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4日,河南林州李家莊的一口廢井里,挖掘人員挖到30米深時,突然有人驚叫起來,成堆的森森白骨出現了。頓時,工作人員流下了心酸的淚水。 這不是一口普通的廢井,而是在當地民間流傳了67年的“八路井”。至此,一樁極其悲壯的慘案終于得到了確認。 1943年7月14日,八路軍第五軍分區兩個排的戰士,奉命執行伏擊小股日偽軍的任務,來到林北縣沙蔣村宿營。然而,很快就有漢奸將向駐守在李家莊的日軍進行了密報,當夜,數百個日偽軍悄悄摸到了沙蔣村,偷襲了兩個八路軍哨兵后,包圍了八路軍住宿的兩個院落,戰斗即刻打響。 這是一場極其不對等的戰斗。兩個排的八路軍共44人,犧牲了兩個哨兵,剩下的官兵也只有三十幾桿步槍和手槍,每人的子彈不到10發。但是,八路軍戰士們仍然頑強地與日偽軍殊死戰斗,直到子彈全部打完。4名八路軍陣亡,1人突圍逃生,剩下的八路軍全部被俘。 日軍在打掃戰場時,從旱廁中搜出一名戰士,日軍當即用刺刀挖了出了他的兩個眼球,然后狂笑著將滿地打滾的戰士踹到了糞坑里。接著日軍又將兩名身負重傷的戰士也扔進糞坑。日軍圍在糞坑周圍,開心的跳腳大笑,直到三人慢慢沉到坑底。 隨后,日軍將剩下的34名戰士用鐵絲反捆住雙手,裝上卡車向李家莊開去。途中,一名叫楊計的八路軍班長扭斷了手腕上的鐵絲,突然跳車鉆進了莊稼地,日軍最終未能把他追上,他由此成為這兩個排的八路軍中第二名幸存者。 八路井中挖掘出的鍘刀 7月15上午,日軍押著33名八路軍返回李家莊。,日偽軍將村中剩下的百姓驅趕到打谷場的空地上,又找來一把鍘刀,然后從人群中揪出一個姓倪的村民,用刺刀威逼他準備鍘人。 隨后,日軍將八路軍戰俘押到鍘刀前,威脅八路軍只要投降便可免死。可反復說了幾遍后,八路軍戰士們一聲不語,臉上全是蔑視的表情。見此情景,日軍抓出一個八路軍戰士按倒在鍘刀上,再次逼迫這個戰士投降,結果仍然是沉默。惱羞成怒的日軍命令倪姓村民鍘人,頓時,八路軍戰士尸首分離。日軍又拉出第二個戰士,重復剛才的問話,仍然是沉默,隨后鍘刀又落下。就這樣,一個接一個的八路軍戰士被鍘掉頭顱,鮮血匯集成溪流淌出十數米開外。 八路井的井口 在滅絕人性的日寇瘋狂的殺戮下,前后共有十幾名戰士被鍘刀斷頭。這時,倪姓村民臉色蒼白,聲稱自己實在沒有力氣了,求鬼子放過他。日軍見他身上的血液如同雨注般滴落,再看他體若篩糠的樣子,全都大笑起來,之后將他放走。 最后剩下的十幾名八路軍,則被日軍用指揮刀逐一斬首。據當時在場的龐柄勛部的偽軍被俘后交待,33名八路軍官兵,自始至終沒有一人表現出膽怯,更沒有一人屈服。 暴行結束后,日軍將33具名八路軍官兵的頭顱和軀體丟進一口井中。不久后日偽軍撤走,村民們不敢打撈烈士的遺體,于是將這口井填死,算是對烈士進行了安葬。 法醫在整理八路軍的骸骨 后來,在沙蔣村戰斗中逃生的戰士,以及在押運途中跳車的副班長張計,先后在戰斗中犧牲。之后隨著軍隊的不斷整合改編,文書檔案的遺失,以至對這起慘案的記載極少,犧牲的八路軍官兵都沒有留下名字。但是,在當地百姓中,“八路井”的故事一代代地流傳下來。 2010年,由于李家莊要進行鄉村建設改造,因此“八路井”再次被提及。由于時過境遷,“八路井”的位置已無法確定,當地百姓生怕村莊改造后,就再也不能找到八路軍烈士了。值得稱贊的是,當地政府對此事高度重視,調動了考古人員、法醫進行查找確定,最終,在這口廢井中有了重大發現,33位八路軍英烈的遺骸,被掩埋了67年后,終于重見天日。 “八路井”的故事,令人心酸淚目,33位八路軍勇士誓死不屈的偉大精神,讓人肅然起敬。同時,對滅絕人性的侵華日軍,充滿了刻骨的仇恨。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夠蕩平東瀛,為死難的烈士報仇雪恨。 如今精日漢奸四處蠢蠢欲動,有良知的中國人更有責任和義務,將抗日英雄的光輝事跡大力傳揚。
|
|