃病。 再加上黃芪就變成了黃芪建中湯,黃芪升陽補氣,所以黃芪建中湯又可以用于各種脾虛寒型的脾胃病,甚至虛勞病。 桂枝湯再加葛根、麻黃,就變成了葛根湯,葛根是藤蔓,特別像人的經(jīng)絡(luò),所以像頸項強直icon, 風在太陽經(jīng)絡(luò)的,葛根可以舒筋通絡(luò),加麻黃解表發(fā)汗,一舒一發(fā),就像按摩一樣一揉一按,風寒得解。 桂枝湯中加大桂枝的用藥,就是桂枝加桂湯,可以治奔豚癥,就是氣從少腹沖心,因為桂枝可以溫通心脈,鼓舞心陽,以制下焦腎水犯逆。 還有很多,萬方之祖可不是浪得虛名,你覺得它沒用,只是不會用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