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男人,女人,都是人。幸福與否在個人,不要把幸福的基礎建立在旁人身上。 經濟、情感、性。 想判斷不結婚對男女的影響,其實很簡單。只要看男女婚前婚后在上述三方面的對比就知道了。 1.經濟不需要多解釋啥了吧。都已經2023年了,所以,在經濟上,男性不結婚一定比結婚要更加自由和寬松。 女性嘛,我就多不說了。 只要看看結婚時男女哪方更注重對方經濟水平,就知道哪邊是主要的索取方了。 那相通的收入水平,男女各自過的會怎樣呢。 一個人維持基本的衣食住行,花不了啥錢。 主要燒錢的地方在個人愛好上。 男性的愛好,自我滿足類型占的多。 比如說。 外設,就是為了自己玩的爽。 攝影,自己就去蹲點拍照。 釣魚,自己背著竿早上五點就爬起來搶位置。 和別人一起也可以,自己一個人也能老頭樂。 裝備肯定有無限貴的,但買不起就玩當前的,也不是不行。 而女性的愛好,對外展示類型占的多。 更偏向于交流和社交。 就拿一個普及面最廣的來講。 女人都喜歡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 這沒問題吧? 但是,想在視覺上延緩衰老,那消費一定是隨著年齡增長而越來越高的。 幾個衣柜的衣服鞋子包包就不說了。 想維持住臉蛋和皮膚的保養水平,那40歲時的價格和20歲時的價格那可是天壤之別。 同樣月薪4000,男的攢倆月買臺電腦能一直玩,女的置辦行頭和化妝保養可能直接就錢包擊穿了。 你也不用說什么有的女人不需要倒騰衣服和臉面。 沒有老公、沒有孩子的單身女性,我是不相信她會不修邊幅的。 2.情感 更簡單了。 婚前:男的為了能泡妞,恨不得自己是契訶夫轉世、莫泊桑還魂,甚至可以黑著眼圈陪你聊通宵,只要給C就行。 婚后:男的為了能清靜,恨不得鉆進書房一天不出來,老婆一說回娘家呆幾天,笑聲根本按捺不住。 大家從來都是聽女人說“你變了,不像剛認識那會了”,但好像從來沒有男人這么說。 男人是孤狼,痛苦只要給個洞穴自己在里頭蹲一會就能消解。 孤單寂寞了?對著筱田優來一發,立刻滿血重生。 女人更喜歡抱團交流,更喜歡樹洞傾訴。 但以后你單身,你身邊姐妹同事都已婚已育,各種圈子慢慢可就聊不進去了。 單身男女都是自己一個人悶著,誰更難受就知道了吧。 3.性 更不用說了。 剛認識那會,女生想多嘮兩句溫存一下,結果男生褲子都已經脫完了。 等結婚5年,妻子輕撫一下丈夫,丈夫都得哆嗦好幾天。 等歲數再大點,他在那里滔滔不絕讓你誤以為認識了個哲學家,直到他的西地那非生效。 男性生理需求巔峰是15-25歲,女性生理需求巔峰是35-45歲。(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男的生理需求在下降,女的生理需求在上升。 誰的壓力更大,可想而知。 你說女的單身可以一直談男朋友啊。 嘿嘿,詐騙團伙對交友婚戀類網絡交友也是這么想的。 而且,還有一點。 從社會安危的角度來看,單身年老之后也是男性更占優勢。 女性因為體力原因,自保能力要遠遠低于男性。 也就是現在治安好了。 不然單從安全方面講,女性絕對會比男性慘。 在自我保護方面,女性要付出更多。 但男性,在40歲以后恰好相反,將會獲得更多的“維穩BUFF”。 你可能不知道一個50歲上下,沒有妻子兒女,父母也已故去,身體破壞力尚保存大部,孑然一身的男人,他對社會穩定的威脅有多大。 一個很常見的沖突,就可以毫無顧忌的送你上路。 與人起沖突時,只要報出來自己是父母不在、無妻無子的光棍,對方再牛逼也得掂量掂量。 你村支書后臺再硬能怎樣? 一換六,連調解員都一起給你宰了。 男性一生未婚,無子無女,隨著年齡增長,會自動頓悟兩門絕世神功。分別是《天地同壽》和《七傷拳》 男性的桶蘸價值是什么? 維穩。 女性的桶蘸價值是什么? 生育。 男的一無所有,桶蘸價值逐年直線上升。 女的隨著年齡增長、生育能力下降,桶蘸價值逐漸降低。至于到了退休以后的晚年,普通男女的境地基本就差不太多了。 但前提是,大伙得能順利熬到晚年。 人晚年都很幸福。 能打光棍堅持活到老的人,那必然在肉體、精神或心靈上十分強大,你覺得人家凄慘,人家心里誰該可憐誰還不一定呢。 牛馬晚年……牛馬未必有晚年。人均壽命,72比78壽命的關系,女的會慘點,因為男的活不了那么長 男的受煙酒影響,中風腦梗概率還更高。在同等經濟條件下,男性晚年生活不能自理的概率要高于女性 晚年是否凄慘,既與性別無關也與婚否無關,只與階級有關。晚年凄慘跟性別婚否沒有關系。 其實都凄慘,但模式不同。 跟健康狀況和錢還有死法有關系。晚年是否凄慘,唯一的決定因素是身體健康,是的,既不是大家都在說的錢,也不是大家想當然的婚姻,更不是大家比較的性別。 人,只要能自給自足健健康康,就是幸福,其他的,婚姻、性別差異、子女忤逆,都是你自己臆想出來的; 上等人終生不娶終身未嫁,晚年生活照樣有服務員照顧,病了有醫療班子伺候著,死了有安排好的全套禮儀。 中等人終生不娶終身未嫁,晚年生活雇人照顧即可,有的是親戚、朋友、私生子、干兒子、紅顏知己幫忙,只有臨死前那很短的時間需要賭一把身邊人的良心。 下等人終生不娶終身未嫁,晚年生活主要看身體是否健康,久病床前無孝子,身上又沒有錫大錢。是否凄慘得看命,最好痛痛快快就噶了,不然就會掉落到下面一層。 底層人注定終生不娶,晚年生活還靠自己拖著衰老的身體出去掙飯吃,病了自己扛著,死哪兒算哪兒。 評價孤寡老人晚年,姓別不是主要參數。健康是第一位的,老人晚年難受,多在病痛纏身的難受。這里分兩種,一種是痛苦,多見于會引發疼痛的疾病,例如癌癥;另一種是癱瘓,多見于機能衰退引起的行動能力喪失,無疾而終的老人,很可能因為摔了一跤導致癱瘓,無法行動,需要把屎把尿,尊嚴喪失。 病痛很理解,因為每個人都疼過,牙疼就很難受。癱瘓的話,很多年輕人不懂有多痛苦,憑想象覺得有人伺候,也不是那么難受嘛。癱瘓會帶來一些疾病,舉個例子褥瘡,這玩意是真的難受,有興趣可以搜一下,另外一層痛苦隱藏的很深,人在不能自理的時候,甚至不能成為人了,財產、尊嚴都很難保住。 屎糊褲襠沒人管,管你的人可能有其他事。 搶遺產的天天來你身邊惡心你。 被當作動物一樣擺弄來擺弄去。 身上散發著難聞的老人味,脾氣變得古怪固執,簡單形容,人見人憎。 如果想要體面的走完最后這一段路程,需要有一個把你當親人的,自身身體健康、有時間、道德層面合格的人來照顧你。 事實上這很難找,比找對象都難,特別是道德層面,親疏關系上,這個人選很難,非至親的話,對道德水準要求很高。癱瘓老人性格與兒童差距不大,比娃都難帶,不說無償了,就算有償,能帶好的保姆也很少 有錢可破,實際上錢在孤寡老人身上,發揮的作用有限 當你記憶力喪失、大腦機能退化、有點糊涂的時候,哪怕是輕微,公證處也不給你公證,這一點很少有人知道吧。這個時候你遺產歸誰,你說了不算了。 這個時候的有錢老人,就像小兒懷揣狗頭金入鬧市,相當危險,遺產越多,隱患越大。養老院就不貪了?保姆就沒心眼了?不要把人想的太簡單,把人性想的太簡單。當你身體大腦不行的時候,任人擺布,有些道德低下的人用三餐威脅你,把屎威脅你要錢,身為孤寡老人,沒人幫你撐腰,沒人幫你監督服務,這個服務的質量只能靠別人良心,越來越好是不可能的,不會變差就不錯了,而且面對這些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吃絕戶各種手段,沒有下限的。 一本正經講老人,照顧過嗎,知道難在哪嗎,見過吃絕戶嗎? 人老的時候,同代的鐵哥們跟你一樣慘,沒人能幫你,只能指望比你小20歲的人,除非你今天就去搞這種忘年交,所謂的忘年交,有幾層也是老人自保的手段,真的是能忘年嗎,也有功利性質的。 有人說我找個人,遺產給他,他不就照顧我了,那你想的太簡單了。老人折騰起來那是地獄級別的,是最讓人討厭的群體,不講理、特別能磨,怎么哄都不行、挑食、自私,小孩的小毛病你擴大三倍就是老人的毛病,你覺得我不會這樣,我想說,你老了肯定是這樣。 這樣的人,監護起來,對耐心的要求特別大,婆媳對立不僅僅是因為封建殘留,很多原因也在于婆婆怕兒子被媳婦管,晚年凄慘。這種事情案例非常多,因為媳婦不讓,不養老的兒子,數量不少。 封建殘留的養兒防老,是因為,老人老了,血緣關系的兒女耐心照顧幾率大一些,沒有血緣關系的兒媳,需要很高的人品去支撐,因為照顧老人真的很難忍受,地獄級別的工作,不是人干的,不是直系血緣至親,沒有那一層情感,很難做到,非至親,對人的格局、道德要求非常高。 好的養老保姆不是沒有,很少,搶破頭,光靠錢還不行,還依賴老人的狀況、家庭性格等等綜合因素。保姆不是奴隸,也是人。 老人最慘的是癡呆,所以現在趕快查查怎么防癡呆吧,如果身體健康、無疾而終,完全不癡呆不可能,延緩些年限應該可以。 與其沒有尊嚴的活著,不如沒有痛苦的了斷。 其實生活質量開始下降,或者痛苦比快樂多的時候,結束也不是不能接受吧。所謂善終只是給別人看的。 羅翔老師說的,低級的快樂都是為了高級的快樂,一個追求信念的人,有一個穩定溫暖的家庭,那會使其更有力量去追求信念的事物,但是若是沒有,也不妨礙他覺得一生不虛此行。 像我們母親或者祖母那一輩的很多女人,到了七老八十了,還在因為自己被丈夫傷害到了感情而難過,還在訴說自己感情里的痛苦,其實不是她們有多愛那個男人,而是因為她們的靈魂深處知道她們有太多的遺憾,遺憾一生只圍著一個男人或是鍋碗瓢盆打轉,遺憾自己沒有發揮自己人生的價值。 家庭亦是如此。 晚年能因為不成家而難過的,大概率家庭并不是他們人生的信念,因為人生信念在家庭的人是很少會不結婚的,結婚不是一個難事,他們會本能的被驅使去組建一個家庭,驅使著為組建家庭做出許多努力,他們只是有太多的遺憾。(這里完善一下,這半年里我曾拒絕過一個所有人都覺得很合適也很優秀也對我很好但我自己極為抗拒的人,我曾把我的抗拒簡單粗暴的歸結于“感覺”,后來我突然反應過來,我之所以抗拒他是因為他是一個會阻礙我追求信念的人,包括阻礙我對探索自然的追求,阻礙我對不受秩序約束的追求,阻礙我對專業深造的追求,而回首過往,能讓我很心動的人,大抵都是有助于我實現我追求且支持我的理想的人,至少是我以為他們支持。同理可知,一個人不可能出現把家庭當做信念卻沒有家庭的情況產生,比如一個真正想結婚的男性,哪怕原始條件差,也會很努力的賺錢和研究怎么找對象。一個真正想結婚的女人,也不會對另一半的條件有過多要求。他們本能的向往會驅使他們往這條路上多少走幾步。) 男人大多數對生活品質的高低是沒有明確概念的,這也就是滿大街糟老頭兒抽撇煙、喝崴酒、打小牌、坐小茶館、吹爛牛批,你以為他可憐其實他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可憐,他樂此不疲。男性的本能是要自由,是要不被約束,但女性不一樣,女性的本能是控制,可控制得越多,證明自己資源越多 不結婚不生孩子雖然最后孤獨,但那種情況時間短,瀟灑幾十年,劃得來! 到老了,自己能自理,還是自由自在,不能自理的時候,熬得幾天算幾天,無所謂。 果真如此嗎?一切應該以退休后為分水嶺。 不結婚的人面朝四壁,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沒有孩子更是沒有寄托。盡管還能四處旅游自由自在,但心里不安穩,靈魂沒有希望與寄托。 逐漸年紀大了,有個頭痛腦熱,身邊連個倒茶遞水的也沒有。年紀再大,最要去的是醫院,沒有老伴沒有孩子誰帶他去醫院,他才知道醫院的流程對老年人是多么困難嗎?自己排隊交費做各種檢查,能坐到醫生面前就是奇跡了。住院要家屬簽字,請陪護你連護工都害怕。因為你沒有家屬沒有子女,就等于沒有底氣。晚年更凄涼,活的更沒意思沒有孩子沒期待!有的只是生命的倒計時,遭人嫌棄舉目無親!一個人進養老院也會被欺負。 但是,晚年最好找一個伴侶。起床的時候有人和你說話,吃飯的時候有人陪你聊天,哪怕是叨叨個沒完,對于晚年這也是幸福的。出去的時候有人跟著,病了的時候有人給買藥。那時候你會發現,什么都不重要了,就是陪伴最重要。 人是否悲觀,還是樂觀,是來自這個人對世界的認識,見解。我們人一生追求的東西是很復雜的,有些人就是不適合結婚 比如我 只要我死得夠及時,就不會有凄慘的晚年 一個人如飽讀詩書,對世界,對社會,對生活,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理解,那么他對待生活會游刃有余,不管是不是晚年,都會過得異常精彩,他的世界根本就沒有凄慘一說。 如果一個人,對世界只有一些淺淺的理解,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還喜歡多愁善感,那他的生活該有多么糟糕,更不用說是在朝暮之年了。 無論做什么,只憑本心去做,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真正想做的事,和該要去做的事是不同的。比如一個普通人,可能每天都要去上學、上班,這些他們正在做著,或是必須要做的事,未必是他們真正想做的事而他們真正想做的事,卻一直被壓抑著,無法釋放出來 什么才是想要做的?就只有一個重要的只有一個......做想做的事。 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這世上很多人都有不喜歡你的理由。人家不喜歡你,那是有道理的,所以無論人家怎么討厭你,怎么逗你,你都得理解,應該理解。所以一直以來,我都無所謂。 有意思嗎?說實話,有點意思。 沒意思,也得接著混。 我始終覺得,我是個扔人堆里就找不著,放在通緝令上,估計都沒人能記住,到現在還這么覺得,今天被人記住了,明天就會被人忘記,今天很多人知道,明天就不知道,無聊的,亂扯的,自欺欺人的,胡說八道的,都休息吧。 虛的就算了,來點實在的吧。以史為鑒,是不可能的。該犯的錯誤還是要犯,該死的人還是會死。所有發生的,是因為它有發生的理由,然而我們終究不能超越,因為我們自己的欲望和弱點。 所有的錯誤,我們都知道,然而終究改不掉。能改的,叫做缺點,不能改的,叫做弱點。 以上的話,能看懂的,就看懂了,沒看懂的,就當是說瘋話。 我本人雖然經常幽默幽默,但對很多事情都很悲觀,因為我經常看歷史,只有悲劇結局,無一例外。 真沒意思,沒意思透了。 但我堅持幽默,是因為我明白,無論這個世界有多絕望,你自己都要充滿希望。 人生并非如某些人所說,很短暫,事實上,有時候,它很漫長,特別是對苦難中的人,漫長得想死。 但我堅持,無論有多絕望,無論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對自己說,這個世界很好,要堅信,你是一個勇敢的人。因為你還活著,活著,就要繼續前進。 曾經有人問我,你怎么了解那么多你不應該了解的東西,你怎么會有那么多六七十歲的人才有的感受。 我說我不知道 我沒話說。 畢竟還很年輕,還能吃飯,這個世界還是很有趣的。相信未來 相信自己 房間內的東西很簡單,只有一張小床,旁邊則是一張滿是垃圾和煙灰的電腦桌,電腦桌上擺著的則是個大腦袋古董顯示器,煙灰缸里,煙頭堆積如山,煙灰灑滿鍵盤……房間內擋著厚厚的窗簾,光線更加昏暗而房間里唯一的光源,正是那亮著的顯示器。滿地的啤酒瓶子、方便面包裝袋、衛生紙,以及還有半盒面湯的泡面盒子……幾乎都沒有落腳的地方了。 手離鍵盤。 關掉電腦。 拉開窗簾。 推開窗戶。 窗外陽光明媚,暖風襲來,淡淡幽香,一切都那么真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