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民族之傳統服飾 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漢服成制,文明伊始 (宋·褙子)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 漢服特征 一為“交領右衽” 二為“褒衣寬袖” 三為“系帶隱扣” (唐·大袖衫) 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日,飄飄兮如流風之回雪 【知禮儀,正名分】▼ 漢服除了能“避寒暑、御風雨” 還有著“知禮儀、正名分”等特殊意義 (唐 · 齊胸襦裙) 清淡平易,天人合一 ▼ (明·披風) 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 漢服風格 漢族服飾清淡平易 講究天人合一 尤其袍服,寬袍大袖、褒衣博帶 上衣四片寓一年四季四季 下擺十二幅應一年十二月 (明 · 馬面裙) 無規矩,不成方圓 ▼ (秦漢 · 曲裾) 古人認為天圓而地方 漢服袖子皆為圓袖,意為天道圓潤 漢服交領處則成矩形,以應地道方正 意為規矩做人,規矩做事 (魏晉 · 齊腰襦裙) 剛正不阿,君子之道 ▼ (配飾 · 團扇) 深衣背部正中間 一條貫穿首尾縫合的線,是為“中縫” 穿上漢服站直時,中縫垂直于地面,代表正直 下襟與地面齊平,代表權衡 《禮記·深衣》: “負繩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義也。 背縫垂直而領子正方,象徵政教不偏,義理公正。正所謂君子之傷,君子之守,一個人遇到困難,不因環境變化而改變他的志向和德行,這才是君子之道。 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撫柳。 眉梢眼角藏秀氣, 聲音笑貌露溫柔。 如今中國,文化斷層 服飾不識,傳統難興 不興傳統之優秀文化 民族難立于世界之林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每于傳統節日 著漢服而興習俗 揚我華夏之禮儀 誰言心似階上塵,竹檐碧草景深深, 我借三分花枝色,染及空山一縷春。 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里 此情莫被相思誤,琴瑟微調。 鶯燕相邀。酒入黃昏縱月搖。 白衣尤勝雪,輕煙上羅裙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 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云。 |
|
來自: 昵稱4196104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