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獅身人面像南側全景 獅身人面像是埃及著名古跡,與金字塔同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遺跡。 獅身人面像座落于哈夫拉金字塔東北372米的一塊洼地中央.在獅身人面像旁邊有一座河岸神殿,這座神殿與哈夫拉金字塔之間有一條長達500米,寬18米的神道。像高21米,長57米,耳朵就有2米長。除了前伸達15米的獅爪是用大石塊鑲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塊含有貝殼之類雜質的巨石上雕成。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國王)哈夫拉的臉型。相傳公元前2611年,哈夫拉到此巡視自己的陵墓——哈夫拉金字塔工程時,吩咐為自己雕鑿石像。 工匠別出心裁地雕鑿了一頭獅身,而以這位法老的面像作為獅子的頭。在古埃及,獅子是力量的象征,獅身人面像實際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寫照。雕像坐西向東,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由于它狀如希臘神話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西方人因此以“斯芬克斯”稱呼它。 獅身人面像是地球上最為神秘和壯觀的古遺跡之一。有關獅身人面像的建造者究竟是誰然撲朔迷離。傳統觀點認為,獅身人面像是在4500年前由法老哈夫拉按自己的面貌所建,因為位于雕像兩爪之間的石碑上就刻著這法老的名號。而另外一些傳說中也提到,早在胡夫法老統治的時期,獅身人面像就已經存在了。學者們從各個方面對獅身人面像展開了研究。有些研究者則發現,獅身人面像的尾部和主體修建的年代并不一樣,可能哈夫拉法老只是對它進行了修整,而不是它的建造者。獅身人面像的真正建造時間大約在7000~9000 多年前。原來的獅身人面像頭戴皇冠,額套圣蛇浮雕,頦留長須,脖圍項圈。歷經4000多年風吹雨打和沙土掩埋,皇冠、項圈不見蹤影,圣蛇浮雕于1818年被英籍意大利人卡菲里亞在雕像下掘出,獻給了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頸部、胸部腐蝕的尤其厲害。最叫人痛惜的是鼻子掉了,這又是一個“謎團”。 有關獅身人面像的謎團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不是簡單幾句話能說清楚的。我只能把在現場所拍攝的畫面和自己的感受介紹給大家,希望引起共鳴! 我們在游覽完吉薩金字塔群之后,乘車來到哈夫拉金字塔東北端的獅身人面像,撲入眼簾的是遠處三座金字塔和前面的神殿,獅身人面像就在神殿后面,也就是說吉薩金字塔群全部景觀在這里一覽無遺!導游帶我們走入古來的神殿內,便來到獅身人面像的南側,游客只能在南側一條石道上觀賞拍攝獅身人面像,根本無法走到他的北側和正面(通往東面的神殿石門不讓進,而從這道門可以繞到正面。)所以我的照片全部是獅身人面像的南側,我在小道最東處,身體盡量前伸才拍到了他的2只眼睛,此情此景令我失望,但同時也使原本就撲朔迷離的獅身人面像更加神秘! 站在南側石道上可以清楚觀賞到獅身人面像的壯觀側面:神秘,滄桑,斑駁,迷恾,濃烈的神來之韻環繞在獅身人面像四周,在三座金字塔的烘托下倍增神秘感。 展示在這里的照片除了各種角度的獅身人面像南側的全景﹑特寫以及神殿等景致,還有一張珍貴的正面照片,是我的老同學陳英韜先生于2011年在現場拍攝的,彌補了我的遺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