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氣候特點是干燥,即“秋燥”。入秋天后,大多數人會感到口干、鼻干、喉干、舌干等,容易出現干咳、口唇干燥、皮膚干裂等狀況。這是自然規律,季節變化的正常現象,于健康而言,只要順應自然的規律、順應季節的變化,就可以健康了,那么秋天應該怎么吃呢?根據季節特點和“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原則,在飲食上稍加注意,我認為是不必刻意為之的。 1.充足喝水,補充水分 秋天干燥,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2500ml左右的水分,以達到體內的水液代謝動態平衡,尤其天熱出汗較多,需要注意補充水分,以滋其身。建議不口渴時也適當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這是對身體有傷害的,一是“飲水自救”,二是驟然增加血容量而使心臟負荷加大。另外,如果在家中或者在單位,可以適當多喝水;如果外出長途開車或者坐車,可以適當少喝水,晚上也建議適當少喝水。 2.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瓜秋果豐富,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且含水量大、能量低。建議每天每餐都有葉菜類,成人總量每天達到至少500g。 3.不要盲目“貼秋膘”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物質供應豐富充足,有很多人已經屬于超重甚至肥胖了,此時如果再“貼秋膘”,會加重超重或者肥胖,可能引起其他疾病的發生。不但不要盲目的“貼秋膘”,反而要控制肉類的攝入量,不能過量攝入,保持健康體重。 4.適宜吃“滋陰潤燥”食物 秋天易“燥”,常見口鼻、皮膚干燥,咽喉干癢、干咳等表現,那么在食物中可以選擇具有“滋陰潤燥”作用的食物,對于減輕或者解決“秋燥”導致的傷害是非常有幫助的。具有潤燥作用的食物:百合、玉竹、石斛、銀耳、麥冬、梨子(糖尿病者不宜)、蜂蜜(糖尿病者不宜)等,建議用上述食材一種或不超過兩種與排骨、豬蹄食物共燉食之。 5.少鹽少油、清淡飲食 高鹽、高油的飲食會增加患高血壓、肥胖、高脂血癥、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風險。飲食不建議過于油膩、不要太咸,不要經常吃辛辣、煎炸、煙熏和腌制的食物,以清淡富含營養,易于消化吸收為宜。 此外,秋季應早睡早起,成人每晚至少保持7小時睡眠時間;保持良好的情緒,不要悲秋憫秋,積極向上;每天最好在晚飯后固定時間出去散步,須注意防寒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