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成親時,朱元璋二十四歲,馬皇后二十歲。夫人知書達理,精通女紅,既賢惠又能干,是當之無愧的賢內助,給了朱元璋心靈的慰藉和溫暖。 郭子興雖然欣賞朱元璋的才干,但是架不住別人說三道四、搬弄是非,對朱元璋漸漸生出猜忌之心,一怒之下,將朱元璋關了起來,并且斷絕飲食。 馬夫人聽聞丈夫被監禁,心急如焚,匆匆忙忙從廚房拿了剛出鍋的燒餅藏在衣內給他送去,自己卻被燙傷。 不僅如此,馬夫人還拿出自己的積蓄,送給郭子興的正室張夫人,請她幫忙說好話,助朱元璋脫離困境。 朱元璋登基后,回憶起往事,經常跟身邊的侍臣說起馬皇后的賢惠,把她比作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 馬皇后聽說后,馬上勸朱元璋也別忘記與群臣、百姓共患難、相互扶持的日子,勸朱元璋善始善終。 馬皇后關心百姓疾苦,每逢遇到災荒,糧食歉收,吃飯時必然放上麥飯、野菜。麥飯以野菜為主料,拌上少量面粉,上鍋蒸制而成。 朱元璋見狀知道妻子是在提醒自己賑濟災民,就告訴她已經下旨賑災。 馬皇后說:水災、旱災時有發生,賑恤有方,不如平時積聚、儲存糧食,提前防備,否則,如果遇上長時間的水旱災害如何賑濟? 朱元璋深以為然,下旨在各州、縣設立預備倉,在各地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均設預備倉,未雨綢繆,提前準備賑災所需糧食。 明軍北伐攻克大都后,元朝府庫中的金銀財寶解送至京師。 馬皇后借機勸諫,意味深長地問道:“這是何物?” 朱元璋回答:“都是寶貝”。 馬皇后反問道:“既然元朝有寶,為何沒能守得住城池?可見財物并非真正的寶貝,帝王另外有寶”。 朱元璋聽出弦外之音,說道:“皇后的意思朕明白,真正可貴的是任用賢才。” 馬皇后道:“家財豐厚則驕縱奢侈,生活順遂則貪圖安逸,這些人之常情,當引以為戒。驕縱生于奢侈,危亡起于忽微。得賢才輔佐,共保天下,家業長存,難能可貴,真正的寶貝豈是這些財物?” 馬皇后建議朱元璋設立紅板倉,向太學生家屬供應糧食。 明朝、清朝時期,國子監是國家的最高學府,在里面就讀的學生俗稱太學生。 有一次,朱元璋到國子監祭祀孔子,回到皇宮后,馬皇后問:“有多少太學生?” 朱元璋回答:“多達數千”。 馬皇后接著問:“他們都成家了嗎?” 朱元璋回答:“很多人都成親了。” 馬皇后聽后說:“太學生在學校吃飯,他們的妻子兒女卻無所供給,生活沒有著落,他們怎能安心學習?” 朱元璋認為十分在理,于是下旨設立紅板倉,按月向太學生家屬發放糧食。 朝廷向太學生家屬供給糧食的做法,始于馬皇后。 元末名儒李希顏博學多才,隱居不仕。 經人推薦,朱元璋登基后后親自寫信請李希顏教皇子讀書。 李希顏十分認真,執教甚嚴,皇子中有不聽管教者,李先生則輕擊其額頭。 小皇子跑去向父親哭訴,朱元璋聽說自己的兒子挨了打,十分心疼,不禁勃然大怒。 馬皇后見狀擔心朱元璋一怒之下懲罰李先生,急忙勸解:“李先生以圣人之道教授我們的孩子,你為什么生氣呢?” 朱元璋聽后覺得在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