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湯湯,日夜不息。河面上的浪翻浪涌只是極少數(shù)極短暫的一部分,河面下同樣奔流而過的是無聲而長久的大多數(shù)。其實他們并非無聲,更非可有可無,唯有他們才是大河的主體、歲月的主唱。他們匯聚、推迸出閃耀的瞬間,更真情演繹了一個又一個數(shù)不勝數(shù)的悠揚樂段。站在歲月的長河邊上,有人喜歡觀看飛騰的浪花,也有人喜歡望向靜寂的河面下,傾聽來自大河深處的喘息。這樣便產生了兩種文字,兩種寫作者。作家阿寧越來越關注河面下,越來越喜歡將自己的雙耳埋進歷史的洪流里,充當小人物的傾聽者與撫慰者,陪著他們一起歡歌,一起流淚,把他們的歡歌與眼淚變成一篇篇文字,讓讀者看到他們的存在,聽到他們的心音,體味歷史中容易被忽略而不應該被忽略的生命個體與價值。 阿寧在一篇創(chuàng)作談中說過,“成年后,人失去了公開哭泣的權利,要對自己的痛苦進行某種壓抑,然而在潛意識里,他們卻渴望強者的關注,渴望親人的安慰。人在現(xiàn)實中不能實現(xiàn)的愿望,在閱讀中可以部分地實現(xiàn)。這就是閱讀的意義。”(阿寧《我為什么這樣寫》)在創(chuàng)作中,阿寧不愿充當?shù)赖聦徟姓撸M约旱淖髌纺軌驗樾拇婵誓罨虿话驳男∪宋锾峁╇[秘的傾訴空間,提供一份精神的療傷與撫慰。阿寧近年寫的一些小說刻畫了各種各樣的小人物。他們有環(huán)衛(wèi)工、護理工,有職員、科員,有市長、老板,有大學教授、醫(yī)院專家,有單身男女、失能老人、大小學生。阿寧巧妙運用各種藝術手段生動描寫了他們不同的性格、經歷,不同的喜怒哀樂。《別忘了你是誰的孩子》寫了應試教育集體焦慮下的劉佳母女。母親想盡辦法要讓小學生劉佳在班長選舉中勝出。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不達目的不肯罷休。《盛開如謎》寫了一對單親家庭的母女。白箏表面上似乎重復了母親徐小鈺走過的路,也戀上了自己的老師。但是白箏鎮(zhèn)定超常,很有主見。她偽造了一個驚恐事件,把自己裝扮成一位遭受過度驚嚇患者,阻斷了一切人的詢問。她休學回到家中,執(zhí)意產下一個男嬰,而且故意把這個消息透露給老師的妻子。《病人的私事》寫了一位特殊的病人——某市市長。他工作勤奮肯干,但是決定他升遷的環(huán)節(jié)上都有一個女人的身影。她是他的初戀,后來棄他而去,靠婚姻掌握超人集團數(shù)十億資產。他從來沒對人說起過此事,但一刻也無法釋懷。這導致他內心的嚴重失敗感,造成長期神經衰弱,整宿睡不好覺。小說結尾市長忽然失蹤,辦公桌上“放著一封信,只寫了幾個字:你們不用找我,我累了!!!”小說中一個個小人物被作者刻畫得栩栩如生,他們性格不同、遭遇不同,但是都有自己精彩的表現(xiàn),他們或笑或哭,或喜或悲,一舉一動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阿寧有幾篇小說將目光指向過去,講述了上個世紀中葉發(fā)生在壩上草原的故事,充分彰顯了小人物樸素的良善和情愛。《烏蘭一支更》寫的是“母親”到烏蘭一支更貫徹婚姻法的故事。村里有一個拉幫套的家庭,女主人叫娥子。拉幫套是舊時特殊情況下形成的婚姻習俗,與現(xiàn)代婚姻法格格不入,但卻是長期存在的事實,當事人之間存在著復雜的感情糾葛。母親向娥子介紹貫徹婚姻法的重要性,希望她早下決心。娥子并不反對婚姻法,但是她既不忍心拋下殘疾的丈夫劉滿貴,也舍不下厚道能干的柱子。小說中的小人物沒有什么華麗的詞藻,但是他們都有一副火熱心腸。他們在關鍵的時候不落井下石,而是盡力保護身處危難中的好人。他們在緊要關頭,不躲閃、不退縮,與相愛的人甘苦與共不離不棄。他們以自己的行動展現(xiàn)了發(fā)自內心的良善與情愛。他們的形象或許不夠高大,他們的良善與情愛或許不夠崇高,但是,他們像大地一樣真實而牢固,他們樸實無華的良善與情愛,像血液一樣火熱而珍貴,是一個族群得以維系、繁衍發(fā)展的根基所在。 在對小人物命運的書寫中,阿寧展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實主義作家深切的悲憫情懷。作為一個作家,阿寧盡量在小說中站到一個靠后的位置,以致讓讀者感覺不到他的存在。阿寧通過溫情的講述讓讀者看到加速邁入老齡社會的今天,孤獨寂寞的老年人生活;看到商業(yè)化大潮裹挾下的時代里,小人物面對金錢時的慌亂與掙扎。在《夜里閉不上眼睛》中,一群養(yǎng)老院里的失能老人耍著孩子一樣的“陰謀”,做著孩子一樣的游戲,想辦法把乏味的老年生活過得開心些。70多歲的寧姨勇敢地和護工小劉談起了戀愛,但是卻得不到兒女們的理解與支持。老人們的生活也有幸福的一面,陳院長和護工們十分關心這些失能老人,老丫頭懷著感激之情創(chuàng)作了一首養(yǎng)老院之歌,“我們年輕/我們年輕/夜里我們閉不上眼睛/樓下的喧嘩/窗外的車聲/都是我們心中的聲音/昨天我們年老/今天我們年輕/春輝養(yǎng)老院里/洋溢著無處不在的春心”,市民政局組織歌詠比賽,他們的演唱隊居然拿了個三等獎,院里的老人們像過年一樣高興了很長時間。《同一條河流》寫了小科員邢麗經過金錢圍成的煉獄,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邢麗意外收到焦遠給她的一張一千多萬的銀行卡,隨后就聽說焦遠因貪污被逮捕。邢麗知道卡里的錢來路不正,她一會兒想把卡交到公安局,一會兒又僥幸無人知曉想據(jù)為己有。她一反常態(tài)大把花錢引發(fā)丈夫種種猜疑;匿名敲詐者糾纏不休,引發(fā)一場人命血案。遭遇了種種波折后,邢麗對金錢有了正解的認識,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阿寧為筆下的小人物塑形造像,刻畫他們的性格,展現(xiàn)他們的悲喜,一篇篇溫情的故事里折射出的是作者悲天憫人的善意。 阿寧是一位胸懷抱負的作家。他數(shù)十年如一日勤奮筆耕,五百余萬字的作品在身后構成一條綿長的文學路。他近期的作品更顯示了作為一個優(yōu)秀作家高超的藝術水準和寶貴的悲憫情懷。希望他繼續(xù)堅定地走下去,為讀者奉獻更多好作品。(作者司敬雪,原文載文藝報2023年2月22日第3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