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12 美國和巴西 考點熱度 ★★★★☆ 一、美國 1.地理位置 (1)緯度位置:地跨北寒帶、北溫帶、熱帶三個溫度帶(夏威夷州位于大洋洲);主體部分位于北溫帶。北極圈穿過阿拉斯加州,北回歸線穿過夏威夷州。 (2)海陸位置:主體部分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鄰加拿大,西南鄰墨西哥。 2.領土組成:本土和2個海外州。 3.自然環境 (1)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平原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一半以上。耕地廣大,約占世界耕地總面積的10%。 西部:世界上最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山脈是落基山脈; 中部:中央大平原; 東部: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 (2)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東南沿海為亞熱帶濕潤氣候,西部沿海有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在西部山地還有高原山地氣候,靠近墨西哥的西南部地區有熱帶沙漠氣候。 (3)河湖 ①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長河,也是美國第一長河。 ②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各湖湖水有水道相通,并通過圣勞倫斯河流入大西洋。其中蘇必利爾湖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 4.移民國家 (1)人種: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主要人種是白種人。 (2)華人華僑:分布廣泛,主要集中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 5.農業生產 (1)特點:機械化、專業化。 (2)農業帶:有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小麥區、玉米帶、乳畜帶、混合農業區、棉花帶、亞熱帶作物帶等。 6.工業發展 (1)特點:完整的工業部門體系,產品種類齊全,產量大,技術先進,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化國家。 (2)主要工業區及主要工業城市。
(3)高新技術產業:位于舊金山東南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4)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 二、巴西 1.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它絕大部分國土位于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是世界上占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境內1/3是世界第一大平原——亞馬孫平原,為熱帶雨林氣候;2/3是世界第一大高原——巴西高原,為熱帶草原氣候。 (2)巴西人口眾多,最顯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種人數量多,黑白混血種人約占40%,僅次于白種人。 (3)狂歡節、桑巴舞是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足球是巴西人們最喜歡的一項運動。 2.發展中的工農業 巴西大部分領土位于熱帶,氣候濕熱,地形平坦,具有種植熱帶作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1)從葡萄牙殖民者進入巴西,巴西的經濟長期依賴農礦產品的生產。 (2)巴西盛產木材、甘蔗、咖啡、柑橘、天然橡膠、黃金和金剛石等農礦產品。其中一些農礦產品的出口,尤其是咖啡的大量出口,給巴西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外匯,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較為豐厚的資金。 (3)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巴西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工農業大國。鋼鐵、汽車、飛機制造等躋身于世界重要的生產國行列。咖啡、甘蔗、柑橘是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 3.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 (1)雨林的作用:亞馬孫河流域分布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涵養水源、調節全球氣候、提供木材、保護土壤、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環境等。 (2)環境問題:為了修建公路,把公路沿線的優良木材席卷而去;為了發展采礦業、開辟大型農牧場,大量砍伐森林;墾荒者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種方法開荒種地等。 (3)破壞的后果:森林遭受破壞,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銳減,影響全球的氣候。 (4)保護措施:設立“印第安人保護區”、“生態保護區”、“森林公園”等各種形式的雨林保護區;采取新的手段控制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亂砍濫伐行為;與聯合國相關組織聯合提出一項全球行動計劃——減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 考向一 美國農業帶及發展條件 1.影響農業的因素 要分析農業帶的分布及發展條件,首先要了解影響農業分布的主要因素,然后從影響因素入手具體分析。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條件(氣候、地形、土壤等)、技術條件(農業技術裝備、勞動力素養等)、經濟條件(市場、勞動力、交通、工業及城市條件等)、社會條件(政策、體制等)。 2.農業帶與發展條件 美國充分利用其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技術優勢,發展成為世界農業大國。農業帶的發展條件如下:
下圖示意美國農業帶分布,讀圖完成1—4題。 1.美國的首都是 A.舊金山 B.洛杉磯 C.華盛頓 D.紐約 2.甲所在的農業帶是 A.亞熱帶作物帶 B.棉花帶 C.乳畜帶 D.玉米帶 3.圖上信息反映美國農業特點的 A.地區專業化 B.生產過程機械化 C.生產科技化 D.產品高度商品化 4.影響乙、丙兩個小麥區自然條件的主要差異是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熱量 【答案】1.C 2.C 3.A 4.D 【解析】1.華盛頓是美國的首都。故選C。 2.甲所在的農業帶位于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區,是乳畜帶。故選C。 3.美國根據自然和經濟條件,重點發展一種和幾種農產品的專門化生產,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農業帶,這充分體現了美國農業的地區生產專業化的特點。故選A。 4.讀圖可知,圖中乙是北部小麥區,丙是中部小麥區,兩地由于緯度不同,種植小麥的時間不同,北部的是春小麥,中部的是冬小麥,影響兩個小麥區自然條件的主要差異是熱量。故選D。 考向二 巴西熱帶雨林 亞馬孫河流域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的條件 (1)從緯度位置看,赤道橫貫亞馬孫河流域,熱量條件優越。 (2)從大氣環流看,亞馬孫河流域大部分處于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下,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豐沛。 (3)從地面狀況看,亞馬孫河流域的南、北、西三面為高原、山地,東面向大西洋敞開,由東北、東南信風從大西洋吹送來的濕熱氣流匯集內陸,在西部山地的抬升作用下形成了地形雨,同時東岸又有暖流經過,更增加了該地區的濕潤程度。 (4)亞馬孫河流域處于拉丁美洲大陸最寬廣的部位,這也是該地區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的條件之一。 讀“熱帶雨林中的水循環”圖,回答1—3題。 1.圖中所示森林分布在 A.日本 B.俄羅斯 C.美國 D.巴西 2.熱帶雨林對當地的影響主要是 A.當地50%的大氣水來自于雨林 B.形成降水的水汽全部來自于海水的蒸發 C.雨林是個巨大的儲水庫,保存全部降水 D.大量水汽被帶離雨林地區,當地降水稀少 3.為實現對熱帶雨林的持續保護,應該 A.全面禁止對森林的砍伐 B.禁止木材的流通和買賣 C.建立保護區,逐步退耕還林 D.修建道路和賓館,吸引游客 【答案】1.D 2.A 3.C 【解析】1.根據圖中的降水形式可知屬于對流雨,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地區,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位于巴西的亞馬孫平原。故選D。 2.讀圖可知,當地50%的大汽水來自于雨林,形成降水的水汽50%來自于海水的蒸發,雨林是個巨大的儲水庫,但不能儲存全部水,該地全年高溫多雨,降水豐富。所以正確的是A。 3.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為實現對熱帶雨林的持續保護,應該有計劃的開發和補種,建立保護區,逐步退耕還林。故正確的是C。 讀“美國本土地形示意圖”,完成1—3題。 1.圖中①、②、③數字所處的海域,排列正確的是 A.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灣 B.大西洋、墨西哥灣、太平洋 C.太平洋、墨西哥灣、大西洋 D.墨西哥灣、大西洋、太平洋 2.美國的陸上鄰國④、⑤分別是 A.加拿大和巴西 B.加拿大和墨西哥 C.俄羅斯和墨西哥 D.墨西哥和加拿大 3.有關美國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西部是高大的山系 ②中部是廣闊的平原 ③地勢南部高、北部低 ④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20·云南省個舊市第二中學初一期中)美國是世界上重要的農業大國,在農業生產上形成了小麥區、玉米帶、乳畜帶等農業區,這體現了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是( ) A.區域專門化 B.高度工業化 C.高度商品化 D.高度機械化 (2020·山東省初一期中)下圖示意美洲地區,讀下圖完成5-8題。 5.洲界①是( ) A.巴拿馬運河 B.蘇伊士運河 C.馬六甲海峽 D.土耳其海峽 6.下列地點位于熱帶雨林區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美洲地區生物種類多樣的原因有( ) ①緯度跨度大 ②平均海拔較低 ③河流水量大 ④地形復雜多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在甲地能看到的獨特自然景觀是( ) A.午夜的太陽 B.成群的企鵝 C.成片的椰林 D.金色的沙漠 (2020·河南省初一期中)讀北美洲氣候分布圖,回答9-10題。 9.北美洲的氣候特點是( ) A.季風氣候顯著,熱帶氣候面積廣大 B.氣候單一,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廣大 C.熱帶氣候為主,各地氣候差異大 D.氣候復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廣大 10.北美洲溫帶海洋性氣候沿西海岸南北狹長分布,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的影響 B.海陸位置的影響 C.季風的影響 D.緯度位置的影響 11.(2020·山東省泰安第六中學初二期中)下圖中能正確反映美國中部自西向東地勢起伏的剖面圖是 A. C. 12.(2020·山東省初二零模)有一位美國農民,他種的田地比我們這里一千人種的田地面積還大.一天,他來中國旅游,中國老農好奇的問:“你一個人種那么多的田地,還有時間出來玩?看你的手上沒有一點老繭,不像個做事的農民。”下面是一位翻譯的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A.美國耕牛多 B.美國雇了大量外籍工人做事 C.美國農業生產各個過程和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和專業化 D.美國自然條件好,種子播下去,不需要人管 (2020·山東省初三期末)下圖為拉丁美洲示意圖,拉丁美洲是指墨西哥及其以南的地區。讀圖回答13-15題。 13.A處為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它是 A.巴西 B.阿根廷 C.巴拉圭 D.秘魯 14.B河流域主要氣候類型是 A.熱帶草原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 D.地中海氣候 15.關于圖中地理事物,所示正確的是 A.B——亞馬孫河 B.C——白令海峽 C.①——大西洋 D.②——亞馬孫平原 讀下圖,完成16—18題。 16.里約熱內盧將成為奧運史上首個主辦奧運會的( )城市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D.亞洲 17.下列有關巴西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城市、人口集中在大西洋沿岸 B.巴西大部分地處南溫帶 C.里約熱內盧是巴西首都 D.巴西黑色人種數量多 18.全世界都希望巴西重點保護的自然環境是 A.熱帶草原 B.熱帶雨林 C.亞寒帶針葉林 D.溫帶草原 讀下圖,回答19—20題。 19.河流流量與流經地區的氣候、流域面積、支流多少等因素有關。上圖中④河流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對其原因的分析,正確的組合是 ①人口稀疏,用水少 ②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炎熱多雨 ③支流多,流域面積廣 ④流經平原地區,水流平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巴西的大城市集中分布于東南沿海地區,對其原因的分析,正確的是 A.東南沿海地區交通便利,開發歷史比較悠久 B.東南沿海地區氣候更加濕潤 C D.東南沿海地區水資源豐富 21.當我國正值隆冬季節時,巴西高原是 A.正值旱季,晝長夜短 B.正值雨季,晝短夜長 C.正值雨季,晝長夜短 D.正值旱季,晝短夜長 讀“巴西礦產和農作物分布圖”,完成22—25題。 22.下列關于巴西的說法不確的是 A.北部亞馬孫河水量大 B.北部為平原,人口密集 C.鐵礦資源豐富 D.南部比北部氣候涼爽 23.巴西是天然橡膠的故鄉,天然橡膠主要分布在 A.北部雨林地區 B.高原內部 C.東南沿海地區 D.河流入海口處 24.巴西有三分之一的汽車用酒精 (來自甘蔗加工)作燃料,與這種現象無關的是 A.政府支持開發清潔能源 B.巴西甘蔗產量大 C.利于改善環境質量 D.巴西鋼鐵工業先進 25.為實現對熱帶雨林的持續保護,巴西應該 A.全面禁止砍伐行為 B.建立雨林保護區 C.在雨林中修路,方便交通 D.禁止木材買賣 26.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巴西致力于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的開發。由于開發不當,產生了“修路采礦開牧場,燒荒種地砍樹忙”的亂象。巴西肆意開發亞馬孫熱帶雨林,致使全球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以下屬于開發熱帶雨林造成的是 ①水土流失嚴重 ②土地荒漠化嚴重 ③影響全球氣候 ④珍貴的野生動物遭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020·云南省中考)讀下圖美國沿40°N地形剖面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地勢東西高,中間低 ②地勢南北高,中間低 ③甲地是玉米帶 ④甲地是畜牧業和灌溉農業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湖南省中考) 讀北美洲大陸沿40°N及南美洲大陸沿20°S地形剖面示意圖,完成下2-3題。 2.關于南、北美洲地形地勢敘述,正確的是( ) A.阿巴拉契亞山脈位于北美洲西部 B.北美洲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C.美洲西部山地屬于科迪勒拉山系 D.南美洲地勢東高西低 3.美國農業生產區域專門化程度較高,沿40°N的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春夏氣溫較高,適合發展的農業帶(區)主要是( ) A.棉花帶 B.乳畜帶 C.亞熱帶作物區 D.玉米帶 4.(2020·遼寧省中考)讀美國本土地形與農業帶分布略圖,位于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區附近的農業帶是( ) A.棉花帶 B.玉米帶 C.小麥帶 D.乳畜帶 (2020·山東省中考) 讀美國地形示意圖(下圖),完成5-6題。 5.關于美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 B.美國平原面積狹小 C.降水水汽主要來自太平洋 D.密西西比河航運、灌溉效益極低 6.冬季,來自北部的冷空氣有時可長驅南下直達新奧爾良,形成大風寒潮天氣。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是( ) A.與東西跨經度廣有關 B.與西部高大的山系有關 C.與中部遼闊的平原南北縱貫有關 D.與東西兩側瀕臨大洋有關 (2020·遵義學業考)熱帶雨林是地球上重要的原始森林,它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有“地球之肺”的美譽。據此完成7~8題。 A.美國 B.中國 C.埃及 D.巴西 8.熱帶雨林的作用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云南省中考)下圖為南關洲部分區城及相關氣候責料示意圖,據此完成9-10題。 9.讀圖推測亞馬孫河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大,水流平穩 B.水量小,含沙量大 C.水量大,夏汛冬枯 D.水量小,水流湍急 10.關于巴西自然環境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 A.有世界最大的針葉林帶B.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 C.有豐富的鐵、煤、石油D.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2020·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考) 讀“甲、乙兩國輪廓示意圖”,完成11-13題。 11.下列關于甲、乙兩國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特征共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全部領土都位于南半球 B.高原所占國土面積比重大 C.地中海氣候區面積廣大 D.河網密布,河流流量大 12.下列關于甲、乙兩國社會經濟環境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為發展中國家,乙為發達國家 B.甲國經濟以農業為主,乙國高新技術產業發達 C.甲、乙兩國首都所在地的地形類型不同 D.甲國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乙國以玉米為主 13.下列關于甲、乙兩國居民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都以黃色人種為主 B.人口都超過1億 C.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 D.通用語言都為英語 14.(2020·杭州市學業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圖1為巴西略圖,圖2為巴西利亞氣溫、降水量和里的熱內盧氣溫統計圖。 材料二:巴西利亞利用當地地形,筑壩截住周圍幾條河流的河水,形成了一個面積達40多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 (1)甲是 (河流名稱),該河流注入 (大洋名稱)。 與里約熱內盧相比,巴西利亞緯度較低,年平均氣溫較 (“低“或“高“),主要是因為巴西利亞 。 (2)結合巴西利亞的降水季節變化特點說明其建設人工湖泊的作用。 。 15.(2020·湖南省中考)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2020年初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酵。至4月11日,美國確診病例數、死亡病例數都居全球首位。美國農產品銷售價格受到疫情的嚴重沖擊,牲畜收購價格持續下滑,有些美國牧場主不得不將無法推向市場的牛奶倒掉。 材料二:美國略圖(如下圖) (1)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各國移民經過長時期的融合,形成統一的_______民族。字母A是美國遠離本土的____州。 (2)美國最大城市_____及其周邊城鎮,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疫情在這里爆發的主要原因可能有_____(填序號,多選) ①經濟發達,人口密度大 ②以白色人種為主 ③交通便利,人口流動性大 ④氣候溫暖濕潤 (3)將牛奶倒掉的美國牧場主,最有可能位于_____農業帶(填代號),該農業帶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是_____。 (4)下列有關美國的敘述,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 A.地跨兩大洲,瀕臨三大洋 B.本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C.東西兩側為山地,且東高西低 D.農業生產實現了機械化和專業化 考點沖關 【答案】1.D 2.B 3.C 【解析】1.由圖可知,圖中①是位于美國南部的墨西哥灣,②是位于美國東部的大西洋,③代表的是美國西部的太平洋,故選D。 2.美國位于北美洲中部,除本土48個州以外,在海外還有兩個州,其中④是美國北部的加拿大,⑤是美國以南的墨西哥,故選B。 3.關于美國地形特征的敘述,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廣闊的中央平原,地勢是東西高、中間低,中間地區是北部高、南部低,故選C。 【答案】4.A 【解析】4.美國每個地區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重點發展一種和幾種農產品的專門化生產,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農業帶,這充分體現了美國農業的區域生產專門化特點.故選A。 【答案】5.A 6.C 7.B 8.A 【解析】5.①為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所以A正確;蘇伊士運河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所以B錯誤;馬六甲海峽是位于東南亞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的海上通道,所以C錯誤;土耳其海峽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所以D錯誤。故選A 6.根據圖可知甲位于北極圈以北,氣候為寒帶氣候,A錯誤;乙地位于墨西哥灣沿岸,氣候為亞熱帶濕潤氣候,B錯誤;丙地位于亞馬孫河流域,氣候為熱帶雨林氣候,C正確;D地位于巴西高原,氣候為熱帶草原氣候,D錯誤。故選C 7.緯度跨度大氣候復雜多樣,適合不同溫度帶生物的生長,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大的地區可以為各類生物營造棲息地和生存環境,生物種類豐富,所以①④正確;平均海拔較低,河流水量大,對生物多樣性影響不大,所以②③錯誤。故選B 8.甲地在北極圈以內,有極晝極夜現象,能看到午夜的太陽,所以A正確;企鵝生活在南極洲,所以B錯誤;椰林在熱帶地區,所以C錯誤;該地區常年被冰覆蓋,所以D錯誤。故選A 【答案】9.D 10.A 【解析】9.北美洲東西兩側高,所跨緯度廣,東西兩側的山脈阻擋了海洋暖濕氣流深入內陸,導致北美洲氣候復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故選D。 10.北美洲溫帶海洋性氣候范圍小,只是沿西海岸南北狹長分布,這是因為西部高大的山脈阻擋了太平洋暖濕氣流深入內陸,使溫帶海洋性氣候的范圍很小,故選A。 【答案】11.B 【解析】11.美國地形分為三列: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山地和高原。讀圖可知,選項B符合其地勢特點:西部高、中間低、東部緩。根據題意。選B。 【答案】12.C 【解析】12.美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和專業化程度高,導致美國農業生產效率高,故C正確。故選C。 【答案】13.A 14.C 15.A 【解析】13.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巴西。選項A正確。 14.B河流是亞馬孫河,其流域主要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選項C正確。 15.圖中B是亞馬孫河,選項A正確。C是墨西哥灣,選項B錯誤。①是太平洋選項C錯誤。②是巴西高原,選項D錯誤。 【答案】16.B 17.A 18.B 【解析】16.里約熱內盧是巴西最大的港口,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所以里約熱內盧將成為奧運史上首個主辦奧運會的南美洲城市。故選B。 17.從圖中可知,巴西的城市、人口集中在大西洋沿岸;巴西大部分地處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主要位于熱帶;巴西首都是巴西利亞;巴西白色人種數量稍多。故A符合題意。 18.巴西的亞馬孫平原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熱帶雨林,不斷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氣中補充氧氣,有“地球之肺”的美稱。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人們對它的濫砍濫伐,其面積在不斷地縮小。所以,全世界希望巴西著重保護的自然環境是熱帶雨林。故選B。 【答案】19.B 20.A 【解析】19.圖中④河流主要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該區域全年炎熱多雨,支流多,流域面積廣,使亞馬孫河成為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故選B。 20.巴西東南部地區氣候適宜,交通便利,開發歷史悠久,使其成為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地區。故選A。 【答案】21.C 【解析】21.由于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這樣就使地球上南北半球季節相反,當我國正值隆冬季節時,南半球的巴西高原是熱帶草原氣候,正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夏季,降水量豐富,是雨季,晝夜長短情況是晝長夜短,故選C。 【答案】22.B 23.A 24.D 25.B 【解析】22.關于巴西的說法,巴西北部的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北部是亞馬孫平原,氣候濕熱,人口分布十分稀疏;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鐵礦出口國,鐵礦資源豐富;南部大部分處于巴西高原,氣候比北部的更涼爽,故選B。 23.巴西是天然橡膠的故鄉,天然橡膠適合種植在高溫多雨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巴西北部的雨林地區,故選A。 24.巴西有三分之一的汽車用酒精 (來自甘蔗加工)作燃料,主要得益于巴西的甘蔗種植面積廣,政府提倡使用清潔能源,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巴西的大氣環境,與巴西鋼鐵工業發達無關,故選D。 25.為實現對熱帶雨林的持續保護,巴西應該建立雨林保護區,禁止砍伐、在雨林中修路和禁止木材買賣都是不科學的,故選B。 【答案】26.B 【解析】26.巴西境內的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在這生長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它通過光合作用,不斷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氣中補充氧氣,有“地球之肺”的美稱;肆意開發亞馬孫熱帶雨林,會使熱帶雨林面積逐漸縮小,水土流失嚴重,珍貴的野生動物遭劫,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進而影響全球生態環境,使氣候變暖,影響全球氣候,故選B。 直通中考 【答案】1.A 【解析】1.由美國地形剖面圖可以看出,美國的地勢是東西高、中間低,甲地是位于中部平原的玉米帶,畜牧業與灌溉農業區位于西部山區,故選A。 【答案】2.C 3.D 【解析】2.北美洲的地形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為高大的山地,中部為平原,東部為低緩的高地;南美洲西部為高大的山地,東部高原、平原相間分布。讀圖可知,阿巴拉契亞山脈位于北美洲東部;北美洲地勢東西高、中部低;美洲西部山地屬于科迪勒拉山系;南美洲地勢西部高,東部低,C對,ABD錯。 3. 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是世界上主要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并且實現了農業地區專門化,機械化水平高,效率高,產量大。美國的農業生產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沿40°N的中部平原位于溫帶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氣溫較高的地區,形成的農業帶是玉米帶,D對,ABC錯。 【答案】4.D 【解析】4.讀圖可得,位于美國東北部地區的農業帶是五大湖附近的乳畜帶,該地緯度較高,氣候冷濕,水源充足,適宜牧草的生長,加上人口和城市集中,消費市場廣闊。故選D。 【答案】5.A 6.C 【解析】5.美國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東部是低矮的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是高大的山脈,故A正確。美國平原面積大,故B錯誤。降水水汽主要來自大西洋,故C錯誤。密西西比河航運價值高,灌溉效益也高,故D錯誤。 6.美國中部是地勢低平的大平原,來自北部的冷空氣無高大山脈阻擋,可直達新奧爾良。 【答案】7.D 8.A 【解析】7.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巴西北部的亞馬孫平原覆蓋著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 8.熱帶雨林有巨大的環境效益,有“地球之肺”之稱,熱帶雨林的作用有提供木材、調節全球氣候、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等。 【答案】9.A 10.B 【解析】9.亞馬孫河流域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因此導致亞馬孫河具有水量大,同時水流平穩的水文特征. 10.巴西分布著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而不是針葉林,故A錯。巴西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北部為亞馬孫平原,南部為巴西高原,故B正確。巴西有豐富的鐵礦,但是石油資源較少,故C錯誤。巴西的地勢特點是南高北低,南部是巴西高原,北部是亞馬孫平原,故D錯誤。 【答案】11.B 12.C 13.C 【解析】11.乙表示的巴西跨了南北半球,甲表示的澳大利亞全部位于南半球,故A錯誤。兩國的高原占比重都很大,故B正確。巴西沒有地中海氣候分布,故C錯誤。澳大利亞的河流稀少,流量小,故D錯誤. 12. 甲表示的澳大利亞是發達國家,乙表示的巴西是發展中國家,故A錯誤。甲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高新技術產業發達,故B錯誤。甲、乙兩國首都所在地的地形類型不同,甲國首都在平原,乙國在高原,故C正確。甲國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乙國以玉米為主,故D錯誤。 13.兩國居民都以白色人種為主,故A錯誤。澳大利亞人口約兩千萬左右,巴西人口超過了1億,故B錯誤。兩國的人口均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故C正確。甲國通用的語言是英語,乙國通用的是葡萄牙語,故D錯誤。 【答案】14.(1)亞馬孫河;大西洋;低;海拔高;(2)降水季節變化大、雨季人工湖泊可以蓄洪、防洪;旱季人工湖泊可以補充城市水源,調節空氣濕度。 【解析】14.本題考查巴西的河流、氣候、建設人工湖泊的作用等內容。 第(1)題,讀圖可知,甲是亞馬孫河,亞馬孫河發源于安第斯山脈,亞馬孫水系跨高溫多雨的赤道南北,向東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巴西利亞位于巴西高原,與里約熱內盧相比,巴西利亞緯度較低,但海拔高,年平均氣溫較低。 第(2)題,巴西利亞屬于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建設人工湖泊可以蓄洪、防洪;旱季人工湖泊可以補充城市水源,調節空氣濕度等。 【答案】15.(1)美利堅 阿拉斯加 紐約 (2) ①③④ (3)甲 氣候冷濕,適宜牧草的生長 (4) C 【解析】15.(1)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經過長期融合后,形成統一的民族是美利堅民族。故選B。 讀圖可知,A是阿拉斯加州,位于北冰洋沿岸。 (2)美國最大城市是紐約,紐約及其其周邊城鎮,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疫情在這里爆發的主要原因可能有這里經濟發達,人口稠密,交通便利,人口流動性大;氣候溫暖濕潤,有利病毒的傳播。 (3)牛奶來自于畜牧業,讀圖可知,甲是乳畜帶,最有可能位于甲農業帶,該農業帶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是位置偏北、氣候冷濕,適宜牧草的生長。 (4)讀圖分析可知,美國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兩大洲,瀕臨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三大洋,故A正確;本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故B正確;東西兩側為山地,且西高東低,故C不正確;農業生產實現了機械化和專業化。故D正確。根據題意選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