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和芮小丹第一次正式約會的時候,丁元英就談到了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喜歡《天道》或者原著《遙遠的救世主》的朋友們可能都看到過,丁元英說: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哪種文化屬性的產物。 很簡單的一句話,但是這個觀點卻很有深度和廣度,值得深入分析思考,有時候看幾本書不如透析清楚一句話。 我們逐一剖析下丁元英說的這三個層面,希望能有所收獲: 第一層次:技術,個體來說代表自我實現 技術,從社會層面看就是生產力!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里這是最基礎的,也就是我們說的民以食為天,只有解決了原始的生理需求,你才能生存下來,這是本能! 但是當生產力極大提高的時候,那就到達“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物質的豐富能給人帶來滿足感,但是如果成為欲望的奴隸就很容易迷失自我。正如尼采說的:成年人需要一點比欲望更高級的東西。 人與人之間唯一的區別就是認知高低,有句話說得很好:你永遠賺不到你認知以外的錢,而靠運氣賺來的錢也都會憑自己的實力輸掉。 第二層次:制度,個體來說代表眾生相 我們說的像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這些都是社會的制度!其實從本源上來看這都是一種組織行為,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一種關系,制度會不斷發展變化的,最終是要更適合人類的需求! 人這一輩子,覺悟太重要了。你覺悟什么,就能觸摸到什么,就會得到什么。對個人來說這就是眾生相。中國人的智慧里叫做局。 實際上就是要妥善安排不同人的關系,知道不同人不同的層級、不同的需求,如果你能看到眾生相,你才能真正把控局勢,要想成事一定要先學會做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