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醫爺爺跟我說:甲狀腺結節就是上焦不通的惡果! 寧愿一輩子家徒四壁,也不愿患者寒心。 我家其實也是世代行醫的家庭,祖祖輩輩都在治病救人。從小我就跟在爺爺后面,看著他治病救人,心中那顆學醫的種子也越長越大。 爺爺教我學醫的第一堂課,我仍記憶猶新。爺爺跟我說,做醫生要講良心,不能因為錢讓患者寒心!他也給我做了一個好榜樣,不開一味多余的藥材、不收貧困患者的錢到自己掏錢給患者拿藥,件件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正因為這樣,爺爺雖然有著自己的醫館,卻仍舊很窮。我還小的時候,家里還曾因為爺爺把錢全買了藥材,分發給患者導致沒錢吃飯。奶奶也因為錢的問題經常跟他吵架,可他依舊如此。 爺爺珠玉在前,我雖達不到爺爺的高度,但開方能少一味藥,就絕不多一味。因為這意味著患者可以少花一些錢,雖然也不多,但也是我行醫的原則。 記得有一位甲狀腺結節的患者,1.6 cm×1.2cm的結節,摸上去有點硬,吞咽的時候可以上下移動,有異物感,按下去不疼。 我看完情況后正準備開方,患者突然說到:醫生,聽說中藥也很貴,你可以給我開一些便宜的藥嗎? 現在很多中醫開方都是十幾味藥的大方,也有不少人反應中藥價格很貴,但在我看來,很多大方不知加了多少無功無過的藥材,說到底還是為了掙錢。但這樣的結果,就是患者買單,寒了患者的心。 開方:絲瓜絡、杏仁、皂角刺、桃仁、半夏。 最終,患者用藥僅僅13劑,結節就明顯變小,變成1.0cm×0.7cm。二診后,調整方子繼續用藥,共調理一個多月,去醫院檢查,結節已然消失。 方子為什么只有5味藥呢?有什么道理? 《靈樞·營衛生會》中說道:“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也就是說從咽喉至胸膈部分,都屬于上焦。而其中甲狀腺就位于喉結下方的2-3cm處,正處于上焦的上面部分。 上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輸布氣血以及水谷精氣。因為上焦包括心和肺兩個臟器。心主血,推動血液運行于全身。肺主氣,主宣發肅降,將水谷精氣布散于全身。 上焦不通,氣血、水谷精氣輸布失常,就會出現大量痰濕、瘀血等污穢。這些污穢本應排出體外,但上焦不通,代謝紊亂,痰濕和瘀血只能停留在了上焦。 而甲狀腺所處的咽喉處本應將氣血、水谷精氣輸布至頭面,這時大量的痰濕瘀血堵在了狹窄的咽喉通道處,時間長了凝結起來就成了結節。 所以歸根結底,甲狀腺結節的問題在于上焦不通,污穢全堵在了脖子處。所以此時疏通上焦為上上之策。 杏仁可以宣降肺氣,是治療肺失宣降之要藥。加上疏通經絡的絲瓜絡,可以打通上焦的氣機,恢復氣血的輸布功能。 方子里最為重要的一味藥,就是皂角刺,可以散結。它的刺,有發散的作用,可以刺破結節,為之后消除結節打下基礎。半夏和桃仁專門用來解決痰濕和瘀血的。 行醫,是一個充滿人性的行為。但當行醫充斥著滿滿的金錢以及利益相關,那人性也將不復存在。可能我這一輩子注定與金錢無緣,但能用自己的醫術造福患者,也是我莫大的榮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