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教育,都抓住了兩大關鍵:一個是正確的愛,一個是榜樣作用。 正確的愛——是指無條件的愛,“你不乖我就不愛你了”“你不聽話我就不給你吃”“成績不好怎么讓我怎么不發脾氣?”……這些溝通都隱藏著交換條件。 “交換”是痛苦的根源,孩子會因為成績不好、自己不乖而覺得沒資格獲得愛,父母因為孩子成績不好不乖而感到失望乃至絕望。 人的本能,都是期望付出跟收獲得到平衡,但家庭教育中的“愛”是逆本能的、是單向不平衡的。因此,需要父母做到無條件愛是非常難的,尤其是在大孩子身上,所以父母們需要時刻反思給孩子的愛是不是隱含了交換條件。 其實,回溯到孩子剛剛學說話學走路之時,每位父母都是能做到無條件愛的,無論孩子說得多不好、走得多差,父母們都有無限耐心一遍遍地教,每進步一點點都給予莫大的鼓勵。所以當你失去耐心發火時、當你跟孩子談條件時,可以回想一下,當初你教了孩子成百上千遍“爸爸”,他才回敬了一句模糊不清的爸爸的場景! 榜樣運用——好的家庭教育,重點在于父母對自我成長、以及夫妻關系的審視與反思。換句話, 家庭教育的本質不是教育別人,而是教育自己、反思自己,讓自己成長榜樣。這印證的那句“言傳不如身教”! 做榜樣意味著示范,也意味著無時無刻,只要跟孩子在一起,不論你愿意不愿意,你都是孩子的榜樣,因為孩子時刻都在模仿你的言行,孩子從你這里模仿到就是孩子的未來。 父母給孩子的愛,也是一種榜樣示范。你如果給孩子愛里充滿了情緒和不耐煩,充斥著條件和交換,孩子也會學會這一套待人處事的模式,最直接的是,孩子會把這一套用在你的身上,讓親子關系變得緊張。 “愛與榜樣”這兩個關鍵,看上去簡單明了,其實越簡單的事要做到越不容易,要持續做到,更考驗父母的耐心和毅力。#家庭教育# #親子# #教育# #情感情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