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未婚,已婚或是待出嫁的路上,不管是哪個階段,都請好好想想,我們為什么選擇不入婚姻。還記得那個你決定嫁出自己的初衷嗎?我想如果哪一天我決定要嫁了,那么那個人一定是我覺得可以攜手相伴,一直走下去的,兩個人大抵三觀相似,興趣可以不同,有交集當然甚好,但絕不互相干涉,有共同的話題聊,相處和獨處一樣自然,你是你,我是我,不是沒你不行,但有你更好。當我選擇步入婚姻的那一刻,一定是我認定了“1+1>2”的情況,我想最后能讓我心動,卸下所有鋒芒的人,一定是那個能夠感動我,讓我相信兩個人一起一定會創造更好的未來的人,并且是用實際行動來證明的。那么,我們要怎樣做才能確保我們選擇的人沒錯,我們之后的生活能夠按照彼此設定的目標前進呢?希望以下建議,對您步入婚姻提供些許參考建議。 結婚,不是什么難事,但也絕非容易之事,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當下的中國,離婚率越來越高了。甚至有數據顯示2018年一些一線城市的離婚率已經高達50~60%,這個數字聽著著實有點嚇人。我們常說婚姻需要經營,大道理我們誰都懂,可是婚姻的種種問題依然存在,且從未曾減少過。其實 ,或許我們在準備步入婚姻時,就應該提前做好婚后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的預案,這樣當問題發生時,我們才能有更更強大的心理來接納或改善它。 那么,提前做好預案的前提條件,一定是婚前雙方的知己解彼,這包括: 1.了解對方原生家庭的相互了解 我們都知道原生家庭都個人成長的影響因素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在婚前,我們必須充分的去了解雙方的原生家庭現狀,評估,這些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因素是不是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圍之內。比如說,我身邊一好朋友的老公,受原生家庭影響,典型的媽寶男,什么都是母親給做決定,結婚之后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下午,我的朋友也是心累至極。 2.了解彼此家庭經營觀念及認知 我覺得這個也至關重要,畢竟兩個人結婚是為了過日子,并不是談個戀愛那么簡單。如果談戀愛,我們可以天天拉著小手今天這個餐廳,明天那個餐廳,但要是接了婚后,還要彼此都不食人間煙火,那么,你們可能需要一個馬爸爸這樣億萬老爸來啃才行。所以,婚前必須雙方了解家庭經營觀念以及對家務的認知,甚至可以約法三章也不過分,畢竟成立一個新的家庭,總會衍生出一些家庭問題出來,需要有人來解決與處理。 3.對對方金錢以及消費觀的了解 不論婚姻中的雙方出身、經歷、境遇如何,如果一對夫妻的消費觀,對金錢的看法無法達成一致,那么這樣的婚姻,也是非常容易亮紅燈的。如果說你們的家境一般,那么一定是要想好怎么樣相濡以沫,而不是緊衣縮食;如果說家境富裕,那么也一定要懂得適時消費,修飾自己,把日子過的配得上自己的身份,所以這里就要求婚姻中的雙方一定要有盡可能相似的消費觀,一旦傾斜不平衡,極有可能出問題。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一閨蜜,老公做生意的,家里還算寬裕,老公總是比較講排場,注重臉面,而我的朋友卻非常節儉,連他老公給她送個YSL的包包,她都能嘮叨上幾天,作為朋友的我,每次都在給她敲警鐘,希望她能明白,她值得擁有這些東西,不再拒絕接受。 其實一旦我們步入婚姻生活中,就應該知道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生活了,而是兩個家庭組成的小社會。所以接踵而來的一定少不了孕育下一代的話題。那么在步入婚姻前,就應該提前計劃好,而不是婚姻后才開始考慮。對生孩子的看法,其實我們也要綜合多方面來考慮。首先,當然是婚姻雙方當事人對生孩子的考慮。小baby的出生會給小家庭帶來歡樂,然后,當代的年輕人對孩子的看法不盡一致,不愿意生孩子的人也不在少數,所以婚前一定要雙方事先對生孩子的事情達成一致,才能決定結婚與否。其次,是雙方父母對生孩子這件事情的觀念,中國式傳統家庭都追求 “兒孫滿堂”,到現在也未曾變過,所以對于雙方父母對于孕育下一代的看法也要綜合考慮進來,見過非常極端的父母,一定要求生個孫子的,那么如果剛好你只打算生一胎,且只生了個女兒,那可能之后的婆媳關系也沒法好好相處了。最后,家庭對于孕育下一代的支持能力如何,這里我說的支持能力包含經濟實力和行動支持兩個維度,畢竟生了孩子要奶粉錢,這需要經濟投入,同時,還要專人帶,需要人工成本。新晉的寶媽脫產半年生個娃,度過哺乳期已經很不錯,如果后續還要一直全脫產帶娃,對女性來說成本代價太高(當然這不包含那些就樂意當全職寶媽的人哈),所以這里不得不考慮家里是否有人力資源出來為小家庭帶娃,這也能決定你是否再要二胎時,你還有勇氣再不考慮太多因素的情況就能做決定。 其實你面對的那個人到底值不值得托付終身,只有你自己最清楚,結婚只是個形式罷了。真正的婚姻要考慮的遠不止這些,當然適當的考慮如上3點,我相信,你們的婚姻會走的更牢固。最后,希望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你都是嫁給了愛情,希望你們的婚姻永遠幸福美滿。如果此刻處在幸福婚姻中的你,恰好看到了這篇文章,不要忘了給筆者點個贊哦,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