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15 還記得這張照片嗎? 2015年3月,也門內戰全面爆發時,中國果斷決定撤僑。 “臨沂艦”上的女兵郭春燕牽著5歲小女孩李禹霏的小手,帶著她離開了戰亂之地。 1990年南北也門統一之后,這個國家曾有過一段穩定的時期,但2010年美國掀起“阿拉伯之春”后,也門就再也沒有安寧過。 對于戰亂與死亡,也門人甚至已經感到麻木。 2018年也門的一場足球賽,幾枚導彈劃破黑夜,直接從體育場上空飛過,大家卻是見怪不怪,甚至懶得站起來“震驚”一下,比賽照樣進行。 誰也不知道這場無休止的戰爭什么時候能結束,西方媒體則對也門戰爭視而不見。 在3月10日,王毅同志在主持沙特和伊朗北京對話閉幕式后曾對記者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這個世界并不是只有烏克蘭問題……” 美西方不要以為自己擁有著輿論優勢,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想突顯什么就突顯什么,想掩蓋什么就掩蓋什么。 中國不允許美國肆意妄為,控制信息,愚弄全球。 中國幫助沙特與伊朗恢復外交關系,震驚了世界。 接下來,這個“外交奇跡”的深遠意義將越來越明顯。 北京發布三國聲明的第二天,突尼斯就主動宣布愿意與敘利亞恢復外交關系、馬爾代夫也宣布愿意與伊朗恢復關系、一些阿拉伯國家表示希望與伊朗進行自由貿易談判…… 也門也看到了和平曙光,3月11日,政府軍與胡塞武裝在日內瓦恢復談判(聯合國主持),準備交換戰俘,下一步將是關于?;饏f議的談判。 中國做的事情真的是功德無量,我們為中東打開和平之門找到了一把鑰匙。 而滿嘴“人權”的燈塔呢? 它要跟哪里的人民站在一起,哪里就會有動蕩和災難,伊拉克、黎巴嫩、敘利亞、埃及……由于這張漫畫是國外網友在2013年8月創作的,所以,沒有將也門畫上去。 也門的重要性也門內戰起因非常復雜,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如果沒有美國深度參與,打不了這么大,也打不了這么久。 美國這幾十年來處心積慮地要在也門得到兩樣東西: 一、獲得地緣政治上的絕對軍事優勢,控制紅海之峽(曼德海峽),同時威脅中國和歐洲的能源生命線; 二、幫助美國資本控制也門潛在的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 只能實現這兩個目標,對美國來說,其它都不重要,包括這片土地上的任何生命。 也門雖然是阿拉伯半島上的一個小國,但它臨近的曼德海峽,卻被稱為 “世界戰略的心臟”。 這里是中東油氣資源運送到歐美和亞洲的重要出口。 油輪經過也門,向東穿過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可以到達印度、東南亞直至中國、韓國、日本。 向西經過紅海、蘇伊士運河,穿越地中海和大西洋,到達歐洲和美洲。 曼德海峽 ( Bab elmandeb)就位于也門、非洲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亞之間,也被稱為“淚水之門”。 也門南部的亞丁港與對面的吉布提港合起來就是一扇大門。 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在吉布提建立了后勤保障基地,而亞丁港在一百多年之中,一直是大國爭斗之地。 90年代初,也門統一,美國發現自己想要實現控制曼德海峽的戰略計劃反而變得困難起來。 因為當也門變成一個獨立性較強的國家后,它可以與任何國家合作建設亞丁港。同時,也可以自主決定亞丁港對哪些國家海軍開放。 2008年12月,中國人民海軍開始在海峽門口的亞丁灣進行護航。 美國認為這將影響到它控制曼德海峽的戰略計劃,但找不到合適借口阻止中國軍艦在這里打擊索馬里海盜。 美國希望的也門是這樣的,我把它分成上中下三策: 一、上策:扶持一個完全聽命于美國的也門傀儡政權; 二、中策:將也門切成兩半。跟當年英國手段一樣,北邊獨立建國,南邊(海峽)由英國控制; 三、下策:讓也門爆發內戰,并長期進行。美國得不到,別人也無法得到亞丁港; 一和二,美國都無法做到。因此也門就變成了一個戰亂國家。 另外,也門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是個謎。國際上以前一般認為與沙特、伊朗、伊拉克這些能源大國無法相比。 但2010年就有了不同說法,一些智庫(能源研究機構)認為也門最新探明的石油儲量至少有119億桶,而這一勘探面積僅占全部面積的25%。 也門天然氣總儲量則達到了17萬億立方。 而且人們發現美國的亨特石油公司 (HUNT)早在1984年就進入也門北部的馬里卜省和賈夫省 (Al-Jawaf) 地區進行油氣勘探,到2010年已投入了20多億美元。 也門油氣資源到底是枯竭還是豐富?只有等它穩定下來才有討論意義,但美國能源巨頭決不會做虧本生意。 也門戰亂由于曼德海峽的極度重要性,也門就輪番被外部強權蹂躪。在古代,埃塞俄比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都入侵過也門。 近代,葡萄牙帝國、奧斯曼帝國、大英帝國又先后侵占也門。 蘇伊士運河開通后,歐亞非三大洲的重要航線幾乎都要從也門經過,它的位置變得更為重要。 1914 年英國與奧斯曼土耳其簽訂 《英土條約》,將也門分割成南北兩個部分。 1918年,一戰結束,奧斯曼帝國崩潰,北也門宣告獨立,建立了穆塔瓦基利亞王國。南部實際上則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海峽也由英國控制。 二戰時期,意大利在納粹德國幫助下又控制了南也門,建立了海軍基地。 冷戰開始后,也門又成了美蘇爭霸的焦點地區。 1962年,北也門國王被軍事政變推翻,成立了阿拉伯也門共和國,?;逝膳c共和派大打出手。 在美國和沙特的支持下,共和派打敗保皇派,北也門加入美國陣營。 1967年,南方革命組織趕跑了英國殖民者,成立“也門人民共和國”,親近蘇聯。 雖然得到了蘇聯支持,但南也門首任總統沙比(al-Shaabi,與勃列日涅夫握手這位)卻又想跟美國建立好友關系,結果在1969年被也門左翼推翻。 南也門改名為“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徹底加入蘇聯陣營,那時,“民主”兩字話語權屬于社會主義陣營。 1972年南北也門爆發第一次軍事沖突,北邊打不過南邊,引發內部軍事政變,變成了軍政府。 為了避免曼德海峽落入蘇聯手中,美國一邊給北也門提供大量資金和軍事援助;一邊用經濟援助誘惑南也門,勸其拒絕蘇聯駐軍。 當年,美國政壇是有一些戰略高手的。 70年代末,北也門總統哈姆迪準備訪問南也門,計劃商談統一問題,結果他在出訪前被炸彈炸死。 南也門指責美國暗殺哈姆迪是為了破壞也門統一進程,而美國指控是南也門派人暗殺了哈姆迪總統。 1979年,南北也門再次開戰,美國支持的北邊又打不過南邊。 盡管打了兩次,但是,也門人還是想把國家統一起來。 蘇聯風雨飄搖之時,南也門失去了靠山,1990年7月終于實現了統一。 北也門總統薩利赫當上了也門總統,沙特雖然不愿意看到也門統一(有領土紛爭),但也只好順水推舟率先承認也門新政權。 薩利赫(左二)可以說是閻錫山的“學生”,他十分圓滑,與美國、蘇聯(俄)、中國、沙特、伊朗,以及國內的什葉派、遜尼派都能搞好關系。 因此,他從1978年執政北也門以來,一直掌權,與卡扎菲、穆巴拉克、薩達姆并稱阿拉伯四大強人。 美國希望他能將亞丁港交給美國控制,美國早在1928年就在這里設立了領事館(后關閉)。 薩利赫同意美軍自由出入亞丁港,2007年,他訪問華盛頓時,白宮稱也門是“民主典范”。 但這位“也門閻錫山”,并不想被美國控制。 而美國需要的是一位傀儡,而不是長袖善舞的中東強人。因此,美國一邊援助也門,一邊決定除掉薩利赫。 2011年1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訪問也門,為薩利赫打氣,說要幫也門打擊恐怖主義(基地組織,本.拉登的父親出生在也門,他在這里有不少支持者) 薩利赫熱情擁抱希拉里,他真以為美國要支持他。當時,“阿拉伯之春”的風暴已經開始,他低估了美國人狠毒,完全沒想到自己也是美國要推翻的目標。 不久,薩利赫遭到炸彈暗殺(受傷沒死),希拉里變臉,呼吁他下臺,把權力轉交給副總統哈迪,實現“真正民主”。 2011年3月22日,薩利赫同意下臺,條件是保證他及家人的安全,也門政局再次動蕩。 這時,什葉派的部落武裝胡塞家族崛起,它的背后站著伊朗、伊拉克、黎巴嫩、敘利亞。 薩利赫下臺后,又糾集力量跟胡塞武裝聯合,想打回首都。 總統哈迪跑路后,他又出賣胡塞武裝,想與美國和沙特妥協,重新成為總統。 但這時,胡塞武裝已經越打越大(美國在暗中支持它,同時也支持政府軍) 2014年9月,胡塞武裝逼迫首都薩那,2015年1月攻占總統府。 2015年3月15日,沙特王儲率15萬阿拉伯聯軍攻打胡塞武裝,也門內戰全面升級。 3月26日深夜,中國人民海軍護航編隊接到從也門撤僑任務,第二天,在十萬火急的情況下,紅海撤僑開始。 這一打就是八年,沙特和伊朗被長期拖在也門,互不相讓。 美國和以色列則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時間轉眼就過去了整整八年,李禹霏現在已經是一名中學生了, 去年,記者采訪她時,她說自己愿望是長大后成為一名艦艇設計師。 然而,在這八年當中,也門不知有多少兒童死去,也不知有多少兒童變成了顛沛流離的難民。 當中國給這里帶來和平曙光時,但愿也門以及中東地區能夠抓住機會。 去年12月20日,時隔2823天后,中國外交官重返也門大使館。 這個信號與沙伊復交是相呼應的。 世界將會建立一個新秩序,這是將一個和平與穩定的新秩序。 發表于浙江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