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越寫越丑是為什么?用墨總是不均、線條質量如何提升?初學者如何入門?你關心的書法問題都在這里!
答:學習書法,最低目的是寫得筆畫端正、流暢、漂亮,在學習、工作和社會生活中,能夠提高效果質量;更進一步,則是通過書法來反映思想,表達感情,成為一種藝術品,使人得到藝術的享受。答:要使書法水平達到一定的高度,主要解決以下六個難點:難在用筆,難在結構,難在墨法,難在章法,難在意境,難在統一。能否突破這六個難點,是寫好書法的關鍵,所以還是要強調上面所說的重點,找對老師,找對“伙伴”,才能突破自己,攻堅克難,讓自己的書法水平快速提高。答:初學就是篆書、楷書、隸書這一類的正體字,到了一定階段再看行書草書。相對楷書隸書,篆書還有識篆、記篆的功夫要下。建議還是楷書隸書入門吧??瑫蛇x擇的又有魏碑、唐楷、魏晉小楷。唐楷就顏柳歐歐虞褚薛……然后其他時代還有宋徽宗的瘦金體、趙孟頫的趙體……答:其實書法并不是深奧玄妙的東西,一是掌握方法,二是堅持不懈的練習,定能有收獲。有一個最簡單的練筆法方法,用毛筆反復寫一個橫倒的“8”字,注意運用手腕的運筆使筆鋒沿著圓勢的線條而不斷調鋒,保持筆鋒在點畫線條之中,這對筆法的理解有很大幫助。其二是結體,結體只好靠記,最好的辦法就是摹帖,你如果嫌麻煩,用田字格(字帖也是田字格)對照寫,也是辦法,注意一定要仔細觀察點畫位置,盯牢幾個字反復琢磨,直到像為止。打牢這些基礎,應該說書法算入門了,再往下你就會越來越有信心了。答:先學大字比較好,因為大字筆道粗、字形大,比小字容易看清和掌握用筆及間架結構特征。在練好大字的基礎上,再縮小寫小楷,沒多大問題。答:首要先注重碑帖對原作面貌的保留 對于初學者來說,碑帖變得看不清筆法、搞不懂古人用筆細節,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臨帖的質量,所以不建議選擇這一類筆法不清晰的碑帖學習。 其次要懂得碑帖體量非常關鍵 碑帖體量意思就是一個作品中字多不多,篇幅有多長。例如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雖被譽為楷法極則,但因為內容只有十三行,我們所能臨仿對比的筆法和結構實在太少,所以對小白練字的參考價值不高。 還需注意根據自身需求及喜好擇合適碑帖 在正式開始臨帖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所臨作品的用紙、用筆、尺寸大小;如果是碑的話,則要了解原石的面貌以及拓片的重新拼裝。 李斯《嶧山石刻》、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柳公權《玄秘塔》、王敞《曹全碑》、趙孟頫《汲黯傳》、顏真卿《多寶塔碑》
圖/歐體《九成宮》  圖/顏多寶塔碑 答:練習寫字.必須先摹后臨。這是因為初學寫字,手不熟練,筆不穩定,必須先經一段時間的“摹”來打定基礎。即使是已有一定書寫基礎的人,拿到一本新帖,對它的內容還完全陌生,只覺得帖里的字寫得好,不知道好在哪里,更不知道應該怎樣寫,也必須通過“摹”寫,掌握了帖字的筆法、間架、精神、面貌,然后再“臨”,方不致茫無頭緒。答:臨摹當中必須注意避免的問題,第一條前面已經講過,就是不可自作主張,要亦步亦趨,跟著帖字走。二是不可“見異思遷”,選定某一本帖,就要堅持臨下去,直到能完全掌握為止,切不可今日學甲,明日學乙,這山望著那山高,換來換去,必然哪種都學不好。三是不可“流水作業”,今天臨第一頁,明天臨第二頁,后天臨第三頁,臨完全帖,再從頭臨起,這種“流水作業”式的作法是要不得的。10、臨了一段時間以后,自己看看反而退步了,怎么辦?答:這是臨帖過程中經常出現的現象。因為寫字是手眼并用的,手只管執筆寫字,寫得像不像,進步不進步,要靠眼睛去觀察評比。而自然規律則是眼比手快,往往眼睛能看出帖字的特征,而手還達不到,或者眼睛能看出自己寫的字的毛?。钟忠粫r改不了,這就是所謂的“眼高手低”。不必灰心喪氣,自暴自棄,只要堅持練下去,自會苦盡甘來,不斷進步。? 翰墨風雅碑帖網
簡介:毫不吝惜先把最為珍藏的網站分享出來了,可以查看從商周甲骨到清代的名家名帖。 ? 書法欣賞網
簡介:平時最常見網友們引用最多書法原貼網站,很齊全,也能通過焦點新聞了解書壇動態。 ? 書法愛網
簡介:布局更簡潔清晰,連同書法家的繪畫作品也會一并附上,關鍵還提供下載功能。 ? 中國書法家協會
簡介:各類官方消息可以第一時間掌握,也有最新的優秀作品,可供閱覽。 ? 書法字典
簡介:能通過輸入漢字搜索方式,查看這個漢字篆隸草行楷和篆刻的各種字形。 ? 以觀書法
簡介:中國歷代書法名帖大全,可查詢行、草、隸、篆、楷各種字體,收錄書法字形數量超過400萬(包含甲骨文、金文、簡帛、篆刻等)。 ? 掌上碑帖
簡介:碑帖單字視頻學習平臺,涵蓋了書法學習中常用的碑帖臨摹、書法字典、集字創作、書友交流等場景,也有名師課程,喜歡集字功能,春節時期還有春聯集錦。 ? 書法碑帖大全
簡介:一款提供古今書法大師碑帖作品的軟件,軟件中上千幅中華傳世名帖供您下載臨摹。 ? 不厭書法
簡介:六百多種經典書法碑帖深度學習工具,提供碑帖選擇、單字放大、手寫練習、臨摹對比以及多種(反色、黑白、印翻轉)圖片。 13、國展投稿作品,究竟寫什么內容最合適?答:一是經典意識突出,對傳統古法的開掘與吸納更為自覺深入。二是取向多元,過去盲目跟風現象有所扭轉。小字楷書取法多樣、各呈其美;大字楷書入古為新,彰顯正大氣象。三是追求藝文兼備,在文辭準確、用字規范方面有明顯進步。四是新人新作不斷涌現,特別是具有高等書法教育背景的作者更多參與其中,顯示出新時代書法創作隊伍的蓬勃生機和充足后勁。答:毛筆的種類很多,一般寫字的筆,大致分軟性、硬性、中性三類。軟性的筆,有羊毫、雞毫等。硬性的筆,有紫毫(免毫)、狼毫、鼠毫等。中性(不軟不硬)的筆稱“兼毫”,有羊紫兼、羊狼兼兩種。答:選用什么筆,要看字的大小而定。寫大楷、隸書宜用軟筆;寫小楷、行、草書宜用硬筆。答:筆的好壞,以“尖,齊,圓,健”為標準。選筆時應挑筆毛肥些厚些的,不要又瘦又單的,寫起來方能得力。答:一是要重視法度。一些人在臨摹中,總覺得字形非常重要,就照著古人字帖中的字的形狀,把它寫像了,就認為是臨摹成功了,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臨摹時的法度在哪里?一是筆畫中的三個部分:一是起筆處,如果是逆鋒起筆,就要把筆鋒藏于畫之中間,形成合理的用筆。二是中間部分,也就是行筆部分,行筆處并不是一劃而過,而是要穩、準、狠。三是收筆部分,收筆部分既有提按頓挫,也有回鋒與收筆的筆法。二是要重視筆法。說一千道一萬,筆法才是書法中的核心。有些人一談起筆法就會感太過復雜,其實筆法只要按照一定的書體來分析的話,它并沒有那么復雜。篆書的書體在書寫時主要是中鋒用筆和圓轉用筆,隸書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絞轉提按和使轉,但是仍以絞轉與提按為主,楷書則以提按為主,但顏真卿的書法中篆籀筆法更多,如此以來,只要把這些主要的筆法運用到所學書體當中,它就不會再有多大的難度了。三是要正確執筆。對于點畫線條的質量問題,其實大多數情況下跟執筆有著很大關系,而執筆有時直接影響用筆效果。例如,我們將毛筆執為中鋒時,毛筆則會行使在點畫的中間位置,由于毛筆筆肚在前,筆尖在后,使得點畫便富于了立體感,故而其質量自然就高,反之,由于使用了側鋒執筆方法,線質就顯得輕薄漂浮,缺少質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執筆也是提升線條質量的根本方法了。答:必須勤學苦練,持之以恒。方法有二:一種是空閑時候,倒拿筆管,或者拿一根筷子,按照正確的執筆法執住,懸起手腕,在桌面上繞圈兒,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手腕自會逐漸穩定。另一種是寫字時將左手平覆在桌面上,右手腕擱在左手背上寫,這種做法叫“枕腕”(圖四),時間長了,抽去左手,右手也能穩定。這兩種方法,可以同時并用,練習一段時間,就能收到效果19、線條的力度強弱是否與字的大小有關?答:王僧虔在其《筆意贊》中曾云:“.……粗不為重,細不為輕?!?,足以證明,線條力度的強弱與字的大小并無直接關系,并非字大線條力度就強,若力度與字的大小有關,豈不是大力士寫的字線條力度都強了?歸根結底還是關乎到是否“得筆”的問題,不得筆,寫得再大,也不過是徒費筆墨罷了。20、如何提升筆法運用和轉換?答:米芾在其《海岳名言》中曾云:“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己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真趣?!弊阋颜f明學習書法,墨跡作品的至關重要性。通過對墨跡作品的臨摹學習,可以使我們能更多的了解古人用筆的細節以及書寫的習慣。21、關于線條直白到底缺什么?答:我們常聽到類似點評的詞如:用筆過于直白,其實就是缺乏弧線,書法的作品線條不應該全是直來直去的,理應有一定的弧線意識,讓線條呈現一種彈性的感覺。加入弧線意識,可以讓線條更有高級感。22、 臨創實踐中,常常氣息不通暢,如何有效貫氣?答:“蔡邕《九勢》中曾云:”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常常作品中氣息不通暢,主要表現在:單字中筆畫之間無關聯性,整件作品中,字與字之間缺少聯動關系(即:上字尾,下字頭的筆勢關系)。偶爾可以寫寫《大觀帖》或者《淳化閣帖》里面的草書,增強一些筆勢關聯性,自然明白其原理。如圖:23、書法作品印章的大小應該如何掌握? 答:印的大小取決于落款的大小,一般姓名印略等于款字,決不可大于款字。引首印更不能大,而且最好是陽文印,顯得輕松文雅,容易同作品渾然一體。 
24、書法作品印鈴的位置在哪里比較好? 答:鈐印是一件作品完成的最后一道程序,位置合適了則錦上添花,位置不合適時將破壞通篇的效果。鈐印的位置是否合適決定于落款位置的高低??钭治恢酶邥r可同時鈐姓名印和字號印,款字位置低時,只鈐姓名印即可。 最需要提醒的是鈐姓名印要對準落款一行字的中線,偏離中線就會影響作品感覺。 引首印一般鈐在第一字和第二字之間。引首印與姓名印之間也有聯系,如果落款處只鈐姓名印、字號印兩個,引首處只鈐一個印,古有“印不過三”之說。  答:磨墨要輕而慢,要保持墨的平正,要在硯上垂直地打圈兒,不要斜磨或直推。磨墨用水,寧少勿多,磨濃了,加水再磨濃。要用清水磨墨,不可用茶或熱水。墨要磨得濃談適中,不要太濃或太淡。磨畢要把墨裝進匣子,以免干裂。磨墨時間比較長,為了避免右手酸累,最好能練會左手磨。26、大小、長短、寬窄、斜正等,講究這些有什么好處?答:字的間架注意了大小、長短、寬窄、斜正這幾個方面,一篇當中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寬有窄、有斜有正,而又各得其所,錯落有致,就不會顯得呆板。東晉時代有名的大書法家王羲之說過:“字寫得象算盤珠一樣,一顆顆排列得整整齊齊,便不能算書法?!敝v究大小、長短、寬窄、斜正的適當安排,正是為了避免這種“狀如算子(算盤珠)”的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