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看到南京首批公布的千年古鎮之一的雄州鎮時,腦子里一片茫然,記憶中的南京城周邊壓根就沒有聽說過這個古鎮。后查資料得知,原來在2000年3月的區劃調整中,六合縣將當時的六城鎮、靈巖鎮、龍池鄉合并成立雄州鎮。這就清楚了,這個千年古鎮其實說的是六合縣城所在地的六城鎮。 六合是南京市的北大門,素有“京畿之屏障、冀魯之通道、軍事之要地、江北之巨鎮”之稱 。幾十年前南京準備復建夫子廟大成殿時,由于沒有建設資料,最后是取樣于六合文廟,才有了現今的夫子廟大成殿。從那時開始,六合縣城就成為了我的向往之地,很想到那文廟去一探究竟,無奈卻一直沒有機會成行。 還是幾年前的一個農歷三月二十九,是個星期天,正逢泰山廟會的最后一天,一人在家無所事事,趁著地鐵3號線的開通,一大早就登上了開往泰山新村的地鐵3號線,開始了江北尋訪之旅。按計劃上午逛廟會、參觀泰山廟、將東門鎮的左所大街、左所后街從頭至尾走了個遍,在此不表。 中午時分,坐上開往六合的S8輕軌列車,開始了盼望已久的六城古鎮尋訪之行。也可能是中午的緣故,列車上乘客稀少,很快就到了六合的雄州站。出了地鐵站,滿目的高樓大廈,大氣磅礴,第一印象就是六合的城市建設賽過江寧區。之前做了很細致的功課,雖是第一次來六合,但是目標明確,直奔城南的文廟方向而去。 文廟所處的位置相當于南京的老城南門西地區,我首先來到朝天街,這里相當于南京南門外的雨花路。已經是下午1點鐘,在一家干凈整潔的面條店解決了午餐,店老板向我敘說了一些六合的風土人情,告訴我過了前面的浮橋左拐就是文廟了。 ![]() 看得出清真街是一條古老的街巷,街中還有支巷,“龍池街”就是其中的一條老街巷。清真街口兩個小吃攤引起了我的興趣,一個是煎“油端子”,一個是“涼粉”攤。這些個若干年前南京城里常見的小吃,現在已經很少見了;特別是那個涼粉攤,玻璃罩里一碗碗刨成細絲的涼粉都是兒時的記憶。 ![]() 清真街中一座建筑引人注目,門額上書“清真女學”四個大字,并且鑲有六合區的文保碑。里面有工人正在裝修,不得進入。 ![]() 隱約可見在清真街的后面有一座寶塔,趕緊繞出清真街,來到沿河路,一條大河橫在眼前,這就是滁河,也是六合城的護城河。跨河之上應該就是“浮橋”,展現在眼前的卻是一座壯麗的廊橋。 ![]() 滁河南岸河邊聳立的寶塔是一座新建的“宣禮塔”,這個被圈的院子經查就是六合的古清真寺,而且還與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后裔有關;從“清真街”的地名可以看出,這一帶過去應該是回族百姓的聚集地。 ![]() 走上廊橋,它的地理位置相當于南京中華門外的長干橋,卻比長干橋華麗了許多,行人過橋免去了日曬的痛苦。在南京的跨河之橋中,堪稱首屈一指。 ![]() 從這浮橋上欣賞滁河沿岸景色,那清真寺、宣禮塔與廊橋搭配得真是相得益彰。想我大南京古城墻下的報恩寺遺址塔卻建了個不倫不類的鋼構件玻璃塔,與之相比,整個是相形見拙。我相信不尊重歷史之人,必將被歷史所不齒! ![]() 跨過滁河,就真正進入到了城里,古老的六合縣城原來是有城墻的,可是眼前卻不見一點蹤跡。左手邊就是六合人所說的西門地區,從衛星地圖上可以看出整個六城古鎮只有這一塊還保存著原來的古民居建筑。文廟就在這其中。 沿護城河向西走不多遠,就可見這座很有特色的古民居,看那窗戶有著西洋風格,估計是清末民初的建筑: ![]()
![]() 六合文廟始建于唐代,是省級重點文物單位,規模居全國第五。大成殿、魁星亭、戟門、泮池等一應俱全,是江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從始建年代上看來,六合的這座千年文廟才是江蘇地區最古老的: ![]()
![]() 順著宮墻的方向來到了牌坊門,左右牌坊門保存完整,上面還保留著文革的標語,卻沒有看到資料傳說的“德配天地”、“道貫古今”的楷書坊額,也沒有找到“文武百官到此下馬”的下馬石。 ![]() 修葺一新的泮池照壁宮墻,顯得莊嚴肅穆: ![]() 回望大成殿,只見那圍墻上掛著紅色橫幅,上書“圍墻傾斜,請勿靠近,危險!”,那扇藍色的大門緊閉,不得入內。 ![]()
![]()
![]() 為了能進入文廟內,我出東邊的牌坊門,卻是縣府街,好有古意的街名: ![]() 再左拐入通玄街,向北走到頭,就是長江路了。 ![]() 長江路上這座大門對應的位置應該是文廟,大門緊閉,還是不能入內,魁星亭就在大門的中軸線上: ![]() 雖然因進不了文廟而有點失望,但馬路對面的萬壽宮卻又使我興奮起來;大門微開,無人值守,我也就不管不顧地硬闖了進去: ![]() 萬壽宮的所在地也是六合的博物館,主殿建筑完整,似建筑在一座小山丘之上,地勢明顯高于它前面的文廟: ![]() 從大殿開著的中門向里看去,大殿內空空如也: ![]() 萬壽宮的院內收藏了一些古石刻: ![]() ![]() 院中有一位工作人員坐在那看報紙,我上前搭訕,詢問對面的古建筑是什么地方?他脫口而出:“武廟”!我沒有聽錯,是“武廟”!!! 難道這座古建筑就是那工作人員所說的武廟嗎?怎么會冒出個武廟來?從來沒有聽說過六合還有個武廟啊: ![]() 毗鄰萬壽宮西邊不遠就是大名鼎鼎的六合縣中,難怪每年高考這所學校收獲頗豐 ,原來是有孔老夫子的庇蔭啊,呵呵... ![]() 走進縣中對面的袁家巷,雖然巷內的民居很普通,但是從頭至尾的石條鋪就的道路卻無聲地展示著古巷的悠久歷史: ![]() 又走進了縣府街: ![]() 縣府街中段一所機關模樣的大院,仔細辨認門柱上懸掛的牌子,卻是十五年前六城鎮政府二套班子所在地,想這西門地區過去可是六合縣的政治文化中心哦: ![]() 縣府街上也有幾座老宅被文保了起來: ![]() 走出縣府街,又跨上了廊橋,橋的東邊兩岸新建的高樓,儼然是一座新興的城市: ![]() 而廊橋西邊的北岸,文廟隱約在大樹叢中閃現,真心希望遠處的高樓不要再蠶食這片古老的土地。 ![]() 乘上回程的地鐵,算來今天從早到晚連續走了八個小時,心里卻是累并快樂著。突然想起原計劃要尋訪的六合城墻卻忘記了造訪,看樣子這是蒼天有意要安排我再訪六合城,不光是為了六合的古城墻,還有那誘人的油端子和那涼粉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