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用黃芪煲湯,無非就是想借助它的補氣功能好好地補一補。 除此之外,黃芪搭配不同的食材也有不同的功效,那么黃芪有哪些“黃金搭檔”呢?看下去你就知道了~ 補藥之長——黃芪素來被譽為“補氣諸藥之最”的黃芪已經(jīng)有2000多年的用藥歷史。 黃芪不僅補氣作用強,更有許多別的功效,比如抗衰老、降血壓、對抗腫瘤等作用。 黃芪是一味中藥,但同時,它也是我們常用的食材之一,是藥食兩用的植物。 黃芪的5個經(jīng)典搭配01 黃芪+山楂——補氣消食 我們都知道山楂可以消食,還可以活血化瘀,因此對于血管堵塞疾病效果極佳。 但是,山楂容易耗傷正氣,所以這時候加上黃芪來補氣再好不過。 黃芪加山楂,補氣、健胃、消食,可以治療脾肺氣虛兼有食積停滯的情況,此外還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huán),提高免疫力等等。 ![]() 02 黃芪+麥冬——清心泄火 麥冬的生長環(huán)境有大量的水分,所以麥冬偏陰,可以養(yǎng)陰潤肺,生津止渴。 二者合用,制約了黃芪的溫燥,清心潤肺而又補氣,特別適合于一吃黃芪就容易上火的人。 ![]() 03 黃芪+陳皮——理氣健脾 陳皮具有一定的化痰、平喘、健脾作用。 二者合用尤其能夠達到健脾去濕的效果,能有效促進體內(nèi)的濕氣或者是寒氣盡快排除。 此外,這兩味藥一起用還能潤肺化痰、可用于改善呼吸急促或者是咳嗽痰多。 ![]() 04 黃芪+當歸——氣血雙補 有些貧血、或是月經(jīng)出血過多的女性,氣虛就容易乏力。 這類氣血兩虛的人可以在黃芪的基礎(chǔ)上加入當歸煲湯喝,氣血雙補,還能有效改善月經(jīng)量。 黃芪的燥性可以被當歸的“潤”給中和掉,兩者搭配不容易上火。 ![]() 05 黃芪+丹參——通調(diào)水道 丹參活血,跟黃芪一起服用可通調(diào)水道,起到以氣行血的作用。 這二者一起泡水,能有效緩解胸悶,呼吸不暢,清除血管壁附著物,降低血栓形成概率。 另外,黃芪丹參水還能幫助緩解心絞痛等癥狀,有這些方面有不適應癥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 3個黃芪藥膳推薦?黃芪烏梅湯 原料:黃芪、烏梅各200克,紅砂糖250克。(可因人而異加麥冬,補充治療所丟失的水分) 制法:加水1000毫升,加入黃芪、烏梅,煮到500毫升水,然后濾過渣,加入紅砂糖即可取膏服用,每日兩次,每次20毫升 功效:補中益氣,止痢,特別適用于老年人正氣不足所致的痢疾腹瀉。 ?黃芪紅棗茶 原料:黃芪30克,紅棗15克。 制法:先把黃芪、紅棗去核清洗干凈,加入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隨后用小火煮30分鐘即可,服用方法,少量多次。 功效:補氣造血,氣血雙補,適用于病后體虛,氣血不足患者'’ ?黃芪當歸鯉魚湯 原料:鯉魚1條,生黃茂、赤小豆、蓮子肉各30克,當歸10克,芡實20克,砂仁10克。 制法:首先用布包浸泡輔料10~15分鐘,姜片切片,加適量水煮開后,文火煎煮1~2小時。把魚湯煎至100~150毫升即可。 功效:鯉魚性味干溫,具有除濕利水的功效,黃芪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之功。配赤小豆活血利水,當歸溫潤中和鯉魚和黃芪的熱,蓮子肉健脾養(yǎng)陰,此湯具有益氣養(yǎng)陰、健脾活血功能。 黃芪的幾個黃金搭檔就給大家介紹到這啦,歡迎大家轉(zhuǎn)發(fā)這篇實用文章給身邊的朋友! 參考資料: [1]黃芪藥膳兩則[J].《保健與生活》,2016:21-21 [2]溫春明,裘世平.(2019).黃芪怎樣吃效果好?.婦女生活,63-63 [3]腎不好,喝黃芪鯉魚湯[J].家庭健康,2013:34-34. |
|
來自: 鳳凰銀莊 > 《保健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