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周氏懷孕后,徐霞客被氣得離家出走,周氏含淚嫁人。后來,周氏所生的異姓兒子成為影響歷史的人物。 一本《徐霞客游記》,讓人們認識了寄情山水的徐霞客,然而在他狀似少有人間煙火氣的背后,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愛恨情仇。 甚至,他的兒子還流落他鄉,飽受貧困之苦,這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呢? 1617年,徐霞客的原配妻子許氏去世,許是因為長夜漫漫,難以入眠的原因,他逐漸跟妻子的陪嫁侍女周氏產生了情愫。 《江陰縣志》記載,徐介立,母親周氏是徐霞客的妾室。徐介立,就是徐霞客和周氏的孩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李寄。 徐霞客跟周氏情投意合卻不能相守,因為徐家是大戶人家,而周氏則是一介婢女,登不得正室之位,于是,1618年,在周氏懷孕的時候,徐霞客娶了新的正室夫人羅氏。 羅氏出生名門大家,自小嬌生慣養,不想跟一個婢女共享丈夫的寵愛,于是她把周氏嫁給了江陰市云亭鎮敔山村附近的一戶李姓人家。 徐霞客的孩子徐介立,就此變成了李家的孩子李寄。 徐霞客不同意羅氏的做法,卻無法阻止,只能眼睜睜看著心愛之人嫁給他人,遭受如此打擊之后,徐霞客原本就鐘情于祖國山水的心再也無法忍耐世俗的生活。 此后,他開始大肆游山玩水。 徐霞客可以寄情山水,周氏和李寄卻不能,單單是活著,母子倆就費了很大的力氣。 據資料記載,周氏嫁入李家后,只過了很短時間的安穩日子,后來,隨著李家的逐漸敗落,一家人開始捉襟見肘,再后來,養父的去世,更是讓李寄和周氏的生活無以為繼。 不幸中的萬幸,李寄是個聰明又孝順的孩子。 李寄少年時期,就有“天賦異稟、少年奇才”的傳聞,史書記載他,“不用師傅教導,就可以博聞強識。” 而周氏,也沒有對他掩飾身世的秘密,得知母親為了自己,甘心下嫁他人,李寄化悲傷為動力,更加刻苦的學習。 家中沒有書籍,他就跟十里八鄉的讀書人借,用背簍一筐筐的背回來,看完后再背回去調換,就在這樣艱苦的學習環境里,他一路苦學到了18歲。 18歲時,李寄已經名滿周邊的才子。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周氏已無力照料他的生活,李寄毅然放棄了全心備考科舉的想法,在周家鎮樓下村找了一份私塾先生的工作來贍養周氏。 就這樣,從18歲到34歲,16年的時間里,李寄帶著母親輾轉多地教書授課,直到母親去世,他才得以追求自己的生活。 1653年,聽聞周氏去世,在常州做官的祖星岳便邀請李寄到常州一聚。李寄少年時期便知道了生父的名號,對生父能游山玩水一事非常艷羨。 現如今,孑身一人了無牽掛,正是游山玩水的大好時機,于是他接受了祖星岳的邀請,開始了人生中少有的遠行。 這次出行,極大的激發了李寄對祖國山水的熱情,此后,他多番外出巡游,足跡遍布常熟、浙江、江陰等地,創作了大量的古詩文。 從1660年開始,李寄開始著重于著書立說,他早年當私塾老師的時候,結識了眾多的文人志士,后來,有了出游的經歷后,他的知識儲備就更為豐富。 加之他精通天文地理,對星象、地形的變化也有諸多了解,因此他所著的書籍里面,為后人了解當時的自然環境留下了許多寶貴資料。 除了編寫自己的書籍外,李寄這個從小沒有受到父親關愛的孩子,還為徐霞客做了很多事。 1641年,徐霞客去世,死前,他留下囑托,希望家中的私塾老師季會明能將自己的西行日記整理成冊。 季會明沒有辜負徐霞客的囑托,通過搜集游稿,他在1642年編成了《徐霞客西游記》一書。 可惜的是,1645年,清軍進攻江陰城,兵荒馬亂的時候,徐家又遇突變,《徐霞客西游記》和《徐霞客詩集》均遺失了,只剩下一點游紀稿本在徐霞客的孫子徐建極手中。 此后,李寄偶然得到了一本游記的復寫本,雖然復寫本已經被涂涂抹抹的面目模糊,但李寄仍舊將其視若珍寶,細心的比對整理。 1683年,李寄已65歲,機緣巧合之下,他得知了《徐霞客西游記》的抄寫本,于是不顧路途遙遠,硬是拄著拐杖向對方申請了回來。 之后的很長時間里,李寄都醉心于整理自己手里的手抄本,最后,輔之以他自己找到的資料,他終于在70歲時整理出了一部相對完整的《徐霞客游記》。 時至今日,這本'李氏’的《徐霞客游記》,仍被稱為眾多《徐霞客游記》的“諸本之祖”。 在完成《徐霞客》游記兩年后,李寄貧病交加離開了人世,作為徐家子孫,他從未享受過家族的庇佑,卻盡最大的努力保全了父親的作品。 不困于時,不囿于事,順應天命,盡力而為,李寄如此,我們也是。 參考文獻 「1」江陰市史志辦公室,江陰市政協學習文史委員會,江陰市徐霞客研究會編. 徐霞客研究文集 紀念徐霞客誕生430周年暨江陰市徐霞客研究會成立30周年[M]. 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17.22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