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很多小伙伴都是在電視劇封神榜中認識姜子牙的,而影視劇中的姜子牙幾乎都已經(jīng)被神化。今天我們翻開歷史的書籍,重新認識一下這位德高望重的姜太公。 ![]() 影視劇中的姜子牙 首先,這位老爺子有很多稱呼,比如:呂尚、呂望、姜尚、姜太公、太公望、姜子牙,周武王繼位后還尊稱他為師尚父。下面就分別解釋一下稱呼的來歷,據(jù)說姜子牙的先祖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分封到呂地,因而以呂為氏,所以老爺子的名字叫呂尚,字子牙,后來周文王在渭水河邊遇見呂尚,一番談話后大為贊賞,感嘆到:你就是我們先君說的那位能讓周興旺的圣人,我們盼望您很久啦。周文王請他同車歸國,立為軍師,所以又稱他為呂望,盼望的意思。姜子牙是炎帝的后裔,姜姓,因而又叫姜尚、姜子牙,當(dāng)然后來我們都知道他是齊國的始封君,被尊稱為太公。 ![]() 姜子牙 狂矞、華士又是何許人也?這二人是兄弟,皆為齊國居士,那么貴為齊國之君的姜子牙為何要跟兩位普通人過不去呢?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二人相商,“不臣天子,不友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飲之“,無求于他人,“無上之名,無君之祿,不事仕而事力”。齊太公至齊后,三次登門請二人出仕,而二人不見,太公殺之,以為首誅。什么意思呢?說這兩個人公開宣稱不向天子稱臣,不向諸侯交友,自己耕田吃飯,自己挖井喝水,不求助于別人,不需要君王給的名聲,不需要君王的俸祿,寧愿不當(dāng)官而干體力活。太公望三次派人請他們出仕都不肯到,于是就命人殺了他們。 當(dāng)時周公旦在魯國,聽說此事,快馬至齊,想要阻止太公殺狂矞、華士,然而周公趕到齊國,二人已經(jīng)被殺。周公說二人是賢者,責(zé)備太公不該殺之。太公說:二人不為君之臣,不為君所用,這樣的話,我就不能用爵位和俸祿去鼓勵他們,更不能用刑律去懲罰他們。即使他們再賢能,也不會為我所任用;不為我所任用,那我的百姓就感受不到他們的賢能。這種人一旦多了,國君還去管理誰,懲罰誰呢?” |
|
來自: 夢想童年594 > 《春秋戰(zhàn)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