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很久以前我看過蔡崇達的《皮囊》,后來聽說他出了本新書《命運》,并沒有機會拜讀。我在規劃今年讀書時,也未想到此書。 有一天當我合上一本書,正計劃打開下一本時,一位書友忽然出現,興高采烈地向我推薦了這本書,甚至連書都給我帶來了。 ![]() 當《命運》擺上桌頭,我想起了命運。讀這本書也許是命中注定。既然注定要在這段時間與這本書相濡以沫,那么就索性陪它走一程。 蔡崇達在《命運》中將一段段歷史壓縮到某一個體生命中,一段又一段地顯現給我們,又通過放大這些生命的褶皺,讓嘮嘮叨叨的海浪講述閩南所特有故事,比如那里的海、那里的人、那里的人情風俗,那里的風土鄉貌……比如那位活到九十九的阿太。 蘇軾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讀過《命運》,我想說“讀完崇達兩本書,閉目忽作閩南人”。 中國人祖祖輩輩都說有命運,梁曉聲在《人世間》里說“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 端什么碗,吃什么飯, 經歷什么事,什么時候和誰結婚, 都是定數。別太難為自己,順其自然就好。人生的劇本, 你早在天堂就看過……”其實我還是有點不相信命運的。我記得一位偉人說過“與天斗,其樂無窮!”我等凡人,在兩鬢斑白的人生時刻,方明白,凡人也可以不與天斗,順其自然,不為難自己也可以過一生。人生通常沒有輸贏,你以為贏的時候,常常是輸了。人生也不需要攀比,你覺得快樂就快樂,你覺得幸福就幸福,與寶馬豪宅真的沒一點關系。 有一次聽到一句醍醐灌頂的話“人最好的活法就是不要為難自己!” ![]() 我們都知道命運不是一條直路,它其實彎彎曲曲,有時柳暗花明,讓我們絕望。每個人的人生中,一定有絕望、迷茫的時刻。有時我們看不到光,有時我們眼前伸手不見五指?!八蛔屛蚁潞?,也不讓我扎根,他不讓我絕望,也不讓我有希望,他讓我好起來了,最終卻壞到底……”但是你要相信,這不是終點,前方一定有路,堅持往前走就對了,前方,命運定安排了光明,在你暫不可見的某一個地方,等你。 按《命運》的說法,你還可以拿起筆,寫點什么。因為“筆能點開天地,為靈魂開路”。 其實,人從出生開始就許多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比如性別、家庭、父母、智商、性格……包括機遇,你在什么時間遇到什么人,都是無法斷定的。還有很多東西,你可能認為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其實那是一個時代的成就,也可以說是命運的饋贈,所謂有一顆感恩的心非常重要。沒得志的時候無需抱怨,富貴發達也不能恥高氣揚,而是要設法運用掌握的權力、金錢、資源等去回報社會,力所能及地幫助更多的人!這一點至關重要。人始終要懷有一顆感恩心,知道那些所謂的成就,并不是表面上全是自己努力得來,而是周圍的環境、人等等外在因素成全了你。人要知道感恩,大了說要感恩時代、社會等大環境,小處說就是你的父母、老師、領導、同事等身邊的普通人。一個人的成就正是這些所有這些因素疊加的結果。 《命運》里,阿太的婆婆,就是那個神神叨叨的,可以和神鬼對話的神婆說“傻孩子,再告訴你一個秘密啊——只要我們還活著,命運就得繼續,命運最終是贏不了我們的。它會讓你難受,讓你絕望,它會調皮搗蛋,甚至冷酷無情,但你只要知道,只要你不停下,它就得繼續,它就奈何不了你……我們終究是自己命運的母親。” 當《命運》占領我的書桌時,我感覺到它要告訴我許多的悄悄話,而我不得不聽: 我婆婆說:你發現了嗎?想結果的花,都早早地低頭。 我哭著說:我低頭了啊,我很早就低頭了啊,為什么我還是結不出果? 我婆婆笑瞇瞇地看著我,說:我可憐的屋樓,不是低頭的花全部都能結果的。我們都要活到最后才知道,我們是不是能結果的那朵花。 …… ![]() 二 我們終將生下自己的命運 我們終將是自己命運的父親母親。 我們??鄲朗?,并把這一切歸咎于命運的安排。大部分人都難以成為歷經千山萬水,歸來仍然萬丈光芒的人??傆幸恍┤嗽谠庥鲆环煺酆?,選擇躺平。 我不支持所謂的“躺平”,命運有時會對我們惡語相加,有時會抽打我們,讓我們體無完膚。但是你要知道,沒有桂冠不是由荊棘編成的,只有趟過泥濘才能摘取。人的一生自己能決定的,也許只有5%,有95%的,是我們決定不了的,你的努力也許是那5%的一個支點,撬動那95%的命運。把眼前的每一件事做好,就是實現夢想最務實的方式。如果我不主動努力打開命運的寶箱,就不知道命運會給我哪些寶貝。所以正視命運絕不是要一味地順從。該努力的不能停息,該奮斗的要依然堅持。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無論命運將指向何方,我們都必須走好腳下的路。命運給我們的考題,就是腳下的路,比如在艱難的時候,你得堅持活下來。至于選擇,你無論如何選擇,只要努力過,就是正確的。有的人把一塊地當作一個世界,有的人把一個世界當作一塊地,哪有什么對錯。 崇達說,命運不會只是條潺潺流淌的溪流,它會在經過某個山谷時就突然墜落成瀑布,還可能在哪個拐彎后就匯入大海消失不見了。 蔡屋樓——故事的主角,活到九十九歲,經歷了許許多多的苦難,但是堅韌的她一路走了過來。神婆傳達命運的口諭說她命中無子無孫,她依然樂觀地生活,與困苦做斗爭,直到有一天子孫滿屋:那個晚上,我又沒睡著。我看看左邊,看看右邊。我看看我阿妹,看看西來、麗明,看看北來、惠瓊,看看百花、水得,看看孩子們。他們都是我的孩子,我有這么多孩子了。 讀完書時,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仿佛有一個干癟癟的老太就站在我邊上。不,是坐著一個藤椅,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她似乎想讓我相信命運,她又似乎在鼓動和與她一樣,去和命運打架;有時我覺得她贏了命運,有時我覺得也許命運就是這么安排的。 最后,她又和我說了一句話:肉體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 最后,我還是合上《命運》,把書還了,然后按我自己的想法,走好當下一步,過好看得見的日子。 就這樣,就這樣對待命運,就是最好的命運! ![]() 三 阿太一直相信命運是自己生下的,我也相信。美國一位名人說:我們是自己命運的創造者。張岱年說所謂命運是經過主觀努力之后仍不可超越的客觀限制,必須是盡人事,才能知天命,天命不是完全預定的。所以命運不是放棄,而是努力。命運不是運氣,而是選擇。命運不是等待,而是把握。 通常來看,阿太最好的機會應該是去馬來西亞。一家人興高采烈、浩浩蕩蕩地來到機場,才發現少了妹妹的一張票。阿太沒有猶豫,把機會讓給了妹妹,自己帶著百花留了下,繼續伺候著海邊的那塊紅土地。繼續喝著地瓜湯,吃著地瓜干,繼續放著地瓜屁,繼續干她的裝卸工。 阿妹在馬來西亞繞了轉,又回來了。北來回來了,西來回來了,一家都回來了。北來走了,西來走了……一家都走了,阿太還沒走。 九十九,是中國人仰望的數字。阿太終于走了,笑著,沒有悲傷。 我還有許多話要說,但是這文章寫完了。 寫于2月19日晨光中。 ![]() 有關注,不停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