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l 懸崖上的貓 公眾號 l 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狂飆》自從播出后,收視和話題度可以說是高開高走,一騎絕塵,毫無疑問是開年劇王。即使現在已經播完很久了,熱度絲毫未減。 整部劇中熱度最高的人,非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莫屬。從一個人畜無害的底層魚販,一步步成為只手遮天、冷漠無情的黑惡勢力首領。高啟強幾十年沉浮中的辛酸、糾葛、掙扎,被47歲的張頌文演繹得淋漓盡致。 很多人評論都說張頌文從入行到爆火,這條路他孤獨地走過了20多年,扛過了一切的艱難險阻最終得到了姍姍來遲的成功,年輕人也要沉住性子,耐住寂寞,最壞的結果也是大器晚成。 這是目前的主流聲音,我也很佩服張頌文的敬業精神,不過我對“大器晚成,厚積薄發”卻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一個人擁有事業成就,并積累了可觀的財富時,身體都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基礎代謝也不行了,身體也吃不消了,那真的很吃虧。 畢竟時代在變,環境在變,身體也在變,對于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一定要盡量早點成功,早點失敗。 ![]() 01 很多人的大器不會晚成,厚積很難薄發2000年,張頌文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高職班,2003年就開始出演電視劇,在當時的環境下,信息不發達,人情事故特別多,跑個龍套都要花錢找關系。 張頌文在最初演戲時,因為長相并不出眾,曾被人嫌棄,導致很長一段時間無戲可拍。他第一次演戲時,是個充當背景的“路人甲”。 拿著30元的群演費,普通人也就走了過場拿錢完事,唯獨他想爭取更多的機會,就問了副導演關于很多人物角色的問題,比如人物年紀、性格、教育背景等,可他得到的回復是,不拍你就走吧,別啰嗦。 后面他曾在三年的時間里,跑過七八百個劇組,但得到的“肯定”用手指都能數得過來。可以說在張頌文當時那個奮斗的時代,必須要沉淀幾十年才能有一些成績。 ![]() 不光是演藝界是這樣,當時大部分行業都是這樣,比如搶手的體制工作,你想要混出頭,要從組員升到組長,從組長升到科長,當上科長再往上爬,然后,幾十年過去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時代變了,移動互聯網出現了,短視頻火了,直播火了,很多人靠一條爆款視頻,粉絲量級就起來了,10條爆款作品,粉絲就上百萬了。 你現在再談大器晚成,厚積薄發,在現在這個環境下就不合適了,因為時代不一樣了。更多的人是“大器速成,厚積快發”。 以前很多人噴那個摩拜創始人胡瑋煒,說她20來歲就套現1個億靠運氣,其實你為啥就不能承認別人的成功呢? 她當年放棄了收入可觀又穩定的記者工作,轉身去搞共享單車,然后又搞這搞那,成功實現了戰略轉型和商業布局,能抓住那波商業浪潮絕對不是運氣,這也不是個例,你也可以仔細再看一下這幾年有錢的人,為啥都是90后、95后、甚至00后? 所以,從當前的商業形態上講,大器不會晚成,厚積很難薄發。 02 盡早成功的關鍵,是抓住風口浪潮你肯定會說,我也想早點成功,問題是怎么才能早點成功,其實,這里的關鍵就是要抓住風口、抓住商業浪潮。 再好的行業都有它的生命周期,更多的行業周期是非常短的,現在的商業模式是,一個浪潮或者風口起來,你抓住它,隨著它升起,然后它下去的時候,你就趁勢跳到下一個浪潮或風口中去。 這個理論雷軍早就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這些年,你可以看到身邊有一些人,比如一些校外培訓師,他們早早上看到教培行業的衰退,從校外培訓老師開始做起了知識付費,再從知識付費到線下私房課,從線下私房課再到直播電商業務等等。 ![]() 再比如有些朋友一開始畢業后,就選對了一個上升的紅利行業,就像我有個發小當時在四川某二本畢業后,就選擇做SAP(企業管理解決方案的軟件)這個風口上的行業,他成長速度就一直被上升的行業帶動著加速,兩三年就能獲得很大的飛躍。 他30歲就分別在上海和日本買了房,后來又開始跳轉自媒體和互聯網金融,再次抓住風口,并成功在日本開了兩家公司,現在身價已經過千萬。 其實,起步早固然重要,但還不是最核心的優勢,最核心的優勢是:你不僅要比別人提前抓住風口,還要比別人更早地抓住下一個風口,更早地踩到下一個趨勢中去。 這樣你的領先就會繼續保持和擴大,和那些沒有抓住第一個風口的人,差距越來越大。這就類似于馬太效應:擁有的,給他更多;而沒有的,把他僅有的也拿走。 所以,張頌文所在的黃金時代,那個時候因為資源限制,信息閉塞,想要屌絲逆襲,打破階級固化來實現彎道超車,那太難了,這是極少數的幸存者偏差,逆襲概率是有的,但是太低了。 而現在時代變了,你只有越早獲得成就,才能越早擁有資源和人脈,你只有一步領先,你才能步步領先。 ![]() 03 成功要趁早,但有些彎路一開始就別走,有些錯一次不能犯劇紅了故事也多了,從開始的男方張譯莫名被圈入爭議,導致工作室聲明澄清謠言后,接下來又有演員卷入爭議,他便是在《狂飆》里飾演鐘阿四的韓樸俊。 韓樸俊,出道時的藝名叫含笑,曾是一名歌手,在他發行的歌里,最出名的莫過于1995年的《飛天》,收錄在專輯《笑傲江湖》中,這首歌還拿到了96年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金獎。“煙花煙花滿天飛/你為誰嫵媚/流沙流沙滿天飛/誰為你憔悴”正是《飛天》里的歌詞。 但是2009年因吸毒被抓。消失在大眾視野里七八年后,他后來又改名為韓樸俊,復出出演了《快手槍手槍手》、《九州·海上牧云記》、《罪途》三部曲在內的多部影視劇。 再后來出現在《狂飆》中,引發爭議后,《狂飆》劇組發布聲明稱,涉毒零容忍,然后把他在的《狂飆》中的所有鏡頭全部刪光了。含笑向劇組深表歉意,也自稱十多年了,每天都小心翼翼地在悔恨中度過。 表面上看其實含笑在90年代就已經算比較成功了,至少是前途無量,但成功后一開始的那個選擇,就注定了后面呈現的樣子,和未來的可能性。 背后告訴我們的是:一個錯的決定,可以毀掉很多積累。有些彎路一開始就別走,有些錯一次也不能犯。 ![]() 為什么吸毒的明星就該被毫不留情地封殺,連改正的機會都不會有? 在被曝出《狂飆》中的含笑是吸毒藝人事件時,還是有不少人站出來為他鳴不平,希望可以再給他一次機會,說什么“人都會犯錯”,“他只是一時犯下了錯,已經改過自新”。 然而,吸毒這樣惡劣的行為,不是一句道歉就能挽回的,中國也有明確的法律法規禁止涉毒人員從事某些行業和工作,而且數量高達22項之多。就包括藝人、公務員、軍人、教師等,其實這件事很容易想得通,之前也有案例: 比如曾經沈陽某藝術類院校一名女教師李某染上了毒癮后,工資不足以購買毒品,她就以販養吸,而販毒的對象居然是自己的學生。李某誘騙自己年幼無知的學生們吸毒后,把毒品賣給他們,以此來獲得足夠的毒資。 你可以想一下,要是涉毒人員當上了你孩子的老師,你敢說你的孩子一定不會遭遇這樣的事情?你自己放心把你的孩子,交給曾經吸過毒的老師教育?如果你不愿意又憑什么要求別的孩子去賭去接受呢?所以這種事只能一刀斬,一次犯錯終身不給機會! ![]() 他們吸的每一克毒,都浸滿了英雄們的鮮血,如果這樣都可以繼續復出,光鮮亮麗地撈錢,在聚光燈下享受人們的崇拜,那么那些拋灑熱血的無辜英雄們,又該由誰來祭奠?他們用命來守護的東西,不可以讓吸毒的人隨意踐踏! 明星們的一舉一動都有著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本就應該承擔起社會正能量的榜樣作用,正面引導自己的粉絲,以身作則,承擔好公眾人物該有的責任和義務。 如果吸毒的藝人們可以無償逃脫掉對吸毒的懲罰,那么后續的10個,100個公眾人物也因為吸毒被寬容,那么誰能保證吸毒的禁令,不會因此而被公眾淡化?誰能保證不會有粉絲因此而走上模仿吸毒的不歸路? 所以,演藝行業永不錄用涉毒藝人是底線,成功要早固然重要,但你也需要對眾多的人和事做出判斷和選擇,你要學會避免落入陷阱,最終才能獲得在你能力范圍內最大的果實。 如果你像含笑這樣,能在年輕時獲得一些成功后,這時候做選擇就要趨向謹慎保守,考慮更多的或許不是我要做什么,而是我不應該做什么。 ![]() 世界一直在變,我們當下的環境也在變,從80后開始,已經延遲到65歲退休了,現在這個時代下,一個人真正的系統性風險,就是年齡。你20多歲的時候一無所有,和你40多歲的時候一無所有,和你60歲的時候一無所有,風險性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你一定要早點成功,早點失敗,更早地擺脫對于物質、財富和名氣的依賴。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你每次做選擇和決定的時候,一定要過過大腦,三思而行,多思考一下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青春的籌碼太貴,別下錯注,因為多半翻不了局;別犯錯,因為通常都回不了頭;別走彎路,因為很可能走不回來。 ![]() 歡迎關注公眾號@彪悍貓先生,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干貨,讓你一路逆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