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X10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在乳腺病理學中的應用 ——用于肌上皮細胞染色、非典型性導管增生與普通型導管增生的區別及確認三陰性乳腺癌的乳腺來源 SOX10是轉錄因子SOX家族的成員。工作中該標志物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常被應用于惡性黑色素瘤,神經源性腫瘤等的診斷。目前,有研究發現SOX-10的表達在乳腺腫瘤中也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該作用主要體現在三陰性乳腺癌與轉移性癌,乳腺導管上皮普通型增生(UDH)與導管上皮非典型增生(ADH)等熱點問題的鑒別診斷中。SOX-10在乳腺癌中如何表達?實踐工作中面臨多個需要鑒別的病變時,我們如何應用SOX-10以有效排除錯誤選項?本期將由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王成勤教授就SOX-10這一系列問題進行簡介和評述。 SOX10是一種參與神經嵴分化的轉錄因子。已發現其新的用途,如在三陰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達。通過對492例乳腺和婦科腫瘤組織芯片、34例ADH、50例UDH和29例導管原位癌(DCIS)標本進行SOX10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評估了SOX10在乳腺病理學中的作用,包括TNBC的鑒別和分型以及與婦科腫瘤的區別,用作肌上皮標記,以及在普通型導管增生(UDH)和非典型導管增生(ADH)的鑒別中的作用。結果發現:①在67%的TNBC病例中發現了SOX10的表達,其表達多見于非大汗腺性、雄激素受體(AR)陰性的TNBCs,而在所有婦科惡性腫瘤(n=157)均為陰性。②SOX10在所有的UDH病例均呈馬賽克狀陽性表達,而所有ADH病例均缺乏表達。③所有雌激素受體(ER)陽性的DCIS(n=19)均不表達SOX10,而在10例ER陰性的DCIS中有2例SOX10陽性, 這2例同時存在SOX10陽性的浸潤性癌。 SOX10屬于轉錄因子SOX家族。參與了多個發育過程,最突出的是神經發生和神經嵴發育,在這些過程中控制著干細胞性、細胞命運和分化。隨著更多研究的積累,SOX10的新用途被逐步確認。研究證實,在TNBC(大多數NST和產生基質的化生性癌)中存在SOX10的表達,提示SOX10是一種基底樣標記物。乳腺原發性腺樣囊性癌是TNBC一種罕見的亞型,在最大的病例系列(共12例)中報道SOX10陽性,同時標記了上皮和肌上皮成分。還有1例低級別腺鱗癌(LGAS),基底樣TNBC的另一種亞型,SOX10染色也為陽性。 以往研究顯示,SOX10在正常乳腺導管肌上皮細胞以及基底樣癌和化生癌中的表達支持這些腫瘤的肌上皮分化,并且SOX10在TNBCs亞群中的表達可能歸因于其中一些腫瘤的基底樣或肌上皮細胞樣表型。但是,SOX10在乳腺肌上皮細胞中的作用以及可能在SOX10陽性乳腺癌的分化和生存中的作用尚未完全闡明。另有文獻報道SOX10陽性的TNBCs的AR表達低于SOX10陰性TNBCs,進一步支持SOX10表達是TNBCs肌上皮分化的結果。以往的報道一致,我們的結果顯示,在單獨的138例TNBCs中,92例SOX10陽性(67%)(見圖1A和1B,SOX10在高級別TNBC中呈彌漫強陽性表達),而在有大汗腺分化的腫瘤(AR多為陽性)中呈陰性,SOX10與AR的表達之間呈負相關性。 研究中檢測的所有婦科惡性腫瘤(包括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和宮頸癌)SOX10均呈陰性(見圖1C和1D 卵巢高級別漿液性癌)。因此,當面臨激素受體陰性的乳腺低分化癌時,特別在活檢中,SOX10成為鑒別診斷包括乳腺原發癌和婦科轉移癌有用的IHC標記物。 在本研究中,我們首次評估了SOX10在乳腺UDH和ADH中的表達。發現34例ADH均缺乏SOX10表達(見圖2A和2B),50例UDH病例均呈核陽性表達,陽性模式為為斑片狀和鑲嵌狀(見圖2C和2D)。這一發現使得SOX10在區分UDH和ADH方面變的很有價值。以往研究報道,與其他肌上皮標記物SMMHC、CK5/6和CK14相比,SOX10在DCIS外肌上皮細胞中的表達更呈斑片狀和不完整,染色較弱。在本研究報告的所有病例中,SOX10在正常和良性導管中一致染色(比CK5更一致),但在含有DCIS的導管中染色減弱約30%。這一發現是否是腫瘤進展的微妙跡象,還是肌上皮缺乏敏感性,需要進一步研究。然而,目前SOX10并不是鑒別乳腺原位癌和浸潤癌的最佳免疫組織化學指標。 概括來說:①SOX10在65%至70%的TNBC中呈陽性(基底樣型居多),且主要在AR陰性的TNBC中表達,而在大汗腺分化和AR陽性的乳腺癌中呈陰性表達,即SOX10與AR的表達呈負相關。②SOX10在不同部位和形態的婦科惡性腫瘤中呈陰性,當發生在乳腺的腫瘤細胞角蛋白(CK)陽性而乳腺特異性標志物陰性時,鑒別診斷應包括來自婦科的轉移癌,SOX10陽性支持乳腺來源。③SOX10在ADH和ER陽性的DCIS中呈陰性,但在UDH中呈斑片狀/馬賽克狀染色,與CK5類似,可用于區分UDH和ADH,但在區分ADH和DCIS方面沒有作用。④與CK5相比,SOX10在正常乳腺組織中能更可靠地標記肌上皮細胞,但在DCIS中的表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在判斷浸潤性時應謹慎使用。 (編譯:王成勤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病理科/青島大學醫學部病理學系) 作者簡介 ![]() ![]() ![]() 王成勤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臨床病理教研室/青島大學醫學部病理學系 副主任 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青島大學青年卓越人才 美國M.D. Anderson 癌癥中心 訪問學者 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乳腺疾病學組 委員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病理學分會 委員 山東省醫學會乳腺疾病多學科聯合委員會 委員 山東省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分會乳腺學組 副組長 山東省抗癌協會乳腺腫瘤分會 委員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發表SCI論文近20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