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官場,怎么樣才能讓下屬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有些人說:這還不簡單!靠賞罰呀!干的多的、干的好的,我們獎勵他!干的少的,干的差的,我們懲罰他! 想的是挺好!問題是,你有那么多資源去獎勵人家嗎?!你有那么大權力去處罰人家嗎?!尤其是身處中層的小領導,要啥沒啥,根本搞不了公平公正的賞罰!所以,他們發明了以下六招!我們一起跟著丹陽老師來看看吧! 第一招:為工作增加儀式感,突出工作的重要性。 小領導們經常直言不諱或者拐彎抹角的告訴大家:“我給誰安排工作,就是對誰的信任和關愛。工作就像蛋糕,切給誰的多,誰最后得到的好處就多。”這樣,他把工作分配給誰,誰還得感謝他。你說小領導的這個算盤打得是不是很妙! 當有工作需要安排落實的時候,小領導們總是不吝“溢美之詞”,將下屬架到天上!然后“上屋抽梯”!! 譬如,小領導把張三找來,說:“交給你一個重要工作,這是你展示才能的最好機會,就看你如何表現了,這可關系到你的前途呀!” 小領導又把李四找來,說:“給你安排一個任務,把你的特長好好地表現一下,要知道,這對你大有好處的!” 接著,把王五找來,說:“現在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讓你去辦,別人我不相信,我只信任你,要記住,這件事十分重要,把你的真本事拿出來,露一手。” 就這樣,張三、李四、王五都十分高興地領了任務,認真地去工作了。他們都覺得自己的工作最為重要,心里有了一種神圣的感覺,干的十分賣力。其實,給每個人安排工作,小領導都是這樣說的,但他們并不知道。 有人說,你這個招數,也用不長啊!到最后,大家都沒得到好處,就明白你是大忽悠了! 可是大家別忘了,那個時候,新人可就來了!傻傻的“萌新”可是啥也不懂,即使小領導故技重施,他們還是一樣“坐以待斃”!毫無招架之力! 有人又說:那些被騙過的“單位老人”,難道不會告訴年輕人嗎?! 要知道,人和人是不一樣的!的確,有些人自己吃過了苦,上過了當,就不希望別人再吃虧上當。但是更多的人,自己吃虧上當之后,也希望別人吃虧上當。 大家還記得小品《賣車》里范偉的臺詞嗎?“我就不信這個勁兒!別人能讓我吃虧,我就不能讓別人也上一當,我也賣拐!” 退一萬步說,即便真的有好心人,去提醒年輕人別上當,年輕人也未必就相信。因為我們還有最坑爹的一種思想: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你干嘛平白無故對我這么好?你干嘛告訴我這些?你有什么企圖?! 第二招:運用空頭支票,讓別人心中充滿希望。 為了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小領導經常對某些要求進步的同志加以許諾,說:“好好干,等咱們部門有了名額,有了指標,你的資歷也正好合適的話,我就找機會提拔你。” 有些人上位心切,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往往會信以為真。 這樣的許諾往往很奏效。因為在職場官場,升職對大多數人最有吸引力。 當然,至于是否真的要提拔,沒那么容易。 小領導的確許諾了,但他可以不兌現。 因為,他從未說肯定會提拔誰,他說的是在“有指標”、“有名額”的前提下,還必須“看機會”。 這就是說話的分寸。 第三招:綜合利用表揚和批評。 表揚和批評員工是一種學問。丹陽老師有一個朋友,現在已經退休,他之前是某局的一把手,權且稱之為張局長。 張局長退休之后,閑來無事,就找丹陽老師一起涮羊肉。喝多了以后,開始跟丹陽老師探討馭人之術! 張局長說,有一些人工作干的很多,累的夠嗆,但我不想重用他們,只想讓他們為我賣力,我就往往采取表揚的方式。表揚沒有指標限制,我隨時可以發揮一下。但我會掌握時間、地點和頻率,讓表揚恰到好處。小李是秘書,常常半夜三更為我趕寫材料,但我不想提拔小李,因為假如提拔了小李,誰給我寫材料呀?! 所以,我常常在大會上表揚小李任勞任怨,不怕吃苦,并號召全體員工向他學習。小李受到了表揚,加班的時候更來勁了,真是一點怨言也沒有。光表揚不行,有時你還得善于批評。我經常批評別人,以體現我的威嚴,讓人們知道我是不好惹的。在批評別人之后,我總是說,這都是為你著想。意思是說,媽媽打了孩子,都是為了孩子好呀。我要讓大家知道,我批評別人都是出于公心,沒有任何的個人恩怨。其實,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挨了批評,人的心里往往是十分反感的,有的人表面上看上去誠心誠意的接受批評,其實,心里很不舒服。所以我就搬出“媽媽打孩子”理論,讓對方感激我。有時,我批評人時,火氣變得越來越大,一不小心就罵了人。我就說,只有當父母的,才常常罵自己的兒女呢,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啊!我小時候,沒有一天不挨父母責罵的,現在,我不是有出息了嗎?! 這樣,我罵人就有了正當的理由。其實我知道,這是掩耳盜鈴的小把戲,但常常是管用的,有人聽了真的很受感動。 第四招:用讒言來制衡下屬,讓他賣力工作! 丹陽老師管理某中型公司時,遇到一個刺頭,這個刺頭有點小權力,是策劃部的副主任。他經常倚老賣老,不把管理者放在眼里。 這個時候,恰巧有人舉報這個副主任,說這個副主任在公司競標期間,多次與競爭對手暗通款曲。舉報者言之鑿鑿,具體的時間和地點都說的十分詳盡。還附上了十二張照片,都是那個副主任和競爭對手一起喝酒、打牌、聊天的照片。從照片上看,二人十分親密,絕非一般朋友。 其實,那個副主任和公司的競爭對手是老同學,只是一起談天說地而已。談話內容只是涉及吃喝玩樂,根本沒有涉及商業機密。 但是,這樣的照片如果呈給董事長,他就百口莫辯了! 于是,他就哀求丹陽老師不要把這些東西移交給上面。自己以后肯定唯命是從! 丹陽老師敲打了他幾下,就答應了。說到這里,聰明人應該都猜到了:那個舉報者就是丹陽老師安排的! 第五招:身先士卒!把樣子做足! 領導帶頭,這招非常牛!通常,大家遇到重活、累活,不想干了,會怎么發牢騷?!無非是埋怨:領導怎么不去?!就會欺負我們這些下屬! 那如果領導親自去了,還干的挺起勁,你是不是就沒話說了?!只好尾隨其后,跟著一起出力氣! 其實,領導很雞賊!他干的活,看似特別累,特別重,但仔細一看,都很輕松。 第六招:鼓勵屬下互相揭丑,并給予一定資源。 你得鼓勵下屬互相批評,而且把這種模式制度化,實施獎懲。 有人說:實施獎懲是需要資源的!我們先前不是說了嗎?沒有多少資源啊! 請放心,這一招耗費不了多少資源,也花不了多少錢。如果真要估算下來,大概每年投入八九千,也就夠了。這筆錢還不用你出,你可以跟上面申請。這么點錢,就可以管一個小部門、小單位,太劃算了! 有些人或許又會說,你讓同事之間互相批評,這種事情沒有太大作用,就是過場。同事之間早有默契,他們的套路是:1.不揭老底,2.只談皮毛,3.事先通氣。 他們之所以這樣,是由于你鼓舞不當,賞罰不明。 在頭幾次搞這種事情的時候,你得拿出一定的政治資源和經濟資源來。譬如,誰的批評一針見血,誰的陳述慷慨激昂,就給誰發放獎勵,給誰上新聞,給誰年底評優評獎,給誰引薦引薦大領導。 這些東西,聽上去很誘人! 其實,都不用耗費什么大力氣!咱們挨個算一下!第一,發放獎勵!500塊錢獎金,1000塊錢獎金,你給不起嗎?第二,上新聞!咱們都知道,網絡新聞,幾百塊錢就能發一大堆!第三,評優評獎!這本來就是領導固有的權力。第四,引薦大領導!這就更容易了!你下次見大領導的時候,帶上他不就完了嗎?讓他在后面給你拎包,這也可以算一起去見大領導了啊! 當然,以上的東西,是我拆開了跟你說!外行人,未必知道咱們搞的這套含金量很低!因為他們不懂! 你看吧,就算城府極深的老狐貍沉得住氣,也總有貪圖蝸角虛名、蠅頭小利的熱血青年往前沖。 熱血青年發招了,言語犀利狠毒,老狐貍再沉著冷靜,也不能毫不吭聲吧?你要是不還以顏色,豈非等于默認自己不行?這就是無解的陽謀!! 丹陽老師有一個學員,叫金某,就遇到過這樣的例子。 他們單位的小領導鼓勵大家互相批評,誰都不敢“切中要害”,生怕得罪對方。 小領導就慫恿、挑唆那個新來的愣頭青發言。年輕小伙子哪有分寸,不小心就把話說狠了。 這個時候,就有老人告誡他,為人處世圓滑點好!你要吃虧了! 須知: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僨事失機者,必執拗之人。 那個愣頭青經過老同志的教育,也覺得自己違反了潛規則,不免后怕起來。 但是,那個愣頭青不知道的是:潛規則里面還有潛規則,套路里面還有套路! 他不僅沒有吃虧,小領導還給他申請各種好處(譬如全勤獎、午餐補助、交通補助,加起來有1500塊錢了),還帶他在飯局上見各種大領導。 有一次,還讓他在《打造鄉村振興樣板》專訪當中露了一小臉。 這個愣頭青于是跟二貨一樣,誤以為單位里沒有潛規則,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在新一輪的互相批評當中,更加肆無忌憚了。 但見他引義慷慨,大放厥詞:“某某大姐,理論聯系實際不夠緊密,學習上擠和鉆的精神有所放松,工作上有時憑經驗,對一些事關發展大局的重大問題缺乏理性思考和總體把握。某某老同志,滿足于現狀,進取精神不強,放松了學習。” 這幫老油條們心想:“本來我們已經識破了小領導的離間之計,奈何面前這個二愣子中計了,非要當馬前卒!如果我們不加以反撲,以后肯定任人魚肉。” 于是,老同志們也毫不客氣的加以回擊:“某某小同志,請示匯報制度落實不夠規范到位。對待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超越本級組織職權范圍的問題有時因為遇到特殊情況或突發事件不能夠及時向上級匯報。在落實不定期請示匯報制度方面還不夠規范到位,不定期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上級匯報請示還不夠。” 雙方越吵越厲害,最終分為新老兩派,不可調和。 黨同伐異正是小領導想要的。 他們越是死掐,就越需要自己從中斡旋,就越需要靠近自己、拉攏自己。自己就越能夠對他們頤指氣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