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給你的權(quán)利?”辦公室內(nèi),一向溫和的周總理此時正向陳毅大發(fā)雷霆。 而陳毅低著頭一動不敢動地聆聽周總理的訓(xùn)誡。 “你知不知道這要闖出多大的禍事來?”周總理拍案而起,對著陳毅憤聲道。 周恩來總理一直以來都是溫和有禮,那么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能讓他如此動怒? ![]() “他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老戰(zhàn)友、老同志,是我黨、我軍的一大損失。”在陳毅追悼會上,周恩來總理聲淚俱下的為陳毅念著悼詞,并對陳毅進行高度評價。 周總理如此看重陳毅,又為什么會對他大發(fā)雷霆呢?要從周總理對事對人的態(tài)度說起,周總理雖然待人溫和,可對事卻是嚴苛認真的。 “細節(jié)決定成敗”這幾個字在周恩來總理身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他從不會因為自己身居高位對瑣碎的事情隨意敷衍,他經(jīng)手的事無論多小都要仔細核對細節(jié)。有次下屬匯報工作總是用“大概”這樣的模糊詞,讓原本和氣的周總理一下就怒了。 “官僚主義!”周恩來失望地看著前來匯報的部長。 “不,我怎么會是官僚主義,我心里都是黨……”部長也有些委屈,想辯解。 “你簽了字,問你情況,你答不上來,就是官僚主義!”周總理一句話便將部長堵死了。 ![]() 周總理對事都秉承著事必躬親的態(tài)度,尤其是新中國剛剛成立之時。事情繁雜,周總理可以說是主席最信任的人,當時的周總理身兼數(shù)職。 如果只是接手曾經(jīng)的工作,那已經(jīng)是得心應(yīng)手,周總理再忙也是忙得過來的。但立國之初再不可能封閉自守像從前一樣了,外交事務(wù)必須盡快提上章程來。 外交并不是簡單的出訪就行了,這關(guān)系到國家的形象,而且出訪使者也不可能只有周總理一人。共產(chǎn)黨大部分都是泥腿子出身,哪里能有多少有外交經(jīng)驗的人。 ![]() 好不容易才湊出來初代外交大使,周總理也因此多了一個外交部部長的職務(wù)。外交事務(wù)對新中國至關(guān)重要,從對外該保持什么態(tài)度,用什么禮儀。周總理不僅要自己了解學習,還要教這些脫下軍裝的將軍們,這對兩邊都是一個挑戰(zhàn)。 當時周總理每天忙的焦頭爛額,一天根本沒多少休息的時間。毛主席把這些看在眼里,哪怕再信任周總理,也要顧及他的身體。 周總理已經(jīng)為黨、國家付出太多,這樣“開疆拓土”的事也不能再讓他單槍匹馬了。毛主席當時一直想找一個合適的外交接班人,分擔周總理的負擔。 這個人選不能馬虎,寧可慢點也要仔細挑選,這一挑就是兩年。毛主席雖然也著急,卻也沒有辦法。 ![]() 直到1954年陳毅來到北京參加會議,一下讓毛主席確定了人選。 會議結(jié)束以后陳毅被毛主席留下,邀請陳毅來自己的住處。陳毅原本以為自己工作出了什么問題,一路還有點提心吊膽的。 但主席只是和藹的同他寒暄了幾句,慢慢他也放松下來,沒想到主席突然扔給他一個“升職”驚喜。 “今年冬天希望你能來中央工作。”毛主席拍了拍陳毅的肩膀?qū)λf道。 陳毅這時候還有點懵,不明白主席的意思,當時只是以為自己換了一個軍區(qū),沒想到是直接“轉(zhuǎn)型”了。 ![]() 這次談話以后,他知道會有中央來的調(diào)令,卻沒想到是外交部調(diào)令。調(diào)令還是中央組織部副部長鄧小平親自送來的。 鄧小平同志說道:“從今天起你的工作往外交方面轉(zhuǎn)。” 陳毅一下就怔住了,讓自己上陣打仗還行,出訪別國他怎么做得來? 他馬上找到毛主席,希望毛主席能收回調(diào)令:“我這個人性格直來直去的,外交工作恐怕是做不好。”他想著對外社交,起碼要說話婉轉(zhuǎn)。 沒想到主席卻說就欣賞他這樣直來直去:“你講話有氣勢,這才是大國風范!” 陳毅得到主席這樣的評價瞬間就充滿了干勁,積極跟著周總理學習外交事務(wù)。這期間陳毅并沒有辜負周總理與毛主席的期待,越來越得心應(yīng)手,于1958年正式將周總理身上的重擔轉(zhuǎn)移到自己身上。 ![]() 周總理看著陳毅一路處理外交事務(wù),欣賞他的認真負責,慢慢也就放了心。也如毛主席所說的,陳毅這樣直來直去的個性,很適合彰顯中國的氣勢。但他從軍的“橫沖直撞”還是會讓周總理有些不放心。 1965年,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期,中國這次出訪阿爾及利亞也顯得尤為關(guān)鍵。在陳毅出發(fā)前,周總理拉住陳毅反復(fù)叮囑:現(xiàn)在是特殊時期,這次會議事關(guān)重大,一定要謹言慎行,凡事多想多溝通。 陳毅當時對周總理保證,自己經(jīng)歷了這么久的出訪社交,已經(jīng)改掉了那些軍旅脾氣,這樣的國家大事自己是決計不可能莽撞的,這一路都反復(fù)提醒自己要冷靜小心。 ![]() 但一下飛機陳毅就感覺周圍氛圍不對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讓他難以安心。認定出事的陳毅立即趕往會議現(xiàn)場,一到現(xiàn)場陳毅心里“咯噔”一下。 現(xiàn)場稀稀拉拉的沒有多少人,維持安保秩序的人也沒有,這樣的場景對一個即將要舉行國際會議的地方太不尋常了。 陳毅走進才發(fā)現(xiàn)這些別國大使們正在爭吵,他才慢慢了解具體情況:阿爾及利亞發(fā)生軍事政變了,會議無法進行下去了。 這對中國無疑是一個巨大打擊,對那些與中國相同處境的小國也是。 在這樣的時期,都對這場會議做了十足的準備,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會議改變自己的現(xiàn)狀。而這樣的情況,周總理也十分關(guān)注,一直在等阿爾及利亞這邊的消息。 ![]() 中國作為亞洲最大,在國際上已經(jīng)有不小的存在感,許多小國就在等著中國的態(tài)度,希望能改變目前這個情況。 實際上,當時的情況是怎么也不可能再將會議進行了,這個時候最好的便是安撫眾人情緒,讓大家理解特殊情況。 可陳毅當時過于心急,只想著這次會議對中國有多么重要,進行不了對中國是一個巨大損失,又看到這么多國家的代表都這樣等著,一下便怒火中燒。 望著眾人期待的眼神,他仿佛一下回到了帶兵領(lǐng)將的時候,脫口而出:“開,必須開,還必須要辦好!” 那些小國大使一聽陳毅斬釘截鐵的話仿佛吃了定心丸一樣。 ![]() 而在國內(nèi)的周總理渾然不知,此時衛(wèi)士剛好送來當日的新聞日報,打開報紙一看,看到陳毅一番言論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周總理十分惱火,但如何解決才是問題關(guān)鍵。趕緊致電毛主席,兩個人經(jīng)過仔細商議決定暫緩會議的決定,想挽回一下陳毅說出的大話。 可中國哪怕作為一個大國也沒有辦法插足別國內(nèi)政,這也與中國外交政策不符,最終沒有成功進行會議。“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更何況這還是在國際會議上的,這無疑是中國在降低自己的信譽與威望。 接到確定取消會議的陳毅這才回過神來,心一下墜入冰窖,自己想為中國立威卻恰恰是傷害了國家威望。他強顏歡笑的看著各國代表無功而返,面對他們失望的眼神,陳毅臉上火辣辣的。 而更讓他難受的是,這次他為中國帶來的損失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挽回,他有負總理對他的叮囑。他不怕責罵,只是怕中國陷入更困難的境界,那他以死謝罪都不為過。 ![]() 事已至此,后悔也無用了,他拿著召回電文回到了祖國。果然一回國便被總理叫了過去。在總理辦公室門外,他來回徘徊,深呼吸了好幾次才推門進去。 一進去,他預(yù)想的批評并沒有來,總理根本沒有注意他的到來,還在焦急的處理事務(wù)。他也清楚多了多少因為他的莽撞而多出的事務(wù),低著頭不敢說一句,只等著總理的訓(xùn)誡。 良久,總理終于發(fā)現(xiàn)了罰站的陳毅。陳毅還沒等總理開口,立馬就先一步承認自己的錯誤,把自己大罵了一頓。 即便陳毅認錯態(tài)度積極,可這件事影響深遠,周總理還是怒氣未消,拍案而起對著陳毅吼道:“是誰給你的權(quán)利?你知不知道就因為你這一句話對我國的聲譽有多大的影響?出發(fā)前我再三叮囑你謹言慎行,記得多商量,現(xiàn)在可好,簡直是無組織無紀律!” 周總理很少發(fā)火,向來都是謙和的,可見這件事的嚴重性。陳毅心中更是后悔,什么也不敢說,只好把頭低下摸摸聆聽。 世界上沒有后悔藥,周總理也知道自己批評的再多也無法挽回錯誤,這樣也是讓他長記性。國家面前無小事,讓他銘記這一次的教訓(xùn)引以為戒,畢竟本就弱勢的中國無法再次經(jīng)歷這樣的打擊。在訓(xùn)話結(jié)尾,語重心長的勸誡他要收斂自己的脾氣。 而這件事以后,陳毅認真檢討自己,在外交更為謹慎小心,只希望以后少犯下錯誤。 ![]() 沒有人是完美的,陳毅雖然在1965年犯下了大錯,可出發(fā)點是好的,也深刻檢討了自己。一味責怪后悔也是徒勞無功,不如真真切切的為中國外交做實事。此后,他更加謹小慎微,收拾了自己在軍隊生活留下的沖動易怒的脾氣。 陳毅對中國外交的貢獻卻也是無可比擬的,是他開創(chuàng)了“圍棋外交”。 1959年,日本民黨眾議員前來訪華。其中代表松村謙三主張兩國議和,改善兩國關(guān)系。作為日本元老的他帶著十足的誠意前來,而中國也給了他一個驚喜。 松村謙三一直對圍棋十分感興趣,而身為外交部部長的陳毅也對圍棋擅長,兩個人在圍棋上面一見如故,手談幾局越發(fā)欣賞對方。 ![]() 在交流中,兩人發(fā)現(xiàn)相同興趣愛好越來越多:圍棋、書法、蘭花…… 陳毅對松村謙三說:“不談?wù)危徽動押谩!?/strong>松村謙三欣然接受。 回國后的松村謙三對與陳毅的手談念念不忘,作為一國元老無法常常前往中國交流,于是派出日本圍棋隊前往中國交流。中國也禮尚往來,兩年后,也派出圍棋隊回訪。 日本的圍棋愛好者不在少數(shù),1964年,在800萬圍棋愛好者集體簽名呼吁中日恢復(fù)正常建交。即便力量較薄弱,這些圍棋愛好者也沒有放棄,一直在為中日恢復(fù)正常來往做努力。 1972年,中日恢復(fù)正常關(guān)系,這些圍棋愛好者功不可沒,而更為關(guān)鍵的則是陳毅的“圍棋建交”。 ![]() 賦有傳統(tǒng)中國特色的黑白棋子成了兩國建交的橋梁,不可謂不神奇。陳毅這一外交方式也是為中國打開了一個新格局,具有紀念意義。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犯錯并不可怕,關(guān)鍵是怎么改正錯誤。同樣,也不能一桿子打死,陳毅在1965年的確犯了大錯,但他對中國的貢獻與付出,在外交上的成就也是不可磨滅的。 有錯誤能改正,周恩來總理對他有著極高評價:他是優(yōu)秀黨員、人民的忠誠戰(zhàn)士,在長期革命中堅持戰(zhàn)斗,在社會主義建設(shè)中,努力工作,為人民服務(wù)。他畢生都在信仰馬克思主義,坦蕩無私,愛憎分明,為人民事業(yè),祖國建設(shè)做了不小建設(sh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