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思想,也就是我們說的整體思想,整體的思想是說,一切相關的和不相關的都在里面,因為不相關不指定什么時候就變成相關的,關鍵是我們人如何利用這種整體思想。整體之內,含陰陽。各個構成部分之間相沖相克,是事實,無從否認。但同時亦有相依相生,亦是事實,亦無從否認。無論相克還是相生都是陰陽的變化,而陰陽怎么變化是因,有什么樣的因就有對應的果,均是自然狀態。那么陰陽的變化又是由什么確定的呢?一是物質本性,二是生物本性,而生物本性的基礎仍然是物質本性,所以生老病死皆是物質本性的顯現,而生物本性又是可以在有限的范圍內利用物質本性的,比如我們可以用藥物治病救人。因此物質本性和生物本性共同決定一個物體、一個思想、一件事情、一個組織、一種關系、一個時間段整體之內的陰陽變化。站在人的立場上來看,萬物有相沖的地方,但是基本上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這些都是物質本性,也是天地是大德。我們人是天地大德所化,因此既然生之為人,所以一方面體察物質本性不可違,所以是順應自然,但是我們也應該發揮我們的生物本性,充分的感念天地之大德,因而如何化除相沖、減少相克,而發揚相依相生,以維共存,不致兩敗俱傷,趨于毀滅,乃是生之為人的生物本性的整體思想最偉大的功能。人是天地大德所化,應效法天地之大德,做到求同存異,使得人與人,人與組織,人與自然,組織與組織能和諧且持續的發展。 |
|
來自: 志靜學才 > 《天道與人生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