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之名起源于阿爾泰山,因該山蘊藏黃金又稱“金山”,阿爾泰為額爾齊斯河發源地,素有北疆“水塔”之稱。歷史上匈奴、鮮卑、突厥等先后于此馳縱,公元前60年西漢經營西域建立西域都護府,阿勒泰歸入中國版圖,唐代處于瑤池、昆陵都督府轄內,清代陸續收復南蒙古察哈爾部、東蒙古喀爾喀部,1733年雍正于外蒙古置烏里雅蘇臺將軍,作為應對西蒙古準噶爾部的前沿,當時準噶爾部于西蒙古一家獨大,擴張占據中亞七河地區、新疆、科布多、唐努烏梁海、蒙古草原西部,阿勒泰亦屬其中。 ![]() 平定準噶爾 1760年清軍擊敗西蒙古準噶爾部后,次年于烏里雅蘇臺將軍下設庫倫辦事大臣、科布多參贊大臣,阿勒泰地區歸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科布多原為喀爾喀和烏梁海蒙古各部的游牧場所,包括輝特部下前旗在內的30旗。烏里雅蘇臺地區的經營至嘉慶時期逐漸廢弛,沙俄遂通過武裝入侵、筑壘移民等手段,不斷滲透蠶食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中國領土。 ![]() 乾隆皇帝 1864年沙俄趁清朝敗于第二次鴉片戰爭之際,武力要挾清廷簽署《中俄北京條約》和《中俄堪分西北界約記》,割讓了西北定邊左副將軍所屬烏梁海10佐領及科布多所屬阿爾泰淖爾烏梁海二旗(俗稱外西北),總計44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大批哈薩克牧民不愿受沙俄奴役,便大量潛回新疆伊犁、塔城等地。1904年,科布多參贊大臣便上奏清廷,請求將阿勒泰地區從烏里雅蘇臺的科布多轄區劃出作為安置回歸牧民所用,得到清廷同意后,阿勒泰自成建制歸屬朝廷直轄,科布多辦事大臣移駐承化寺。 ![]() 沙俄入侵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沙俄乘機駐軍外蒙攫取特權,支持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于庫倫稱帝,驅逐烏里雅蘇臺將軍奎芳,宣布喀爾喀蒙古四盟獨立,打壓反對分裂的外蒙王公貴族,又引誘科布多地區和阿勒泰地區附和分裂,遭到土爾扈特部蒙古王公嚴詞拒絕。1912年1月伊犁起義成功,革命軍首領楊纘緒建議將阿爾泰和科布多直接并入新疆,旋即因袁世凱唆使新疆都督楊增新鎮壓驅逐革命黨人,此議遂被擱置。 ![]() 哲布尊丹巴 同年5月,當時清朝已經覆滅,外蒙派兵四千余圍攻科布多,武力迫使當地蒙古王公屈服。面對突發危局,時任科布多參贊大臣的前清皇室溥锏向北洋政府急電報告,要求北洋政府速速發兵援助,北洋政府緊急命令新疆督軍楊增新發兵救援,楊增新以糧餉軍需不足為由,直至兩個月后才揮兵科布多城。當時科布多已被攻占,溥锏在沙俄的威逼下“承認科布多屬于外蒙”,隨后被遣返回內陸。年底外蒙軍占領阿爾泰烏梁海的薩克賽地區,沿途驅逐新疆駐軍,楊增新迅速整軍先期抵達阿勒泰,擊敗外蒙軍隊的多次攻打。 ![]() 楊增新 楊增新所部北洋軍隊防御克制,擊潰敵軍后把守防線,未實施大規模反攻。這一時期,袁世凱忙于竊奪取代革命黨勢力,鎮壓孫中山發起的“二次革命”,于全國掀起一片血雨腥風,只得派遣外交總長孫寶琦與沙俄媾和,于1913年11月5日簽署《中俄聯合聲明》,迫使袁世凱北洋政府承認中國對外蒙古僅有宗主權,不駐兵和派置文武官員,且承認外蒙“自治”,重申阿爾泰地區歸屬中國。1915年,中俄蒙三方代表簽訂《中俄蒙協約》,重申外蒙自治權且以中國為宗主國,中國不在外蒙駐軍,但可派駐官員。隨后,北洋政府派遣陳箓為庫倫辦事大員,其下佐理專員分駐烏里雅蘇臺、科布多、恰克圖等地,當時陳毅擔任烏里雅蘇臺佐理專員。原來陳毅為湖北黃陂人,精通邊疆輿地之學,于前清任學部參事、圖書館纂修、憲政館統計科員等職,赴外蒙時擔任大總統府秘書、蒙藏院參事。 ![]() 孫寶琦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蘇維埃俄國宣布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原沙俄軍隊從阿勒泰撤軍,同時堅持外蒙獨立的事實。此時陳箓辭職回京,陳毅晉升為庫倫辦事大員,電請北洋政府派遣軍隊收復唐努烏梁海,北洋政府未做出積極回應,恰逢外蒙王公貴族欲回歸中國,哲布尊丹巴活佛決定向北洋政府求助,北洋政府始于1918年派遣軍隊收復唐努烏梁海。此后,庫倫都護使陳毅兩次呈文北洋政府,建議北洋政府將阿爾泰改隸新疆,阿勒泰地區蒙古三部的王公聯名呈文北洋政府附和,初北洋政府內爭甚急未予同意,次年駐扎阿勒泰的北洋軍因糧餉問題發生兵變,占領承化寺官署宣布“獨立”,楊增新命令候補道尹周務學領兵平叛,周務學安撫士兵,后背信以議事名義誘殺嘩變士兵首領,暫時穩定阿爾泰地區的局勢,1919年6月北洋政府決議阿勒泰地區并入了新疆省,于阿勒泰正式設立阿山道,周務學出任首任道尹,統領軍隊千人左右。 ![]() 周務學 北洋軍閥皖系段祺瑞一時勝出,于1919年10月令徐樹錚引軍進入外蒙,至11月中旬迫使外蒙各方上書要求回歸中國。軍事上取得的壓倒性勝利,制造了一定程度的民族矛盾,導致庫倫都護使陳毅外交收復外蒙的努力付之東流,隨著皖系在北洋軍閥權力角逐中失敗,駐扎外蒙的北洋軍旋即撤出,軍事壓力的消失促使外蒙于1921年再度獨立。同年5月,原沙俄白匪軍兩千余騎突然由塔城邊卡強行入境,與1920年解除武裝后安置在額敏的原沙俄白匪軍六千官兵匯合,隨后自塔城、額敏一帶大舉入侵新疆腹地,至6月近萬人白匪軍強渡額爾齊斯河進攻阿山道,道尹周務學戰斗到最后一刻,城破無奈舉槍自盡,布爾津縣知事魯效祖戰敗撤走,白匪軍趁機占據承化、布爾津,進入阿山。 ![]() 白匪軍漫畫 當時蘇俄紅軍仍在追剿原沙俄白軍,許多白匪軍逃竄盤踞新疆。最初,楊增新對俄羅斯紅軍、白匪軍的戰爭持中立態度,大批走投無路的白匪軍盤踞塔城為患,騷擾當地居民的事件時有發生,促使楊增新改變先前的中立態度,開始思考驅逐白匪軍出境,不過新疆兵力有限難以解決白匪軍威脅,故而決定聯合蘇俄紅軍共同對敵。恰值1921年白匪軍攻破阿山道,迫使道尹周務學自殺殉國,激起舉國上下憤怒和哀悼,楊增新遂聯合蘇俄紅軍消滅了新疆境內的白匪軍,從而使阿勒泰地區重回中國懷抱。 ![]() 蘇俄紅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