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載著新一代高精度刨臺臥式銑鏜床KBC130的運輸車浩浩蕩蕩駛離昆明機床,發往寧波用戶處。昆明機床歷時三年、潛心研發、精心打造的KBC130產品成功試制并實現新品首臺銷售,這是昆明機床為解決風機核心部件行星齒輪箱的加工而量身定制的硬核產品,可解決客戶精加工的“卡脖子”技術難題。 ![]() 伴隨著我國風電產業的高速發展,昆明機床憑借產品的自身優勢,連續多年在風電機加配套企業中實現銷量連續增長,落地鏜、刨臺鏜、龍門銑等主力設備,成為風電行業輪轂、底座、行星齒輪箱、主軸、軸承座等零部件的首選設備。 行星齒輪箱是風機的核心部件,它承載著將風力發電機葉片的低速轉動增速至發電所需的高速轉動,實現風能與電能轉換的使命。這個結構復雜,孔系精度要求極高,同時也是加工利潤極高的行星架精密加工,長期以來一直由國外進口機床所壟斷。國內風電設備配套企業普遍采用國產機床進行粗加工及半精加工后,進口機床精加工的配套模式來滿足風機配套。一方面國產機床血拼價格后只拿到用于粗加工的低價機床訂單,另一方面行星架的精密加工受制于三到四倍采購價格的進口機床。不但卡住風電行業發展配套的脖子,還大大增加了風電設備的制造成本。 針對這一技術瓶頸,2020年,昆明機床成立刨臺鏜研發團隊進行技術攻堅。研發小組核心成員王福詠帶領團隊深入一線,走訪全國各地不同的配套廠家,深入了解行星架的加工現狀及需求,仔細分析風電行星架的加工難點。經過分析:眾多風力發電機品牌都有自己的行星減速設計方案,減速等級不同,行星架體積差異很大,齒輪安裝孔有三孔、五孔、七孔等不同規格,行星孔越多,相互的位置精度越難保證,并且行星齒輪的安裝孔的深度變化也很大,不但主軸切削剛性要求很高,對機床的幾何精度要求也非常高。質量輕直徑1米以內的行星架,國產高精度臥式加工中心能實現加工配套,但重量超過10T,直徑超過1米的行星架,國產機床無一例外的遭遇滑鐵盧。 面對一個個技術難題,研發團隊沉下身子,潛心研究,反復論證。通過對上一代產品鏜軸系統、主軸支撐剛性和轉臺回轉機構的不斷優化改進,同時學習借鑒國內外優秀的設計理念,對整機前后床身進行高剛性可靠連接,主軸大懸伸高剛性設計、工作臺精密雙驅回轉設計。依托昆機深厚的精密裝配制造工藝,全體研發制造人員以打造中國最好的精密刨臺鏜為目標,在制造過程中,產品工藝師對每一個關乎機床精度的環節進行精準把控,對機床結構大件進行多次時效、精密零件的預變形加工;恒溫裝配車間的技能大師用精湛的裝配技藝保證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 經過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奮戰和堅守,研發團隊克服重重困難,突破技術瓶頸,最終成功研發試制出高精度刨臺臥式銑鏜床KBC130,可替代進口設備,成功解決了制約風電行業關鍵核心部件高精度加工的“卡脖子”問題。 新一代KBC130是昆明機床傳統刨臺鏜的升級換代之作,繼承發揚了昆明機床刨臺鏜幾何精度、動態幾何精度和高效高精度切削特點,該產品成為公司刨臺系列機床的劃時代產品。機床的幾何精度和坐標定位精度和工作精度均創造了昆明機床刨臺鏜的紀錄,大懸伸剛性切削及工作臺高精度回轉成為該產品的兩大亮點!同時,精加工后的行星架,定溫后經過三坐標檢驗,直徑1350mm行星架的3個行星輪孔位置度誤差僅為0.03mm左右,這遠遠超出國內機床的加工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與一流的進口機床加工水平相當。 ![]() 高精度刨臺臥式銑鏜床KBC130的試制成功便實現了新品首臺銷售,昆明機床將助推該產品全面進軍風電市場,解決風電行業配套商關鍵核心部件精加工“卡脖子”問題。昆明機床研發團隊也將矢志不渝在精密制造的道路上勇攀高峰,研發設計更多精品,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貢獻昆機智慧和力量。 ![]() ![]() 通用技術昆明機床 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 北郊茨壩路23號 |
|
來自: 阿明哥哥資料區 > 《10.國產數控.華中.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