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短短數十載,懂得好好愛自己,做讓自己感覺幸福的事,余生的每一天才會知足且常樂。
富書作者:林十九;主播:李鑫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生活中,我們總是過多地照顧別人的感受,不自覺地取悅別人。好好愛自己,才能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這里分享人民日報9個小建議,讓我們學會真正愛自己,走向幸福新世界。
別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很多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就是因為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給了別人控制自己的機會。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故事如何發展應該由我們自己來定。過分看重別人的評價,滿足的是別人的控制欲,為難的是自己。想起《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的,我們并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畢竟,我們活著不是為了給誰看,而是要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動權。生活越是喧囂,越要多關心自己,肯定自己,然后做好自己。
不要過度敏感 同樣是被蚊子叮咬,皮膚敏感的人會控制不住地抓撓,結果越抓越癢,導致皮膚潰爛發炎;皮膚不那么敏感的人,甚至絲毫沒有癢感,更能集中注意力處理當下的事情,皮膚絲毫不受影響。生活也是這樣,對周圍的風吹草動越是敏感,內心就越難平靜,精力也無法集中。凡事“大條”一點,“遲鈍”一點,憂慮會變少,處理事情也會更從容。人在年輕的時候,還是應該遲鈍點,讓自己的心變得粗糙點。比如,被上司罵了,不把它放在心上,集中精力奔赴下一個戰場;好朋友之間有些疏遠,不要想太多,有空常聯系,沒空各自忙碌。無論發生什么事,該吃吃該喝喝,保持平和的心態,困擾就會煙消云散。
接納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生來便帶有各種各樣的缺憾。有人長得不夠漂亮,有人個子比較矮小,有人生來倔強,有人天生不自信。這些常人眼里的缺點,恰恰也是一個人獨到之處,更顯個人的獨特魅力。越是遮遮掩掩,努力粉飾太平,反而更容易被黑暗籠罩。接納并愛上自己的缺點,多想想自己的優點,讓光明與黑暗并存,生活會別有一番滋味。
與過去和解 人這一生,總要經歷很多事情,有失敗、有痛苦、有遺憾。一直糾結于此,它們會像陰溝里的虱子,纏滿全身,終日不得安寧。強行原諒或者放下,也許很難,但我們可以把它當作成長路上的磨刀石。如泥沙落在身上,哪怕污泥滿全身,多抖幾下,然后踩著它往上爬,就能站得更高。過去的好事壞事,就讓它在歲月的長河里銷聲匿跡,從此不再起波瀾。與往事和解,余生不回頭,讓陽光照進生活,未來便不會有陰霾。
釋放負面情緒 心理學家曾說:“我們心中的負能量需要有釋放的渠道。一旦它沒有被認識、理解、釋放,就會失去控制,形成各種各樣的性格、家庭、社會問題。”當負面情緒翻涌而至時,刻意壓抑或者隱藏,一不小心就會遭到反噬。傷心難過時,可以大哭一場,或是讓自己忙碌起來,無暇悲傷。
多一些行動 原因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最后不僅一事無成,還白白浪費了時間。任何事情,想一萬遍不如行動一次,否則只會陷入無休止的內耗。當把想法化為行動,那些反反復復的糾結和顧慮,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一旦開始行動,才有可能從0到1,從1到10,從10到100。如果當下想做成一件事,不要猶豫,現在、立刻行動起來,一切問題都會得到解決。就像《亮劍》里李云龍說的:“不用盡快,我馬上就去!” 別過度追求完美 生活中很多事情,很可能我們終其一生也無法做到十全十美。即使是工作多年的老師傅,刷出來的白墻,也可能會帶有輕微瑕疵。如果過分追求完美,不允許瑕疵存在,就等于是給生活增添負累,完美就有了缺口。就像打掃衛生,講究的是舒服和整潔,若連細小微塵也不放過,生活也無法舒心。面對人生的大事小事,我們可以追求完美,但要把握好“度”。不要只顧著趕路,事事追求圓滿,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讓生活失去顏色。盡自己所能,堅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不輕言放棄,本身就是一種圓滿。
別給自己設限 生活中有一種人,開口閉口就是“我不是那塊料”,“我天生不適合干這個”。他們習慣給自己設下各種條條框框,只允許自己在一定范圍內活動,碌碌一生。還有一種人,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身處低谷,心依然在高處。他們從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敢于掙脫生活的禁制,從而實現人生的種種可能。沒有人是天生的強者,也沒有人天生就什么都會做,不過都是日復一日的千錘百煉。當我們告訴自己“我只能怎么樣”的時候,我們的世界就只有一個樣子。拆掉思維里的墻,突破能力的邊界,就會發現,我們遠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強大。
保持心胸開闊 豐子愷曾說:“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生活就是一面鏡子,用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它就會呈現給我們什么模樣。事事斤斤計較,世界便會與我們為敵,遇到的爛人爛事也會變多。敞開胸懷,世界才會對我們和顏悅色,人生的路也會越走越順暢。面對人生的是是非非,少點計較,把心放寬,憂愁會變少,快樂會增加。沒事多出去走走,多見見世面,就會明白,眼前的事都不是事兒。不再去勾畫什么宏偉的明天。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樂的事,做自己熱愛,讓心歡喜的事,用我的方式,以我的韻律。人生短短數十載,懂得好好愛自己,做讓自己感覺幸福的事,余生的每一天才會知足且常樂。無需委屈自己,也不需要畫地為牢,多一點享受,少一點執著,曾經那些想要的都會奔赴而來。點個在看,未來的日子,愿我們所有人都能學著多愛自己一點,把尋常日子過得閃閃發光。作者簡介:林十九,富書作者,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