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資源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豐富的,面積大,有資源優勢,這個省沒有的 那 個省補,全國可以平衡一下。即使有些資源欠缺,也不是說一點兒也沒有,只是儲量少一些,如石油,正應了那句話,東方不亮西方亮,這塊國土上總會找到一些資源。可是日本呢,面積只有37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我國云南省,面積這么小,資源儲量、種類短缺非常多。 其次,日本這座島嶼比較特殊,島內巖漿活動頻繁,地殼活動劇烈,侵入巖和火山巖遍布,這樣的地質環境對于礦床的形成非常不利,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這種化石能源非常缺乏,每年需要大量進口,依賴性非常強,我們可以從石油運輸航線窺見一斑。 ![]() 上圖是10萬噸以上油輪航線圖,日本東太平洋海岸航線非常密集,運輸量非常驚人,而日本經濟體量也居于世界前列,制造業非常發達,貿易出口額度非常高,為此對資源的消耗也非常高??墒菄H能源市場風雨飄搖,面臨著霸權主義國家的要挾,為此日本下定決心,力爭減少對國際市場的依賴,逐年提高自主能源所占的比例。面對這種情況,日本迫切需要一種新能源來填補這片空白,為此把目光投向了核能發電。 ![]() 核能也是一種清潔能源,能量蘊藏量大,又非常集中,而且不受地域空間限制,特別是電力負荷較大,本國能源又貧乏的地區,特別適宜發展核能,為此全國建造了54座核電站。上圖是日本核電站的分布,從圖中可以看出核電站遍地開花,而且日本海沿岸布局了很多,核能發電占全國30%,占比接近全國的三分之一。 正當日本核能發展如日中天的時候,厄運降臨了,2011年日本東北部發生9級多的大地震,并且引發了強烈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事故發生后,日本立刻關停了國內所有50座核電站,并對這些核電站進行安全監測??梢哉f,這一事件成為了日本能源結構變化的一大轉折點。2016年5月,日本政府宣布,包括福島核電站在內的14座核電站退役,只留下2座繼續運行,而剩余的其他核電站將需要繼續等待獲得運行許可的權限。 到了2016年日本的核電所占比例還不足1%,可想而知,日本被3.11大地震嚇得膽顫心驚,核能發電降到冰點。 ![]() 2011年大地震導致核電站群體關閉,缺失30%的核能發電,沒有更好的能源替補,試圖通過增加火力發電和清潔能源發電來彌補電力供應缺失的部分。盡管日本增加了液態天然氣、石油、火力發電,短期內彌補了關閉核電造成的電力短缺,但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量,還大大提高了化石燃料的成本。 日本還積極開拓可再生能源市場,不停地修改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補貼政策,光伏發電產業趁此機會在日本獲得了大力發展。 ![]() ▲2030年日本電力結構方案 時過境遷,日本政府準備再一次重啟核電站計劃,再次對核電和燃煤發電在日本能源結構中的作用進行評估和定位,認為兩者都是“重要的基本負荷電源”,預計2030年,核能所占比例調整到20~22%,其原因如下: 1,發達國家煤炭發電基本上消失,目前只有日本還在使用,日本對國際承諾的碳排放承受著很大壓力。同時化石燃料成本逐年升高,未來減少煤炭使用是趨勢,就要尋找其它能源增補這部分空白。 2,可再生能源,如光伏發電,風能、地熱能等,發展還不成熟,電力結構中占比不高,依然還是煤炭、天然氣為主導,在可再生能源沒有主導市場前,沒有其它能源品種能扛起這桿大旗。 3,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正在慢慢退出,長期補貼也不利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推出這樣的政策后,可再生能源成長需要的時間更長。 ![]() 日本自然災害頻發,近期又發生了7.3級地震,福島核電站再一次經受考驗,這對日本重啟核電站計劃又敲響了警鐘。 |
|
來自: 心容乾坤 > 《政治,新聞,人物,軍事,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