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馬鞍山皂角村一個破舊的小平房里,一位滿臉皺紋的老婦,眼含淚水望著兩個優秀的孩子,聽著世上最動人的語言:“奶奶,你養我們小,我們養你老”。 這個老人名叫李立蘭,是皂角村的村民,面前的這一男一女雖說叫她奶奶,卻與她并沒有一絲血緣關系。 在那個食不果腹的年代,老人為何收養兩個棄嬰,其中又經歷怎樣的辛酸往事呢? ![]() 李立蘭 發善心,撿棄嬰1996年11月,韓橋村的街頭寒風呼嘯,即便行人裹得嚴嚴實實,仍能感覺到徹骨的嚴寒。 彼時,從縣里回來的李立蘭正穿著大襖往家趕,途經一處小路時,突然傳來一絲異樣的聲音。 起初,李立蘭覺得是自己聽錯了,可隨著腳下步伐越往前走,聲音就越發變得清晰,許是斷斷續續嬰兒啼哭的聲音。 ![]() 李立蘭 那個年代被拋棄的孩子不在少數,善良的李立蘭趕緊尋著聲音找去,果然在附近的荒草中發現動靜的源頭。 李立蘭也顧不得許多,走近一看,是一個包裹著嬰兒的襁褓,小臉已經被凍得發紅發紫,聲音像小貓一樣十分微弱,倘若不是發現及時,長期處于寒冷室外,可憐的孩子恐怕兇多吉少。 人命大于天,李立蘭立刻將溫暖的襖子脫下來,用殘留的余溫暫且保全兩個孩子的生命,然而她接下來的舉動,卻令人潸然淚下。 ![]() 可憐的棄嬰 因為孩子是個男嬰,李立蘭本身就是一名淳樸善良的農村婦女,在當時重男輕女的惡習影響下,自然知道男孩子的重要性。 為了防止孩子的家人過來尋找,她頂著寒風苦苦守在原地,時間不知過了多久,眼見天馬上就要黑了,李立蘭終于清楚,這孩子的家人大抵徹底將他遺棄了,于是就決定將孩子先帶回家。 李立蘭抱著孩子邊走邊想孩子的去處,最終善良的她決定收養這名棄嬰,只當自己多了一個小孫子。殊不知,命運已為她埋下福報。 ![]() 李立蘭 無獨有偶,這件事沒有過去幾個月,李立蘭再次聽到路邊傳來孩子的哭聲。 已經撿過一次孩子的李立蘭馬上打起了十二萬分精神,開始仔細尋找孩子,果然就發現了一個瘦弱的女嬰,看著樣子應該也是被遺棄的。 女嬰尚且年幼、面容卻憔悴不堪,李立蘭心疼的不得了,隨即決定也將這個孩子撫養成人,只當做飯時多添碗水的小事。至此,“祖孫三人”結下不一般的緣分。 ![]() 李立蘭 貧苦之家,突生變故其實,李立蘭的家庭并不富裕,家族世代以農為生,由于自幼家中貧苦,也造就她勤勞善良的優良品質。 與自己的丈夫胡道銀,也是經媒人介紹認識的,兩人一共生了一個兒子三個閨女。夫妻二人靠著勤勞的雙手,含辛茹苦四個孩子撫養成人。照村里的老思想,兒子都是繼承家里香火的,李立蘭自然不例外,對親生兒子也是疼的不行。 然而,如此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的“寶貝疙瘩”,卻遭遇不幸的意外。 ![]() 李立蘭 眼看著兒子已經十幾歲了,正是日漸懂事的年紀,看著父母辛苦的勞作,總想力所能及幫助父母分擔壓力。 然而,就在兒子從高架上拿東西時,不慎從高空摔落,腦袋重重的磕在水泥地上,瞬間血就染紅了一大片,嚇得夫妻二人趕快送往醫院。 幸運的是,孩子并沒有被這次變故奪去生命;不幸的是,由于傷到腦部,兒子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至此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 李立蘭(右) 老兩口對于這個消息,也是一時間無法接受,瞬間覺得前途一片昏暗。可是,日子總是要過的,堅強的李立蘭在痛苦過后,決定照顧兒子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鑒于兒子身體不適,兩人也不敢奢求太多,便托媒人幫兒子介紹一個患有精神障礙的媳婦。 好在兒媳雖然腦子不太清楚,卻并不影響給自己生孫子。小兩口結婚沒多久,就給李立蘭生下一個白白胖胖、身體健康的小孫子,這可把老兩口高興壞了,總覺得是苦盡甘來,整日抱著小孫子合不攏嘴。 ![]() 李立蘭 一家人的生活雖然清苦,但由于第三代的到來,生活逐漸充滿希望,家里時常傳出李立蘭逗孫子的聲音。 本以為一家五口會這樣子幸福的過下去,可是,在小孫子五歲這一年,因為老兩口騰不開手,就讓家中兒媳代為照看孩子。 誰知,兒媳竟突然犯病,待李立蘭抽出空來時,卻被告知小孫子淹死的消息,一時間,老兩口只覺天旋地轉,整日以淚洗面。 ![]() 李立蘭 李立蘭每每可愛的孫子,再看著精神異常的小兩口,雖然想要責怪,也不知該如何開口,后來就陷入深深的自責中。 事實上,李立蘭并非沒有讓小兩口再生孩子的念頭,但是,以兒子與兒媳的身體狀況,想要再有一個孩子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李立蘭心里不僅牽掛著胡家香火繼承問題,更擔心自己哪天走后,精神障礙的兒子又將何去何從。 常言道,人在陷入絕望時,總是會有一線生機,一生坎坷的李立蘭終于迎來命運的“饋贈”。 ![]() 李立蘭與孫子 峰回路轉,重拾希望這年冬天,李立蘭就在村路上撿到一個男嬰。這個男嬰的到來不禁讓李立蘭動起心思。 一方面,善良的李立蘭看到孩子動了惻隱之心,想起了自己的小孫子,不忍心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就這樣失去生命。 另一方面,李立蘭也有自己的私心,想將男嬰撫養成人,待自己壽命到達終點時,替她照顧精神失常的兒子。 然而,看似一件平平無奇的“小事”,卻遇到意料之外的困難。 ![]() 李立蘭孫子幼年照 李立蘭回到家里后,便就將此番想法告知家人,原以為老伴會提出異議,誰知兒子兒媳卻說什么都不愿答應。 理由也很直接,家里窮,養活自己尚且不易,哪里還能再多養一口人。兒子兒媳認為自己已經給家里造成了極大負擔,倘若再養一個孩子,老兩口的壓力會驟然增大。 李立蘭何嘗不知兒子兒媳的考慮,可是她也有自己的考量,善良的她不忍心放棄一條鮮活的小生命,經過李立蘭的多次勸說,家人終于答應收養棄嬰。 ![]() 李立蘭 就這樣,這個小生命就在老胡家安了家,李立蘭決定將這個男嬰當成自己的親孫子一樣照顧,因為孩子是在路邊撿到的,于是就給孩子取名叫胡露露。 胡露露的到來,使得李立蘭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家里人看著李立蘭臉上重新煥發的光彩,心中慢慢的也就接受了這個孩子。 有時候,緣分就是那樣的神奇,冥冥之中仿佛是有感應一般,收養露露短短幾個月后,李立蘭居然又撿來了一個幾個月大的女嬰。 ![]() 李立蘭與孫子 當家里人知道李立蘭要養這個女嬰時,胡道銀第一個站起來反對。 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胡道銀認為女孩是家里的累贅,但是,李立蘭卻認為“生命沒有等級之分”,在她的堅持下,這個可愛的女嬰也留在了胡家,并取名為胡巧玲。 兩個孩子的到來,使原本缺少生機的家里瞬間活躍了起來,可日子也過的更加艱辛,未來的撫養費又該如何籌集? ![]() 李立蘭與孫子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僅僅幾個月的時間,“一家四口”便成為“一家六口”,李立蘭也由原來擔心后繼無人,擁有了自己的孫子孫女,生活的動力也愈發充沛。 然而,養孩子的費用何嘗容易,對于只能勉強維持溫飽的李立蘭家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當務之急,便是兩個孩子的吃奶問題,于是一家人就開始想各種的方法掙錢,就連算不上是勞動力的兒子兒媳,也主動承擔撫養責任,昔日暗淡無光的家庭,此刻已然光明璀璨。 ![]() 李立蘭 為了兩個小家伙的口糧,李立蘭想盡各種辦法,家里種的菜都舍不得吃,全部賣出去換錢,用來給兩個小家伙買牛奶喝。甚至不惜舍棄臉面,去村里面養有奶牛的人家懇求擠奶,終于撐過了這段煎熬的歲月。 慢慢的孩子也大了,眼看著就要到了上學的年齡,李立蘭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于是,一家人便決定送兩個孩子去上學。 為了給孩子攢學費,家人將賣糧食的錢一點一點省下來,李立蘭更是愈發節衣縮食,只愿兩個孩子吃的好一點、穿的暖一點。 ![]() 李立蘭 看到收廢品能夠賺錢,一有時間,李立蘭就去附近的村子里翻垃圾堆,一塊,兩塊雖然不多,卻也照亮兩個孩子未來的道路。 對于兩個孩子學習上的要求,李立蘭幾乎有求必應,衣食住行雖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兩個孩子極為乖巧懂事,從來都不亂花錢,始終銘記奶奶的救命恩情。 讀書期間,兩個孩子整日刻苦學習,從不貪玩享樂,暗下決心將來要闖出一番天地,回報奶奶對他們撼天動地的恩情。 ![]() 孫子在幫助李立蘭洗衣服 兩個孩子都正在長身體,李立蘭想著自己可以不吃肉,但是兩個孩子卻不可以缺少營養,于是,經常買一些肉來給孫子孫女改善伙食。 吃飯的時候,李立蘭總是將肉都放在孩子的碗里,自己卻只吃饅頭和咸菜,兩個孩子看到奶奶這個樣子,心中也是極為難受,就更加堅定了要爭一個出路的動力。 兩個孩子也不負眾望,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在孩子初三這年,作為爺爺的胡道銀去世了。至此 ,家里的一切重擔現在都落到了李立蘭的身上。 ![]() 李立蘭與孫子 望著奶奶不遺余力的付出,兩個孩子將一切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就更加的發奮讀書。 2012年,兩個孩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李立蘭欣慰之余,心里也在犯愁,高中的花銷確實是一大筆錢。 思來想去,李立蘭發現賣廢品相對時間自由,能抽空照顧孩子們,便索性在縣里做起收廢品的工作,雖然掙得的不多,但是勉強能養活孩子們,生活也日漸幸福穩定。 ![]() 李立蘭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也許是李立蘭身上的奮斗精神感染了孫子孫女,兩個孩子在高考后雙雙邁入理想學府。孫子拿到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而孫女則考上了廈門大學。 兩個金光璀璨的錄取通知書抵達后,一家人在高興之余終于松了一口氣。正當李立蘭為兩個孩子的學費發愁時,祖孫三人的感人佳話便人盡皆知,大家紛紛對李立蘭表示敬佩,一個家境并不好的老人收養兩個棄嬰,甚至省吃儉用將他們培養成大學生,其中的風霜不言而喻。 涓涓小流,匯成大愛之河,愛心援手正在徐徐伸來。 ![]() 幫助李立蘭一家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一個馬鞍山的企業家二話沒說就給兩人拿出了學費,這使得祖孫三人萬分感激。 而后,上了大學的兩人決定不能再讓奶奶給自己花錢,于是就開始勤工儉學,自己養活自己。李立蘭少了這樣的負擔,身上的擔子一下子就輕松了好多。 兩個孩子也是懂事孝順,不僅替家里扛起負擔,甚至拿錢補貼家用,就這樣,一家人的生活也就越來越好。 ![]() 幫助李立蘭一家 2019年,兄妹倆大學畢業,胡巧玲考上了蘭州大學接著讀研深造,2020年,胡露露考上了上海電力大學攻讀研究生。 當地政府知道這件事情后,也是對李立蘭一家的生活極為關注,送來了慰問品跟生活補助,這也從另一方面減輕了家里的壓力。 ![]() 李立蘭孫子的錄取通知書 兩人在深造的同時,仍不忘繼續勤工儉學,彼時的他們已經完全有能力,給予當年收養他們的奶奶李立蘭更好的生活了。 如今,李立蘭老人已80多歲高齡,當年命運坎坷的兩個孩子已立足社會,逢年過節便返鄉探望李立蘭,雖已過去多年,可這份撼天動地的親情卻愈發深厚。 ![]() 李立蘭(前左) 結語愛就像是一粒種子,在祖孫三人的心中發芽,也正是李立蘭身上的那份無私的精神影響著胡家兄妹,也正是胡家兄妹那份感恩的心讓更多的人相信好人有好報,將這份愛傳遞下去。 一聲奶奶,一生奶奶。涓涓小流,匯成大愛之河,愿世間真情流傳千古。 ![]() 李立蘭入選中國好人榜
|
|
來自: 格林書屋 > 《首藏網絡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