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0月,進入山東地區的八路軍115師和所屬地方武裝,先后整編成立了7個教導旅。下面老丁就和大家說說這新整編的7個教導旅的旅長都是誰? 教導第一旅,是由蘇魯豫支隊擴編而成的,旅長由彭明治擔任。1941年1月20日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第7旅,1942年8月,在山東縱隊第1旅基礎上又重建了教導第一旅,旅長由孫繼先擔任。 ![]() 彭明治是湖南常寧人,1905年生,黃埔軍校畢業,1925年入黨,參加了北伐戰爭、南昌起義。后因負傷與部隊失聯,因此到了1930年才加入紅軍并重新入黨,加入紅軍后,他在紅3軍任副團長、團長,在紅1軍團任團參謀長、代理團長、師參謀長等職,參加了長征,抗戰時期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5團參謀長、團長、蘇魯豫支隊司令員等職務,皖南事變后調入新四軍,任第3師7旅旅長。抗戰勝利后,率部進入東北。 1955年彭明治被授予中將軍銜,1993年5月10日去世,享年88歲。 ![]() 孫繼先是山東省曹縣人,1911年生。他是參加寧都起義后才加入紅軍的,1932年入黨,在紅軍隊伍里,他先后擔任營長、團和師的參謀長,參加了長征。抗戰時期在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任參謀長、129師挺進隊隊長、津浦支隊支隊長、教導1旅旅長等職。抗戰勝利后,在三野任職。 1955年孫繼先被授予中將軍銜,1990年4月去世,享年79歲。 教導第二旅,是由魯南、濱海地區的115師獨立支隊1團、魯南支隊、蘇魯支隊等合編而成,旅長是曾國華。![]() 曾國華是廣東五華人,1910年生,早年在粵軍當兵,參加過北伐戰爭,1931年加入紅軍,曾任紅軍連長,參加了長征。抗戰時期,在八路軍115師343旅任營長、支隊長、八路軍魯西軍區運河支隊支隊長等職。抗戰勝利后,率部進入東北。 1955年曾國華被授予中將軍銜,1978年1月3日去世,享年68歲。 教導第三旅,是由魯西地區的運河支隊和115師獨立支隊合編而成的,旅長由楊勇擔任。![]() 楊勇是湖南瀏陽縣人,1913年生,1930年參加紅軍,曾在紅三軍團第4師10團任政委,長征勝利后升任師政委。抗戰時期,他先后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6團政委兼副團長、獨立旅旅長兼政委、第343旅旅長兼魯西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務。 1955年楊勇被授予上將軍銜,1983年1月6日去世,享年70歲。 教導第四旅,是由湖西地區的黃河支隊擴編而成,旅長由鄧克明擔任。![]() 鄧克明是湖南安化人,1906年生,1930年他率一個班的國軍起義加入紅軍,曾在紅3軍任連長、營長、團長,參加了長征。抗戰時期,他先后在八路軍115師任營長、團長、黃河支隊支隊長等職。抗戰勝利后,進入東北。 1955年鄧克明被授予少將軍銜,1983年10月28日去世,享年77歲。 教導第五旅,是由魯南郯馬地區的東進支隊擴編而成,旅長是梁興初。![]() 梁興初是江西吉安人,1912年生,1930年參加紅軍,在紅軍中的最高職務為團長,參加了長征。抗戰時期,他在八路軍115師先后任營長、副團長、副支隊長、支隊長,115師教導第五旅旅長。1940年底奉命南下支援新四軍。抗戰勝利后,率部進入東北。 1955年梁興初被授予中將軍銜,1985年10月5日去世,享年73歲。 教導第六旅,是冀魯邊第6支隊一部與魯北支隊合編而成,旅長是邢仁甫。![]() 邢仁甫是河北鹽山人,1910年生,早年在馬鴻逵部當兵,1929年入黨,曾在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軍肖之楚部任參謀,七七事變之后,受我黨委派出任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特務團團長、國民革命軍別動總隊第三十一游擊支隊司令,后任八路軍東進挺進縱隊六支隊支隊長、115師工作部長、魯西第四軍分區司令員等職。 此人生活腐化而且熱衷于搞宗派、拉山頭,對上級選派的一批紅軍和老八路骨干到部隊極度不滿,于是在1943年6月30日,他指使同伙刺殺冀魯邊軍區司令員黃驊等人后投靠國民黨,1944年又投靠了日寇。1949年1月被我軍抓獲,1950年被處決,得到了就有的下場。 教導第七旅,是由魯西南地方武裝組建而成的,旅長由余克勤代理。![]() 余克勤是河南固始人,1913年生,1929年參加紅25軍,在紅軍中的最高職務是連長,參加了紅四方面軍長征,抗戰時期,先后任冀魯豫軍區獨立支隊(趙譚支隊)參謀長、新編第三旅七團團長、教導第七旅副旅長、代旅長。 1955年余克勤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9月14日去世,享年75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