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西雅娜 爺爺一生養了三兒三女 有十幾個孫子孫女 可他一生沉默寡言 除了有時被奶奶過激的話氣到 偶爾用比平時高一點的語調說一兩句話 最后每次都被奶奶反擊得啞口無言 再次陷入深不見底的沉默中
爺爺并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人 他一生善良,勤快,待人真誠 深受村里人的愛戴 對我們孫輩更是疼愛有佳 就算小時候兄弟姐妹 經常打打鬧鬧吵個不停 爺爺總是對我們無限寬容 記憶里幾乎沒有聽過他的訓斥
他的生活簡單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輩子自力更生從不給孩子添麻煩 每天早上天亮就起來 像個虔誠的藝術家 認認真真編織他一輩子的竹制藝術品 等到趕集的日子 再用瘦弱的肩膀挑到集市去買 不管賣不賣得出去 每次回到家 總會像變魔術似的 從袋子里掏出水果餅干等好吃的 給我們驚喜
時隔多年 即使離家遠在千里之外 每次想起夕陽西下 走在那條坑坑洼洼趕回學校的小路上 遠遠看到遇到趕集回來的爺爺 就激動大喊:爺爺!爺爺!爺爺! 他總是笑呵呵一臉慈祥遞過來好吃的 那時的我就像中了彩票似的 謝過他然后一蹦一跳繼續上學去 那個清晰又模糊的畫面
總讓我忍不住淚流滿面 這種濃濃的隔代親 被寵愛的純粹幸福 足以溫暖我的整個童年和人生
有時我在想 爺爺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尤其三個兒子各自成家后 家家都有雞毛蒜皮的瑣事 盡管他毫無差別心
對每家都盡心盡力幫忙 最后換來的未必是理解和感激 那種失望、委屈和無助 他是怎么在長年累月 無人問津的沉默中慢慢消化掉的?
他的一生如此隱忍和克制 而身邊的人 包括現在的我卻像定時炸彈 總習慣肆無忌憚地發泄情緒 動不動就為一點小事炸開一個大口子 把生活弄得烏煙瘴氣 究竟是沒讀過多少書的爺爺修養太高? 還是我們太麻木膚淺?
隨著年齡的增加 我越來越好奇爺爺以前的沉默 它到底隱藏了多少秘密? 又到底是什么原因 能讓一個正常的人喜歡閉口不談 長時間沉浸在無盡的沉默里? 如果時光能倒流 我不會像往常一樣聒噪 會安安靜靜坐在旁邊 看著默默編織竹子的爺爺 在他的每一個不緊不慢嫻熟的動作中 慢慢尋找答案
一個人獨處的時間多了
我也習慣了沉默 回想這些年自己的一些時光 那些依以前性子原本喜歡叫嚷不停 最后卻選擇沉默的時刻 終于我找到了答案 沉默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