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輩子,區區三萬天,何必自尋煩惱,自討苦吃呢?為名為利,也不用拼命。萬般都是命,
半點不由人。萬事萬物都有個因緣,因緣成熟,結果自來。你若盛放,蝴蝶自來。做人何必強求呢?強扭的瓜不甜,牛不喝水強按頭,受苦受累的是自己。不如順其自然,讓老天來安排!做人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問心無愧。仰不愧于人,俯不怍于地,中不慚于人。古人說:盡人事,聽天命。人世間,世事如棋局局新,人情似紙張張薄,糊涂一點活得久。
夫妻的姻緣很深,要善于維護,才能長久。是緣都會相遇,不論正緣,逆緣,緣深緣淺,都要真心對待。正緣是來報恩的,她(他)欠你的來還你,你不要欺負他(她)。逆緣是來報仇的,他(她)是來要賬的,要完了他(她)就走了。
你今生傷害他(她),他早晚會來找你麻煩,所以要和好相處,免得秋后算賬。你今生愛護他(她),他早晚會來幫助你感恩你,所以要善待他,不辜負他的好心。因緣好壞,完全由你做主,不要埋怨誰,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切都會有答案。
不要說自己苦,其實都有因。老天很公平,都是我們自己有錯在先,有善在先。有緣的人終會走到一起,時間有長有短,感情有深有淺,距離有遠有近,性格雖不相同,但三觀大致一樣。
02
心靈有感應,能想到一塊。愛好雖不同,但能玩到一塊。相欠的還清了,就離開了。朝朝暮暮,是緣分深。一面之逢,是緣分淺。有的是來報恩的,有的是來報怨的。聚散好像無常,都有深刻的原因。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人,做好當下事,凡事想開一點,做人坦蕩一點。老天從不會讓你吃虧,要知道有人早晚會還給你。
人心若靜,天必佑之。人心一靜,如有神助。安分守己,讓心安靜下來,好運氣也會來到。
呼吸平靜,讓智慧生發出來,頭腦更加靈活。做事冷靜,有條不紊,一切都會水到渠成。做人沉默,埋頭苦干,開發出人生的潛能。
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念念清凈,必有回響。心靈發光了,疾病沒有了,福氣增多了,運氣變化了。人一旦靜下來,從此你的世界將變成另一個模樣。浮躁的人,做事不能專注,脾氣暴躁,性格古怪,好運氣也被趕走了。惜福才能長壽,修德才可以免禍。
03
福氣可以化成財富,滋養生命。福氣可以變成平安,保護自己。一福壓百禍,福氣足者,神閑氣定,壽命綿長。無災無禍,長命百歲。道德可以克制欲望,保護自己。道德是身體的護身符,是心靈的除塵器。美德可以用善良的因緣,去除惡的因緣。好品德,讓你遠離是非災禍,平安幸??鞓?。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有鄰,必不孤。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道德好的人,說好話,居好心,行好事。為什么行善積德卻沒過上好日子?
可能錯在嘴上。口乃福禍之門,吉言吉語。修福在心,漏福在口。口乃禍福之門,關好門才能好起來。行善不見善,前生有缺欠。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亡國。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人要知恩圖報,才能受到上天的保佑。困難時借給你錢的人,千萬不能辜負,有錢快點還給人家。危險時拯救了你生命的人,要逢年過節去看望一下,那是天大的貴人。轉運時提拔過你的領導,時常要聚一聚,上學時對你最好的老師,有空拜訪一下。辛苦的父母,我們要時常關懷,打個電話,郵寄點錢,常回家看看。
04
恩人是前世的善緣,珍惜緣分,皇天不負有心人。人呀,在關鍵時候遇到一個貴人,命運馬上就能翻轉。人在30歲和50歲左右,是改運的兩次機會。如果有人幫一把,就如快馬加鞭突飛猛進!遇到貴人,少打拼十年;沒遇到貴人,多打拼二十年。有些機會,是貴人帶給你的。而有些機會,是自己爭取回來的。旗鼓相當的對手,還是賞識你的伯樂,遇上知心愛人,還是慧眼識珠的恩師,都是交好運的前兆。
有貴人和沒有貴人,人生的差距終究是巨大的。把握身邊的每一個貴人,那是你時來運轉的開始。緣分天注定,也是修來的。緣是前定,分是后定,靠修來的。善緣可以帶來好運,遇到貴人。惡緣逆緣也不要害怕,該來的早晚要來,欠人家的早晚要還,還清了就兩不相欠,
再不相見了。無緣不相見,緣深緣淺靠修行。能團結一個人,就少一個敵人。爭取一個朋友,就少一個仇人。緣分是靠你的道行來修的,善緣是靠的福德換來的。
當你遇到了天大的事,也不要害怕。生命的旅程充滿了未知。上天的安排不會錯,心安理得地接受吧!順其自然,一切都會好起來。你怕什么,就會發生什么。何必折磨自己,要先讓你的心情變得美好。好人有好報,困難都是暫時的磨礪。哪個人還不經歷一點風雨路程,否則人生就會平淡無奇。走好每一步,是多么重要。命運之神就在后面等你,千萬不要灰心放棄。
05
心平氣和是最大的福氣,一生平安是最大的福報。發財,也不一定只是金錢方面的獲得。健康的身體就是最大的財富,平安的一生就是最大的財富。悠閑自在不也是一筆人生的財富呢?不論是人的智慧,還是慈悲都可以化成財富,不論是你的學識,還是熱心腸都可以賺來錢財。有隱形的財富,有有形的財富,你的老實善良都是很大的資本,學會守住自己的福德,他們早晚會轉化成金錢方面的財富。
德不足者多欲,道不足者多術,精不足者思淫,德不足則多欲,神不足者思眠,思不足則多言,陽不足者多病,血不足者多虛。義不足則多奸,氣不足者多食,力不足則多累,智不足則多慮,財不足則多愁,識不足者多慮,能不足者多患,愛不足者多情,信不足者多言,威不足者多怒,度不足者多怨。反者,道之動也。德足者無欲求,道足者至簡易,精足者不思淫,氣足者不思食,神足者不思眠,陽足者少疾病。學會養生經,勝過吃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