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讀多了,你會發現自己正經歷著精神和靈魂的偉大蛻變。讀書是豐富內在,讓我們與世界鏈接和碰撞的最佳武器。為了呼吁大家多讀書,讀好書,在4.23世界讀書日這天,Peter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場高能量的讀書直播饕餮盛宴。5位讀書大咖與Peter老師連麥,分別從不同角度,全方位地暢聊了讀書的價值和意義,不僅有具體落地的閱讀實操方法,還有思維認知的深度解析。道與術的完美結合,讓整場直播全程高能,場關破千,熱度破萬,賓主盡歡,聽得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即使4個小時,大家依然意猶未盡,紛紛表示價值連城,收獲頗豐。 今天,我把自己的3點重要收獲,分享給大家。  股神巴菲特曾說:“一個人一生如果想要獲得過人的成就,注定與讀書和終身學習形影不離。”因此,不管你處于哪個年齡階段,學習都不是一個完成時,而是進行時。昨晚的連麥嘉賓中,有70多歲的寶太創始人錢姨,50多歲的孝道文化傳承人曉華姐,40多歲的親子閱讀教練因欣老師、高效閱讀教練房軍大哥,以及30多歲的社群運營官慧子老師。智者見山,愚者見淵。不同的人,經歷不同,職業各異,思想碰撞精彩無疑。Peter老師與錢姨在暢聊的過程中,從深層次道出了生命的意義:保持中庸思維,知足常樂的同時,要恰到好處地做到勇猛精進,借事煉心,借假修真,從而尋找未知的自己,活成獨一無二的人生版本。曉華姐通過經典書籍《弟子規》,從孝道層面以及利他的踐行方面,告訴我們:力量就是空間,空間大了力量就強了,愿力決定能力。因欣老師從傳統文化,以及兒童閱讀方面,講解了辯證思維的重要性:把人生中遇到的每一次困境和困難,都當作修煉自己的機會。你會發現念頭一轉,一切便會豁然開朗。房軍大哥作為高效閱讀教練,則是從專業的閱讀方法,以及如何緩解買書焦慮等方面,讓我們明白了:深度思考以及用心踐行,才是讀書的最高境界。慧子老師從稻盛和夫的《心》出發,告訴我們,心性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一切始于心,終于心。人生的意義在于提升心性,磨煉靈魂。不斷地學習和讀書,提升了她們的眼界和格局,既豐富了自己,又愉悅了他人。“我認識的聰明人,沒有一個每天不閱讀,一個都沒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當你始終保持著讀書的習慣,學習的熱情,那么,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會尋找到那條屬于自己人生的星光大道。  法國數學家帕斯卡爾曾說過:“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你的思想決定了你的行為習慣,甚至會改變你的性格命運。Peter老師就是一位思想境界極高的人,不管是為人處事,還是搭建平臺,他都能站在更高的維度,看到未來的方向。昨晚直播中,Peter老師與錢姨連麥時,根據她背后的字畫:活在當下,學無止境,樂在其中。現場結合生命的意義,做了深度地剖析,他借用12個字,提煉出相對應的三顆心:感恩心、精進心和歡喜心。最后,老師還延伸至修行的層面,修行就是轉念,修行就是聚焦當下,修行就是活出生命的意義。大家都直呼看的激動,聽的過癮,問出了精彩,答出了輝煌。這也是Peter老師能在短短的幾年內,從一名寫作小白蛻變成一名個人品牌商業教練的根本原因:思想深遠如哲人,高尚正直比武士。相信在Peter老師的引領下,寫作365平臺一定會以乘法倍速發展,實現價值倍增效應,形成一個高能量的專家生態圈。思想是一切的核心點,是靈魂的力量載體,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根源。當我們跳出思維局限,摒棄低級思想詬病,便會看到更廣闊的風景,實現人生的自我蛻變。"低級的品牌在傳播標簽,頂尖的品牌在傳播思想。"  因此,讀書不要貪多,也不要追求速度,重點在于付諸行動,用書中的知識,更好地指導你的生活和工作。比如:讀完《終身寫作》,開始每天輸出10條朋友圈文案,每天寫一篇新媒體文章;讀完《早起的奇跡》,開始每天早晨5點起床,讀書、寫作、冥想、運動等,完成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讀完《跑步圣經》,開始每天堅持跑步10公里,生命不息,運動不止。每本書都有它的價值和意義,即使我們踐行其中的一個思想理念,書籍都會發揮出巨大的作用。想想自己,以前讀書會了解書中的所有觀點,并且記錄下來,但只是做了知識的堆積者,卻很少真正地踐行。這與讀書的真正目的背道而馳,也是自己一直平平無奇的根本原因,昨天的分享讓我茅塞頓開。于是,我決定秉持著"一本書,深度踐行一條理念"的原則,用心去做,在行動中積蓄力量,提升自我能量。用行動經營自己的知識,經營自己的思想,經營自己的人生,你便會收獲一個全新的自己。 
楊絳曾說過:“你過得不好,只是因為想得太多,讀書太少。” 作家赫爾岑說:“書籍是最有耐心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周國平說:“閱讀是與歷史上的偉大靈魂交談,借此把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占為己有。”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好好讀書,堅持讀書,用書本的厚度,豐富自己的生活,精彩自己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