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現在是后疫情時代,但是提高免疫力那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 要知道,中醫的一味藥可以對應身體的一個穴位,所以呢,如果要用小柴胡的話,就一定要了解身體里面的一個小柴胡穴位。而小柴胡就是一個提高正氣的中藥哦。 回到正題吧,今天分享的,就是膽經上,在腳背上的足臨泣穴,雖然很多穴位達人都不知道此穴,常常被忽略,但中醫和道家非常重視這個穴位。記得收藏起來。您一定用得上。 1、足臨泣穴,雙穴,屬于膽經,位于足背外側,當足四趾延長的跖骨和第5跖骨的后方,2小趾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現在方便的朋友,可以馬上找找看,有些酸脹的地方,就對了。 2、足臨泣穴,中醫稱為小柴胡穴,要知道,這可是一個經典名方啊,這個方子可以治寒熱往來,發燒,低燒,高燒,還可調脾胃,治肝膽,包括解表散熱、疏肝和胃,有治療胸脅苦滿、食欲不振、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之功,所以,足臨泣穴是不是很厲害呀! 下面介紹足臨泣穴的妙用,尤其是這段時間: 1、春季肝膽上火,容易口苦口干的,可以配合刮足臨泣穴。 可以在臨睡前點按此穴,瀉肝膽之氣以降逆。 2、感冒后(陽康后),還咳不停,甚至喘不停的。 足臨泣穴可以止喘止咳的功效。在臨床上使用小柴胡顆粒配合點按足臨泣穴,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醫療效果。 3、遇到低燒,肋骨疼痛,高燒不退的,一樣可以配合足臨泣穴和小柴胡一起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