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全球很多行業和公司都在裁員和降薪,國內的互聯網、房地產、教育等行業更是首當其沖,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公司裁員時,需要裁誰,和你勤快不勤快沒半毛錢關系,和能干不能干也沒半毛錢關系,和工齡長短更是關系不大。 不要被那些自己都沒工作幾年、就說是因沒能力而被裁員的內容所忽悠。職場是個大江湖,其真實的裁員,也是很江湖的。 ![]() 作者 l 懸崖上的貓 公眾號 l 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01 為什么你總是勤快又努力,但晉升空間卻很小?朋友老王,他在公司兢兢業業工作了7年,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平時為人也是和和氣氣,從不得罪任何同事,對領導的話更是言聽計從。 今年年初的時候他們部門經理辭職,大家都覺得那個位置肯定是他的,他自己本來也覺得是他的,但是最后居然給了一個進公司才1年多的人。 他說那人根本沒啥本事,就只會跟領導套近乎,憑啥他能得到晉升的機會?然而更讓人氣憤的是,沒幾個月老王就被公司辭退了,理由是公司要精簡部門和優化人員,老王很想不通,像他這樣勤快的“老實人”,真的就沒前途嗎? ![]() 第一,為什么很多公司,不提拔甚至還辭退勤快的“老實人”? 其實,有些人雖然很勤快,每天早來晚走,做事積極主動,但是他們并不知道,這種勤快,只是一種低質量的勤奮。 大家一定聽過或看過一些大型的產品發布會或者博覽會之類的,這些大型會場里面有各種工作人員,比如簽到、布置場地、安保等等,這些人非常勤快,從頭到尾都忙得很,工作時間也是最長的,但領導看都不會看他們一眼。 而一些不起眼的顧問,導購等,在這個會場八面玲瓏,不僅與客戶溝通得頭頭是道,還協調調動其它部門的資源,成功簽訂了幾個大單子或者又新發展了幾個大客戶。 ![]() 他們雖然只是動了下嘴皮子,看起來微不足道,而其他的搞布置的、搞展示的人,不僅聽話又肯干,還弄得滿頭大汗,看上去努力又上進,但在老板心目中,那些能成功簽單和發展新客戶的人才是真正帶來核心利益的人。 在老板看來,很多任勞任怨,勤快又服從的老實人,缺少管理者的特質,未必是干大事的人,并不能帶來核心利益,也就并不適合提拔晉升,特別是對于35歲以上的這些老實員工,能把你留下已經是一種人文關懷了。 所以作為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一定要盡量努力達到中高層的水準,我認為現在延遲退休后,45歲到達管理層都不算晚,看看人家張頌文是怎么大器晚成的就明白了。 ![]() 第二,什么樣的中高層才算好領導? 對于普通人來說,中高層意味著相對穩定 。那什么樣的中高層是好領導? 能幫下屬長本事、賺大錢的是好領導,而那種成天和和氣氣、唯唯諾諾、誰也不得罪,單純靠工齡升上來的人,一定會逼走好員工,因為這類人他自己都到處受窩囊氣呢,哪兒還有好處分給手下? 而那些勤快的老實人的下屬,有野心的早晚會走,留下來的都不中用。因此,勤快的老實人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卻當不好領導,那些越勤快越服從的人,領導只是利用,不會重用,重用他們可能會壞事,甚至是毀掉整個團隊。 所以記住:很多時候,越大的事情,越不需要勤快,往往是越底層的雜務,越需要勤快服從。 ![]() 02 普通人只會靠自己,頂級高手都懂得資源整合裁掉那些很勤快的員工,其另一個根本原因是,相當一部分勤快又聽話的人,他們總是喜歡服從和執行,缺少協調和整合的能力,他們大多時間都是在自己閉門造車。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個時候,大多數人都在靠體力勞動生存,很多人一輩子可以在一個廠里面干,如果勤勞能夠致富,那理論上他們就應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實際上并不是。 他們里面的大多數人,不僅沒賺到大錢,后來還遇到了大規模的下崗潮,他們雖然很勤奮,但勤奮久了,也和社會脫節了,同時他們失去了思考和改變命運的最佳時機。 然而這些故事到現在也在重復上演,比如像多年前的山東高速收費站失業大媽,這里面的例子還有太多太多了,反而大多數取得大成就、掙到大錢的人,都是當年下海和做生意的那一批人。 這些下海的人,可以說是最純正的創業者,他們創業的本質其實就是利用資金和資源,然后雇傭,或者叫整合了一幫優秀的人一起做事情,來實現自我價值,同時還實現了社會價值。 ![]() 傳統教育帶給很多人一種什么事都只能靠自己,靠別人是可恥的思維方式,這對于考場來說是必須的,但對職場來說是致命的。 然而,在現實世界里,任何人要想成事,你必須靠別人。所謂“靠別人”,本質上就是尋找和整合資源的能力。整合你的資源、整合你的朋友、甚至是整合你的競爭對手。 你在職場上最有效、最方便獲取的資源是什么?不就是你的直接上級嘛。連最有效、最方便的資源都不會用、不敢用,領導怎么放心給你更多的資源,把團隊給你帶? 如果你一直不做管理,不帶團隊,一直只做基層的執行,那20出頭的應屆畢業生比你更有性價比。 ![]() 03 要想裁員時躲開“中槍”,就要善于尋求幫助來加速自己在一個公司,沒有員工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你需要不斷向別人尋求幫助來加速自己,放大自己的能力和優勢,當然,你也可以理解成“抱牛人的大腿”。 特別是很多年輕人,千萬不要想不開在公司去做什么孤膽英雄,傳統思維告訴你,你要個人奮斗,你要做一個黑夜中的“孤勇者”,這只會把你引入歧途。 當年一家500強老板就說過,會利用我的人,我讓他往死里用;不會利用我的人,我點撥兩次,實在不行就遣散回家。 你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出,在每個公司的一些核心員工,個個都很會和總監或老板打交道、懂得調動他們的資源,他們從來不會認為自己跟領導走得近,同事會說閑話,更不會覺得沒面子。 所以,無論你是創業還是干手頭的工作,一定要有抱大腿的思維,只有這樣,你才能加速自己的成功。 因為牛人很牛,他跟你講一句話,就足以醍醐灌頂;他給你一個小資源,就足以讓你解決工作中的大難題,當你碰到比你厲害的人的時候,你一定要想辦法,甚至不計回報地為其所用。 記住:真正混得好的人,并不是自己能力厲害的人,而是善于尋求幫助的人。 ![]() 寫在最后: 如果你被裁員了,可能與你的能力強弱、勤快程度無關,勤快的員工,他們的成長是一條勻速增長的成功路線,這條勻速路線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比如你的年齡、晉升空間、公司的經營、同事的競爭等等,也許突然一天就會中斷這條路線。 所以,你需要利用其他更多的優勢來站穩職場的腳步,“靠別人”、“靠整合”看似是個戰術上的懶惰,實則是個戰略上的勤奮。 大家要學會利用自己的長處,多主動和別人交流,多資源互換,多研究一些別人的思考方式和商業邏輯,不要只會悶頭苦干,用巧勁而不是拙勁。 ![]() 歡迎關注公眾號@彪悍貓先生,資深媒體人、職業投資人,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干貨,讓你一路逆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