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為什么叫保安族?是因為著名的保安腰刀,所以保安族都是帶刀侍衛嗎? 大家好,我是孩子的百科。 ![]() 保安腰刀 一、人口和分布 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縣大河家地區,散居青海和新疆等地,人口數量為24434人。 大約明朝初期開始,保安族人居住在青海省同仁縣隆務河邊的保安城、下莊、尕撒爾,這三處當時俗稱“保安三城”,保安族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 大墩峽冰掛 二、民族起源 保安族是蒙古族人、回族人、漢族人、藏族人、土族人,色目人等融合后形成的新的民族。不過其起源以誰為主暫無定論,主要有以蒙古族人為主、回族為主、色目人為主三種說法。 之前的學者從保安族的語言保安語為切入點,認為既然保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那么其起源應該是以蒙古族人為主,孩科認為這種說法應該算是比較客觀的。 ![]() 保安族1 但是86年甘肅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和89年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兩本書籍,都認為保安族的起源應該以色目人為主,且一本是由保安族人參加定稿,一本是保安族人撰寫。出于尊重本民族意愿,所以本文采用他們以色目人為主的觀點,介紹保安族的起源。 ![]() 保安族2 三次西征的過程,蒙古人帶回了許多西域和中亞地區的色目人,包括突厥人、波斯人、粟特人、吐蕃人、阿拉伯人、黨項人、回回、康里、阿爾渾、撒爾塔、汪古、哈剌魯等。這些人被編為“探馬赤軍”,駐扎在西北各地,協助蒙古軍隊作戰。 后來元世祖忽必烈統一全國后,戰爭減少,“探馬赤軍”被編入民籍,就地駐扎屯墾,允許他們娶妻生子,成家立業。這些人就是保安族的先民。 ![]() 保安族3 明朝時,原來信奉伊斯蘭教的色目人聚居在保安三城地帶,于各地調來守邊的回族、漢族軍士雜居,以及和周邊蒙古族、藏族、土族等民族的融合,逐漸形成一個新的民族,這就是保安族。 ![]() 保安族4 遺傳學方面,DNA測序結果表明,保安族源于中亞,并且和回族、東鄉族、北方漢族有較近的關系。如今保安族人各方面的特點,也可以作為旁證,大概介紹幾點,供大家參考。 宗教信仰方面,保安族信仰伊斯蘭教,這和當時那批色目人信仰伊斯蘭教相對應; 經濟方面,保安族善于經商,這和當年色目人經商的傳統相對應; 手工工藝方面,保安族人民擅長打刀,這和元朝蒙古軍中的“回回工匠”對應; 體質方面,保安族人體格健壯,多胡須,性格強悍,和色目人相似; 飲食方面,保安族喜歡油香、馓子、涼面等面食,和西域民族的飲食習慣對應。 ![]() 保安族飲食 三、語言文字 保安族有自己的語言,保安語,屬于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保安語中的漢語借詞比較多。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 ![]() 保安族5 四、民族印象 保安族是個注重禮節、尊重長者、熱情好客、心靈手巧的民族,其民族的起源雖晚,雖然不如其他民族那樣歷史悠久,但是其發展恰恰證明了,民族始終處在一個不斷融合的過程之中。 ![]() 保安族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