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堅持過一件你覺得有意義的事?我有,現在的我依然在堅持。 偶然間對我國的古建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起初只是覺得它們的樣子是我心目中中國美的樣子: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尤其那斗拱讓木頭之間的關聯從結構幻化成了獨特的中國美學。 當我知道梁思成和林徽因兩位先生和佛光寺東大殿之間的那些緣分后,更讓我明白:咱們中國古建筑的美不僅是建筑本身的建筑線條美,更動人的是他們背后那些讓人心馳神往動人的激勵人心的故事。 短暫的堅持讓我明白,無論是我國的古建筑還是建筑背后的那些故事都是華夏先祖留給我們最美好的文化底蘊。以后的我依然要堅持這件我覺得非常有意義的事,既然認定就放手去做,讓我們祖國獨有的東方文化之美被世界所看到。 這一期小明規整了小明家鄉山西非常精美的一些古建筑,小明也只是一個初步愛上古建筑的小小人物,請友友們多多指導,小明也會虛心接受,繼續學習。 大唐一直在中國,也在山西,從來不在日本1、南禪寺大佛殿 南禪寺大佛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唐代木結構建筑,殿內有數十尊唐代的彩塑,價值極高,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寺觀彩塑。 ![]() 南禪寺大佛殿 唐會昌五年滅佛,南禪寺由于規模較小,地處偏僻,又無歷史記載,幸免于難,1937年,梁思成一行人考察時發現了唐代建筑大佛光寺東大殿,由于當時交通和通訊不發達,離佛光寺只有46公里但年代更早的南禪寺未能被發現。 ![]() 南禪寺彩塑 我們現在看到的南禪寺在1974年至1975年整體風貌有過大修,丟失了很多重要的歷史信息,南禪寺近年也多劫多難,在1999年和2012年殿內的三尊彩塑和兩座石塔分別被盜,至今未追回,這也是一種悲哀吧,希望咱們山西的古建筑能夠引起重視。 2、佛光寺東大殿 山西五臺山臺外的佛光寺被梁思成先生稱為“中國第一國寶”。上世紀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一行苦苦尋覓終于發現佛光寺東大殿打破了日本學者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唐以及唐代以前木構建筑的斷言。 ![]() 佛光寺東大殿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唐大宗十一年(857年)重建,東大殿是我國第三早的唐代木結構建筑,它也是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木結構建筑,集中了唐朝四絕:唐朝的繪畫、書法、雕塑、建筑,在亞洲絕無僅有。 ![]() 佛光寺東大殿用材粗壯,斗拱碩大,屋面坡度平緩,出檐深遠,目前全國僅存90尊唐代泥塑,而東大殿的佛壇上就有35尊。 3、芮城廣仁廟正殿 廣仁王廟又稱五龍廟,廟前曾有五龍泉水,為當地灌溉之水源。因五龍之中的青龍又被稱為“廣仁王”而得名。廣仁王廟又稱五龍廟,為現存唯一的唐代道教廟宇,算是個孤品。 ![]() 重修年代為唐大和六年(832年)廣仁王廟距今已近1186年了,它比五臺山南禪寺大殿晚49年,早于佛光寺26年。正殿殿身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平面呈方形,臺基高1.2米,殿前無月臺,正面明間辟板門,兩次間為破子欞窗,兩稍間偏小。 柱頭斗拱為五鋪雙抄偷心造,各種斗欹部的幽度極深,拱瓣棱角顯明,內部擱架鋪作斗拱碩大,叉手長壯,侏儒柱細短,構成極平緩的廈坡,只有五臺山南禪寺可相比擬。殿內無柱,梁架全部露明。整個建筑結構簡練,古樸雄渾,顯示了唐代建筑風格。 山西古建筑之那些美輪美奐的塔
飛虹塔為中國佛塔的絕美之作,其位于山西省洪洞霍山的廣勝寺中,相傳其與寺同建于東漢年間,后來屢經重修,成為如今我們所見的這個樣子。 ![]() 飛虹塔 飛虹塔為八角形樓閣式磚砌琉璃塔。共十三層,高47.31米,十字歇山頂,塔剎為寶瓶式銅鑄。相輪為鐵鑄,琉蘇為綠色琉璃。建于漢代。現存為明代重建塔。 順道一提:飛虹塔, 是我國所保存的最為完整之大型琉璃古塔, 也因其制造工藝中的塔身全部應用了琉璃裝飾, 故而又被人們稱作琉璃塔。在古代文獻《法苑珠林》中記載, 飛虹塔是為我國當時存放十九座的佛真身舍利塔之一。
中國有一件寶貝,我國著名的近代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連照片都來不及看到,僅從一句民謠中就把它奉為永遠的神:“滄州獅子應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它的名字:山西應縣佛宮釋迦塔。也叫“應縣木塔”它是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木塔,也是世界三大奇塔之一。 歷史上,木塔不易保存,要么毀于火災,要么塌于地震,要么倒于戰火,而應縣木塔歷經40多次地震,200多次炮彈襲擊后,還穩穩的站立了967年。全塔3000噸木制,不用一根釘子,建到65米之高。 當你站在塔底向上看,全塔54種斗拱,一叢一叢,宛如佛陀的坐蓮在天際淀放,古人說那叫百尺蓮開。 真正把木塔奉為神需要把木塔拆開,從外面看木塔僅有五層,六個屋檐,一層層拋開。,其實這是一座九層木塔,五明四暗。 ![]() 其中四層藏于屋檐,是為了更好的抵擋風力,抵抗震動。 ![]() 一塔沖天固太基 云霄之上挽朝夕 狼煙幾度終無恙 風雨千年始不移
汾陽文峰塔建于明末清初,位于山西省汾陽市城區以東2公里的建昌社區,該塔共十三層,維修后精確高度為84.970米(維修前殘高80.12米),雄偉挺拔,高度位于中國磚結構古塔之首。是中國文峰塔中的杰出代表。 ![]() 文峰塔也稱“風水塔”“文筆塔”全國各地以“文峰”二字冠名的塔有許多,在我們山西汾陽也有這么一座塔,一般來說建造文峰塔的目的有三個:
從遠處觀看這座塔現在已經有點傾斜了,走到塔下,有一塊寫著“天下第一塔”的石頭 ![]() 文峰塔是古代人民為使當地文峰文脈順達多出人才根據風水理論而建的,具有觀賞性和標志性雙重寓意的建筑,在全國各地屢有新建。 文峰塔建造的起因是儒家所倡導的科舉制度,也是明清以來儒釋道三種思想共同做有下的產物。汾陽的文峰塔做為明清時期的古建筑在2006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第六期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海會寺海會雙塔 您見過明代的琉璃寶塔嗎?在海會寺就有這么一座。 海會寺亦名龍泉寺,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城東北15公里大橋村西,為陽城縣境內主要寺院之一。該寺創建于唐,初名郭峪院,唐昭宗乾寧元年(894年)賴賜名額為“龍泉寺”,后歷代重修,增修,規模宏大,明清之遐邇聞名。 1、千佛塔 低一些的建于唐朝,也稱“唐塔”。這座塔經過1000多年的滄桑歲月,這座塔的地基已經開始下沉,也向西傾斜,感覺比現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都要結實。它也被譽為“中國比薩塔”。但是我特別不喜歡這個稱呼,它可是要比比薩塔的建筑時間還要早幾百年,個人認為,在古建筑這一方面,西方的還真不如咱們東方的古建筑。這座塔創建于唐末梁初,距今已有1000多年,該塔為六角石級,工藝十分精湛,造型很古樸。塔外建筑密布佛龕,龕內嵌滿坐佛,因此又稱其為千佛塔。 ![]() 據說這座塔是順慜禪師圓寂后,他的弟子為其建造的舍利塔。 2、如來塔 在千佛塔的右面這座高大的琉璃塔叫如來塔。這座塔建于明朝嘉靖、隆慶年間,是仿造西湖南面月輪山的六和塔,這兩座塔相互差了幾百歲,卻又相伴了幾百年。如來塔為八角十三層,高50多米,塔的各層都設有內室,在內室之外厚厚的塔壁上有螺旋形的通道,盤旋而上就能到達塔頂,各層都有斗拱,重檐和塔身,三者之間設計非常合理,在每層的檐角都掛有鐵鈴,微風吹拂,能聽到悅耳的聲響,這些都是和西湖六和塔相似之處。 ![]() 但是這座塔在仿造的時候又有創新,使這座塔更加精美,更加俏麗,當年建造者在塔身上增加了許多琉璃構建,特別是在塔的第十層,整整一層向外支出一圈平座,周圍圍著琉璃欄桿,形成了一座瑰麗的懸空樓閣。 精美華麗,美不勝收,這在 樓閣式塔中是極為罕見的,被譽為“國之珍寶”。 這兩座寶塔建在海會寺,海會寺是在唐昭宗乾寧元年(894年)皇帝下旨命這里為龍泉市,到了北宋年間,宋太宗趙光義又賜名“海會市”寺內兩座寶塔也被起名叫做“海會雙塔”又稱唐明雙塔。 世界文化遺產——一古城兩寺院平遙,一座活著的城,絕世而獨立,歷久而彌新,這里浸透著千余年沉淀下來的歷史,是我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完整的古城,總面積225平方公里,至今還居住著42萬居民,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1997年,平遙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01、平遙三寶之一——古城墻 平遙古城墻周長約6公里,有3000多個垛口,72座敵樓。現在的古城墻是明洪武三年擴建時的原狀,經歷了戰爭的洗禮,它的墻體早已傷痕累累,但遠望還是那么堅強毅力,雄風猶存。 ![]() 02、平遙三寶之一——鎮國寺 鎮國寺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殿內的五代時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藝術珍品。 ![]() 平遙鎮國寺 鎮國寺,位于山西省平遙縣城東北15千米的郝洞村,始建于五代北漢天會七年(963年)。初名“京城寺”,明嘉靖時改稱“鎮國寺”,延用至今。寺廟經金、元、明、清多次重修、重建,現存寺院共有兩進院落,坐北朝南。 鎮國寺的建筑,以萬佛殿為最早,雖經歷代多次重修,但仍保持了五代時的風貌,是中國佛教寺院中現存的三處五代建筑之一,其中的彩塑,更是全國寺廟殿宇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鎮國寺的創建,無疑對研究五代史提供了寶貴的史料。這個時期,北漢僅僅擁有山西中南部的一小片領土,無力同后周王朝政權抗衡,便大力提倡崇信佛教,為求得佛祖庇佑,在所轄境內大修佛寺。鎮國寺內有不少文物提供了寶貴的研究史料。如東西碑亭五代時期的半截碑,殘缺不全的文字中,記載了北漢小朝廷的宮廷斗爭,對研究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有著重大的參考價值。 ![]() ![]() ![]() ![]() 03、平遙三寶之一——雙林寺 寺創建年代待考,據寺內現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記載,中都寺創建于北齊武平二年(571年),后毀于兵火,宋時修葺一新,并取佛經上“佛陀雙林入滅”之說,更名為“雙林寺”。以后明景泰、天順、弘治、正德、嘉靖及萬歷年間予以重建,清道光、宣統年間曾進行過多次葺補。現存建筑多為明代建造,塑像亦多為明代作品。 ![]() ![]() ![]() ![]() 雙林寺的彩塑大都屬明代作品,現存完好者1500余尊。為我國彩塑的精華,專家譽為“東方彩塑藝術的寶庫”。在我國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頁。 平遙是中國古代商業中著名的“晉商”發源地之一,清代道光四年,中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雛形。“日升昌”票號在這里誕生,當時一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 ![]() 日升昌 春來秋又去,歲月流逝,留不走城墻河畔的山河璀璨;人來又人往,熙攘的人群,點亮了古城的燈火絢爛。 城美、人善、開放、包容的古城平遙許你一場春暖花開。 山西飛云樓,最美山西古代樓閣位于山西萬榮縣的飛云樓,建于明代,距今約500年,屬于東岳廟的附屬建筑,是山西省現存最漂亮的樓閣之一。 ![]() 樓高3層,23米,為全木構建筑,與應縣木塔并稱為“南樓北塔”屋頂為十字歇山頂,造型豐富美觀,無論從那一個角度看都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 聽當地人說,飛云樓進行過落架大修,拆卸并登記每一個建筑構件,整個樓被拼接完之后,總是多出來幾個建筑構件,同時飛云樓也出現在《江南百景圖里》。 中國現存最早皇家園林——太原晉祠你知道古人表達感恩的頂級方式是什么嗎?修祠堂。 ![]() 太原西南懸甕山麓,晉水源頭,有一片古建園林,統名“晉祠”這里山環水繞,古木參天,西周叔虞來到此地治國有方,百姓從此豐衣足食,為表感激,百姓為他修建晉祠,唐帝改國號為晉,于是晉人便有了根。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凡為晉人做過大貢獻者,晉人在這里都為他們留有一席之地,晉祠也成為了晉人的感懷之所。 ![]() 人生于天地之間,戴天地之大恩,時時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最為可貴。 為什么我們一定要去看一看還存世的中國古建筑呢?人生不過百年,那些綿延千年的古建筑,能讓你看到古人的大氣,讓你一次又一次感知我們的文化自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